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塞北卷 第十四章 建功
不四日,日行百餘裏的華夏軍在司馬懿催動下襲抵公孫氏老巢襄平城下。而早早聞聽卑衍戰敗,全軍覆沒消息的公孫康驚恐異常,將遼東附近數縣所有兵馬全部調回襄平,聚集遼東郡僅存的兩萬郡準備固守襄平!
圍城兩日後,司馬懿見夏季將到,不敢怠慢,立即催動大軍動用剛剛打造的各式攻城器械開始猛攻襄平城。一時間,襄平城下鼓號爭鳴,殺聲震天,無數漢軍密如蛛蟻般蜂擁而上,擠滿了整個城牆。
公孫康見形勢大危,心中驚恐,親率全部文武上城指揮守禦,和司馬懿大軍展開了浴血苦戰!漢軍驍勇,遼軍城堅,兩軍一連激戰十餘日,雖各有損傷,但襄平城仍然未破!
漸漸地,已至夏日,襄平一帶開始不時下些小雨,漢軍攻勢雖然稍歇,但仍是****急攻不停,並且趁雨多土軟開始在襄平四州挖掘地道欲圖突入城中。公孫康發現動靜,一邊奮力指揮三軍日夜嚴守,一邊在城牆下每隔十步都埋入大甕,口罩皮革,用以監聽。
數日後,遼軍在襄平西南、西北各發現漢軍一條地道後,趁夜用堅石將地道擊塌,漢軍死傷兩百餘人。司馬懿見襄平暫不可克,便暫停了地道攻勢。
七月份,夏季大至,襄平城下一時細雨不絕,連日不停。不過半月,水深即達三尺,不少窪地甚至可行通行小舟。漢軍大營立在襄平城下,一時苦不堪言。
於是,眾將一起入帳來見司馬懿道:“如今大雨不停,我軍無力攻城,不如暫退,移至高處紮營,待雨停後再來取城!”司馬懿喝止道:“不可,如今正是用兵之時,若我軍移營,士氣必然盡泄,請勿多言!”便不聽諸將之言。
******
數日後,司馬懿親率一支親兵登上小山,遙觀襄平城內。但見襄平城內水深數尺,百姓、兵眾來往無不行於泥漿之中,不少低窪地帶甚至須用小船來渡!司馬懿見狀大笑,已有定計。
回帳後,司馬懿擂鼓聚將,笑對諸將道:“從即日起,將襄平以南兵馬盡數南撤至二十裏外高地駐紮,如果有襄平遼軍、百姓出城到南山伐樵采薪或者逃竄而走,不得阻攔!”眾將聞聽大驚道:“司馬將軍何出此言,正欲圍城困死公孫康,怎能放其一闕,使其有喘息之機!?”
司馬懿笑道:“你等有所不知,今日我至南山上遙觀襄平城內,發現城內篝火皆無,遼軍和百姓士氣低落,顯然是人心厭戰!若我軍將襄平城四麵困死,必然使得城內軍民一心,頑強抗禦!不若放開南方一闕,這樣一來,軍民有逃命者便會自去,就算留了下來也會感我華夏軍恩德,雨後我軍攻城時抵抗也會較輕!但是,我軍斥堠部隊卻是不可放鬆,必須在四方嚴加監控,若有公孫氏援軍或者糧草前來,務必早日發現,及早截殺!”諸將大悟,紛紛領命!
於是,即日見漢軍放開城南一闕,襄平城內軍民不禁大喜過望,初時尚無人敢出,隻以為是計,後來見膽大的出城無事,於是紛紛出城至南山之上伐木采薪,以做炊用。當然,其中軍民開小差、逃竄無蹤者不計其數。城內軍心、民心漸亂!
十數日內,司馬懿時時登高而望城內,觀查城內動靜。見城內軍民漸少,士氣更低,不禁心中暗喜。於此同時,四麵圍城的華夏大軍一連擊滅了數拔從遼東、樂浪等地而來的公孫氏援軍,直將襄平城糧道完全斷絕。
司馬懿心中估算,由於漢軍來得迅速,襄平城內根本不及屯聚許多糧草,再加上戰爭大至,不少流民逃入襄平城,又大大加強了城內的的糧草負擔,城內應該基本上快斷糧了。一想到大雨,司馬懿不禁還有些感激起來:現在漢軍不僅可以通過東部鮮卑處調集大量糧草,而且由於大雨頻頻,幽州等地派來的運糧船甚至也可以從遼河口直抵襄平城下直接供應漢軍,真是糧草充足、餐餐飽腹。而襄平城內的公孫氏軍民就倒黴了,城內原本就糧少人多,再加上大雨頻頻,不少糧屯全部泡在水中,發黴潮爛許多,使得原本就短少的糧食更見稀缺!這不,襄平城內已經開始宰殺牲畜充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