7.用餐時的禁忌
宴會用餐時應閉嘴細嚼慢咽,不要發出咀嚼聲和咂嘴巴的聲音。飲湯時要用公用湯勺先舀到自己碗裏再食用,不可用湯匙在湯碗裏來回攪動如海底撈月。喝湯時應將嘴湊在湯匙內側,不要啜吸,不要弄得咕咕作響。湯太熱時,待稍涼後再飲,不要用嘴吹。進餐過程中吃到魚刺肉骨之類,可用餐巾或手掩口,用筷取出放在盤碟裏,不可直接外吐。魚刺肉骨、果核、用過的牙簽和餐巾紙等物,不能直接堆置桌上,應擱在放殘渣的盤碟內。參加宴會時,不能拒絕對方的敬酒,即便你不能喝酒,也要端起杯與對方碰一下杯,然後把杯子送到嘴前表示喝的動作,用雙手比劃自己不會喝酒或不能喝,酒杯紋絲不動的一直放在那裏,是很不禮貌的。
8.在舞場內的禁忌
舞場不僅是一個娛樂場所,同時還是一個人際交往的場合,所以在舞會中一定要講究文明禮貌。
忌忽視儀表:要注意自己的儀表美。男性服裝要整潔,發型要協調,要給人一種充滿青春活力;舉止瀟灑大方的印象;女性應顯得美麗端莊、熱情活潑但又不輕浮。
忌盯著別人喋喋不休:舞會主人要招呼的賓客不隻是一兩個人,某位客人到達之後,主人與他寒暄幾句,就該適時地把他介紹給其他人,以免冷落了其餘的客人。
忌大吃特吃:舞會上如果準備了一些供客人品嚐的小點心,切忌站在餐桌旁大吃特吃,這樣會給人很惡劣的印象。為了避免自己餓,又不至於吃太多,不如去之前就先吃點東西來墊墊底。
忌沒有禮貌:跳舞時,一般的習慣是男方邀請女方,女方盡量不要拒絕,如果已答應別人,則應向對方說明情況並表示歉意。每曲結束後,男方要把女方送回座位處,並點頭致謝。
跳舞時忌過多說話,更忌大聲說話。同時,雙方忌摟得太緊,也不要嬌態百出。另外,也不要光顧著和別人跳舞,而把自己的愛人丟在一旁不管。大家隻有在舞會中都講究禮節,才能保持良好的舞會氣氛和秩序。
忌不合群:參加舞會就是要多認識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如果你誰也不搭理,隻是自顧自地吃吃喝喝;或是因為不擅交際,便跑到牆邊當壁花,這都不合舞會應有的禮儀。而一個盡責的舞會主人則應該帶新朋友繞場一周,看看能介紹什麼人讓他認識;如果想不到有什麼話題,不妨就從自己開始聊起。
9.退席時的禁忌
宴會結束時,要注意退席時的有關禮儀:宴會結束時,第一主人、第一主賓先起身離席,其他人員隨後依次離席。離席時,身份低者、年輕者應主動幫助照顧年長者,讓他們先離席。已經提出退席,應即刻從座位上站起,不要口裏說走,身子卻不動。當告辭退席並致謝後,不要拉住主人談個沒完,以免影響主人招呼其他客人。一般情況下,退席時男賓應先與男主人告別,女賓則相反,然後再與主人家的其他成員告別。如果退席人數較多,隻需與主人微笑握手言謝就可以了。
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大部分都是在公共場合完成的。因此,你的言行舉止,都將受到其他人的矚目。如果你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懂得公共場合中的禮儀,就能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1.交際禮儀中的距離意識
由於人們交往性質的不同,個體空間的限定範圍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關係越密切,個體空間的範圍劃得越小。根據人們交往關係的不同程度,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親密距離
親密距離是人際交往中最小的間距。0~15厘米時彼此可以肌膚相觸,耳鬢廝磨,屬於親密接觸的關係。這是為了做出愛撫、親吻、擁抱、保護等動作所必需的距離,常發生在情侶、親友關係之間。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強行進入他人的親密距離,可被認為是對他人的侵犯。15~45厘米是身體不相接觸,但可以用手相互觸摸到的距離,如挽臂執手、促膝傾談等,多用於兄弟姐妹、親密朋友之間,是個人身體可以支配的勢力圈。
(2)個人距離
個人距離較少直接身體接觸。45—75厘米,適合在較為熟悉的人們之間,可以親切地握手、交談;但向他人挑釁也在這個距離中進行。75~120厘米,這是雙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觸手指的距離,也是個人身體可以支配的勢力圈。
(3)社交距離
社交距離已經超出親密或熟悉的人際關係。在工作場合和公共場所時應保持120~210厘米的距離。在現代文明社會,一切複雜的事物幾乎都在這個距離裏進行。如機關裏的領導幹部對秘書或下屬布置任務;接待因公來訪的客人;或進行比較深入的個人洽談等。210~360厘米的距離更能表現出正式的交往關係,是會晤、談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離,如首長接見外賓或內賓,大公司的總經理與下屬談話等。這是由於身份的關係,所以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4)公眾距離
保持公眾距離時,人際溝通大大減小,很難進行直接交談。360-750厘米是產生勢力圈意識的最大距離,如教室中的教師與學生、小型演講會的演講人與聽眾的距離。所以,在講課和演講時用手勢、動作、表情以及使用圖表、字幕、幻燈等輔助教具,都是為了拉近距離,以加強人際傳播的效果。在現代社會中,750厘米以上是在大會堂發言、演講、戲劇表演、電影放映時與觀眾保持的距離。
2.送花的禮儀
(1)表示愛意
最好選用紅色的玫瑰、百合、鬱金香、香雪蘭、扶郎花、月季等。
(2)熱戀男女
一般送玫瑰花、百合花或桂花,這些花美麗、雅潔、芳香,是愛情的信物和象征。
(3)夫妻之間
可互贈合歡花,合歡花的葉長,兩兩相對,晚上合抱在一起,象征著夫妻永遠恩愛。
(4)祝賀結婚
祝賀結婚除用玫瑰、百合、鬱金香、香雪蘭、扶郎花外,還可添加劍蘭、大麗、風信子、舞女蘭、石斛蘭、嘉特蘭、大花蕙蘭、紅掌等。
(5)嬰兒滿月
嬰兒出生滿月最好送給各種鮮豔的時花和香花。
(6)祝賀生日
祝賀友人的生日,屬喜慶的花都可相贈。
(7)老人祝壽
宜送長壽花或萬年青,長壽花象征著健康長壽,萬年青象征著永葆青春。如能贈送國蘭或鬆柏、銀杏、古榕等盆景則更能表達尊崇的心意。
(8)拜訪老者
拜訪德高望重的老者,宜送蘭花,因為蘭花品質高潔,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稱。
(9)探病
鑒於病人的心情極為複雜,探病送花要注意防止產生誤會,盡可能送些病人平常喜歡或較為嬌豔的花草,絕不可送白色的、藍色的或黑色的花卉,切勿送劍蘭(含見麵難之意)。
(10)看望親朋
宜送吉祥草,象征幸福吉祥。
(11)朋友遠行
宜送芍藥,因為芍藥不僅花朵鮮豔,且含有難舍難分之意。
(12)愛情受挫的人
宜送秋海棠,因為秋海棠又名相思紅,寓意苦戀,以示安慰。
(13)開張、開業
新店開張、公司開業,宜送月季、紫薇等。這類花花期長,花朵繁茂,寓意興旺發達、財源茂盛。
(14)哀悼死者
至於哀悼死者,除送花圈外一般不必另送花束,但可以送白色菊花。
(15)靈台致祭或習俗掃墓
對靈台致祭或習俗掃墓應以白花為主,搭配其他時花,也可以在墓前栽種塔柏、南洋杉、雪鬆等常綠植物。
3.公共場合不要吸煙
在公共場所吸煙,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煙草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及一些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可以導致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心肌梗塞,甚至癌症等多種疾病。在商店、電影院、火車站等公共場所吸煙的人,不但對自身有害,更重要的是,還有損於其他無辜者的身體健康。輕者,會直接引起周圍人咳嗽、胸悶、頭痛、心慌等症狀,重者則會使人突發冠心病、腦溢血等急症。尤其是孕婦,若長時間吸進高濃度的煙霧,可能會導致流產或早產。所以,切忌在公共場所吸煙。
4.圖書館內忌大聲喧嘩
在圖書館看書看報最忌諱談笑喧嘩。不論是大型公共圖書館,還是小型書刊閱覽室,都需要保持絕對安靜,如果在裏麵談笑喧嘩,就會打斷別人的思路,影響他人對書刊內容的正確理解,妨礙人家準確無誤地摘錄筆記,嚴重違反圖書館守則和社會公德。這種行為,對於談笑喧嘩者本人的形象也會產生極大的損害,將使人感到其缺乏知書達理之人必備的修養,與圖書館內的氛圍極不協調,令在座者輕蔑、厭惡,甚至於憤慨。因此,如果有問題,可輕聲地向圖書館工作人員詢問,若確有需要大談特談的事情,則應該離開圖書館之後再說。
5.在電梯裏忌大聲說笑
乘電梯時大聲說笑於他人很失禮。不論是賓館等公共場所,還是居民高層建築中的電梯,空間都不會很大,而且電梯四壁都很光滑,吸音效果極差。如果乘電梯時大聲說話,勢必在電梯內形成回音,特別是當乘電梯的人很多時,高分貝的說笑聲會震得人兩耳難受,心中生厭。此外,在電梯中彼此間的距離很近,當你大聲說笑的時候,會將氣息或者唾液直接噴到他人的臉上,既不衛生,又不禮貌。所以,乘電梯時切不可大聲說笑,有話還是低聲一些說為好。
6.在辦公室裏常見的禁忌
辦公室中要切記不可有以下行為:
(1)將辦公室裏的用品拿回家使用。
(2)用公司的電話打私人的長途電話。
(3)在未告知顧客的情形下,以舊零件取代產品上的新零件。
(4)利用公務車處理私人的事情。
(5)惡意中傷本來就該比你升得快的人。
(6)用公司的郵資寄送私人的信件。
(7)雇用某人為你工作,卻沒有向上級報告。
(8)剽竊別人的功勞,據為己有。
(9)贈送或者接受貴重的禮物。
(10)泄露他人私底下告知的個人隱私。
(11)未能信守諾言。
7.看表演時切忌影響到他人
在觀看演出時,既不能妨礙演員的表演,也不能影響其他觀眾的觀看。觀眾要表現得專心致誌,全神貫注。具體來講,要注意不隨便走動、不交頭接耳、盡量將通訊設備調靜音、不進食、不吸煙、不心不在焉、不影響他人。
8.在公共場合應忌的十個小節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細節不僅影響一個人的整體形象,而且是構成個人公德觀念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不可將其視為毫末小事,應給以足夠的重視。
(1)公共場合不得用手抓撓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要當眾抓耳搔腮、挖耳鼻、揉眼、搓泥垢,也不可隨意剔牙、修剪指甲、梳理頭發。如若非做不可,應去洗手間完成。
(2)在眾人之中,應盡量避免從身體內發出各種異常的聲音,如咳嗽、打噴嚏、打哈欠等,實在忍不住則應側身掩麵為之。
(3)公開露麵前,須把衣褲整理好。尤其是出洗手間時,你的樣子最好與進去時保持一樣,或更好才行,邊走邊扣扣子、拉拉鏈、擦手甩水都是失禮的。
(4)參加正式活動前,忌吃帶有強刺激性氣味的食物,以免因口腔異味而引起交往對象的不悅。
(5)應盡量避免在公共場所高聲談笑、大呼小叫。在人群集中的地方,特別要求交談者加倍地低聲細語,聲音的大小以不引起他人注意為宜。
(6)對陌生人不要盯視或評頭論足。當他人作私人談話時,不可接近。他人需要自己幫助時,要盡力而為。見別人有不幸之事,不可有嘲笑、起哄的舉動。自己的行動妨礙了他人應致歉,得到別人的幫助應立即道謝。
(7)在人來人往的公共場所最好不要吃東西,更不要出於友好而逼著在場的人非嚐一嚐你吃的東西不可。愛吃零食者,在公共場所為了維護自己的美好形象,一定要有所克製。
(8)感冒或其他傳染病患者應避免參加各種公共場所的活動,以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影響他人的身體健康。
(9)對一切公共活動場所的規則,都應無條件地遵守與服從,這是最起碼的公德觀念。不隨地吐痰、不隨手亂扔煙頭及其他廢物。非吐非扔不可,那就必須等找到垃圾桶後再行動。
(10)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趴或坐在桌上,也不要在他人麵前躺在沙發裏。走路腳步要放輕,不要走得咯咯作響,遇到急事時,也不要急不擇路,慌張奔跑。
這些在公共場所不利於自己,又有礙他人的行為小節,既令人望而生厭,又與禮儀相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等閑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