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塞北卷 第十三章 奇襲(1 / 2)

平定塞北卷 第十三章 奇襲

卻說司馬懿統領龐德、太史慈、黃蓋等部並後勤輜重部隊共十萬餘人離範陽北上,直奔東部鮮卑南部邊界而來。為免造成誤會,司馬懿欲先遣使飛報位於濡水以北的東部鮮卑王庭軻比能處知曉,告知借道伐遼東之意。

軻比能向與華夏交好,曆史上就乘奉魏國為宗主,助其伐蜀及征戰塞北,區區借道小事自無不允之理。於是,軻比能迅速下令華夏漢軍沿途所遇各部不得襲擾漢軍,如漢軍臨時有需要糧草、輜重等補充可以暫時拔給,以金銀結算。好嗎,果然東部鮮卑近年來和華夏大肆通商,生意頭腦都十分精明起來。

於是,司馬懿大軍入了東部鮮卑境內以後,是一路無阻,平平安安,沿途所遇東部鮮卑牧民無不竭誠歡迎,待如上賓。如此後路無憂、後勤順暢之下,司馬懿大軍行軍極快,方才二十餘日已然迅速兵指遼東北翼重鎮玄菟郡城下!

卻說公孫康自年初拒旨不附以來,雖多有群臣勸告早作提防,但自以為天高皇帝遠,仍然隻知尋歡作樂,而根本沒做任何防備。本來嗎,華夏軍從公孫康拒旨到出兵抵達玄菟郡城下不過三個多月時間,而在公孫康眼裏,朝庭即便派兵征剿至少也在半年以後呢。於是,當玄菟郡探馬急報,司馬懿率十餘萬大軍渡遼水殺奔前來的時候,頓時慌了手腳,急召眾文武議事!

一時間,公孫氏一門以公孫康為主、其弟公孫恭、其侄公孫淵,驍將卑衍、楊詐、謀士王建、柳甫等人悉數到齊!其實就憑公孫康這點文武陣容,割一地稱王勉強湊合,但要和中央朝廷對抗,那還是差得遠了,尤其是此領兵而來的對手是老奸巨滑的司馬懿呢!

公孫康憂愁滿麵地道:“朝廷遣司馬懿大軍星夜倍道而來,已至玄菟郡城外,如何禦敵,諸公可有良策?”公孫恭大驚道:“朝庭軍馬如何來得這般迅速!”眾人也都一時大驚,麵如土色。

見眾人生懼,驍將卑衍奮然道:“主公勿憂,朝庭兵馬雖多,卻不知地利,不得人心,請拔臣數萬兵馬,臣願領軍拒司馬懿於玄菟郡城外!”公孫康聞言大喜道:“卑將軍壯哉,既如此,我便拔將軍三萬兵馬去救玄菟,望將軍勿負我望!”卑衍奮然領命。

公孫康所部八萬兵中,玄菟、樂浪、帶方各一萬,遼東屯有五萬,此次一口氣拔於卑衍三萬顯然是下了血本,要與朝庭頑抗到底了。

卻說卑衍不敢怠慢,深知救兵如救火之理,立即星夜點齊三萬大軍,次日一早便直奔玄菟郡而去。

誰知卑衍領軍方行得一日,便有玄菟郡探馬飛來急報:“啟稟將軍,兩日前司馬懿已至城下,正自攻城甚急。城內毫無準備,缺乏守備器械,直是抵擋不住,死傷頗為慘重,請將軍速救!”卑衍大驚,不敢怠慢,奮力摧動三軍急急趕來。

******

卻說司馬懿領兵至玄菟郡城下,深知‘兵貴神速’之理,當下毫不遲疑,立即趁守城遼軍不及準備之前,發動四麵猛攻。由於華夏漢軍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再加上裝備精良,求戰心切,一時間攻勢甚猛、日夜不絕。遼軍死傷一日數千,二日過半,於是便立有不支之感!

這一日,正在司馬懿揮軍猛攻間,忽然聽聞快馬急報公孫康派卑衍領軍三萬星夜急奔、來救玄菟,不禁大笑道:“鼠輩無知,不知死耳!”龐德等將聞言不解道:“司馬將軍所言何意?”

司馬懿笑道:“公孫康聞我大軍前來,棄城而逃是為上策,守遼東諸城而禦大軍是為中策,死守老巢襄平是下策,而派兵出援更是下下之策!”眾將聞言大喜道:“可是將軍有破敵之策?”

司馬懿笑道:“破之不難。卑衍無謀之輩,加之救玄菟心切,必然是日夜急奔,疏於防範。龐德將軍!”“未將在!”“我令你率所部三萬輕騎,帶足三日幹糧,今夜立即起行,西渡遼水而南下,兜至卑衍大軍之後。待我派軍迎戰卑衍時,你率軍趁機殺出,可以將其一股而全殲!”“得令!”龐德領命而去。

看龐德下帳,司馬懿謂眾將道:“卑衍大軍少則兩日,多則三日即到,若不能早克玄菟郡必然對我大軍不利。今日諸將聽令,本帥親自督戰,若有畏敵而不進者,斬立絕!”“得令!”眾將奮然。

當日下午,司馬懿便調原本一直處於休息狀態的黃蓋陸營本部,各披重甲、各持利刃準備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