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嗚……”淒厲的求援角號聲響起,拓拔雲明皺了皺眉頭,迅速掣刀在手,大喝道:“茫茫瀚海,親親我家。滾滾塵土,悠悠我穴!朗朗乾坤,男兒熱血,浩浩蒼穹,佑我鮮卑!”在他身後,一萬鮮卑將士們左手抱胸,齊聲合唱,右手彎刀,直指長空!
“殺!”拓拔雲明怒吼一聲,一馬當先直衝敵陣而去。在他的身後,一萬鐵騎怒吼如雷,奔騰如風,散發出巨大的殺意和不可阻擋的強大氣勢直撲漢軍而去!
黃忠見狀,原本分散在兩翼一直沒有行動的漢軍輕騎也怒吼一聲,奮力迎了上去。“碰”的一聲,兩股急速奔馳的騎隊迎麵猛撞在一起,刀劍並舉,瘋狂地撕殺在了一起。一時間,蕭瑟的金沙湖畔,刀光飛舞、血肉橫飛,激烈的廝殺聲竟然傳出去十數裏開外。
老將黃忠率領近身近身衛隊,縱橫馳騁於兩軍陣中,大刀猛閃處,猶若蒼龍在天、猛虎下山,強勁的刀勢直殺得鮮卑騎兵頭頗滾滾、屍橫遍野!一時間,黃忠大刀過處,鮮卑軍無不膽裂。拓拔德在亂戰之中,正遇上老將黃忠大肆逞威,心中大怒,大喝一聲道:“呔,老匹夫,拿命來!”
座下菊花青戰馬一摧處,手中金槍一聲急嘯,蹄響、鈴動、槍到,急如毒龍般直撲黃忠後背而來。黃忠正撕殺間,猛然聽聞腦後惡風不善,急伏腰一閃處,盔上帽纓已然被金槍一擊刺落。黃忠大怒,大喝一聲處:“鼠輩敢爾!”左手猛一提手中絲韁,座下黃驃馬長嘶一聲,前蹄猛地衝天揚起,黃忠隨之猛一回頭,右手持刀一記拖刀式居高臨下便直奔拓拔德而來!
刀影、漫天的刀影,發出無比耀眼的白光,帶著衝天怒嘯的殺氣,拓拔德的視力竟然在一瞬間被黃忠這一刀所剝奪。及至拓拔德醒悟過來,覺得要躲閃時,已然遲了。“撲哧”一聲一聲激血激濺處,拓拔德一顆鬥大的頭頗衝天揚起。於是,視力猛然恢複的拓拔德看到了自己一生中最後的一幕場景:一個無頭的將軍正詭異地端坐在菊花青戰馬上、而脖腔處正狂噴著腥紅的血液……
“噢,殺!殺!殺!”眾漢軍們見老黃忠一刀斬殺敵方大將,無不氣勢大勝,勇氣倍增,開始全力掩上向著敵軍迅速推進過去。一時間,氣為之奪的鮮卑騎軍竟被殺得步步後退,十分狼狽。但拓拔鮮卑軍不愧是三部鮮卑中最為強大、最為凶悍的一支,在沒有拓拔雲明的撤退令下眾鮮卑人竟然沒有一個後退,前麵的人戰死了,後麵的人迅速補上,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捍衛著民族的尊嚴和榮譽!
黃忠越殺間越見焦急:“這鮮卑軍竟是十分的頑強,我軍雖占據上方竟難以將其殺退!若是這般殺將下去,等到將其全部殲滅的時候,恐怕自己也已經死傷過半了!”焦慮的黃忠不由得手下加緊,大刀掄轉如飛,每一記長刀過處,向不空飛:紛飛的頭顱滾落處已不知擊斬了多少敵軍。
猛然間,黃忠陡見前方不遠處有一麵醒目的領軍大纛,旗號曰‘拓拔雲明’!黃忠心中一驚:竟是拓拔槐那老賊的獨子領兵前來!今日若能將其擊斬,想必非疼死老賊不可!於是,黃忠抖擻起精神,額下蒼髯輕擺處,大喝一聲:“三軍隨我來!”出聲處,長刀猛斬,白光閃閃,勁氣聲聲,隱隱地竟發出一陣龍吟般的低嘯!便見這一記刀光橫過處,擋路的七八員鮮卑軍被黃忠隻一刀便殺得是身首異處、血肉橫飛。
緊接著黃忠怒吼一聲,雙目圓睜處,催動著暴怒的戰馬如同一員臨凡的武神般乘著風、帶著死亡長驅直入鮮卑軍腹地而來。擋路的、斬之,又來,再斬之……老黃忠幾乎隻是匹馬縱橫在萬軍叢中,長刀急嘯,蒼髯擺動,直殺得鮮卑軍聞風色變、畏之如虎!
拓拔雲明正指揮兵馬苦戰時,忽然間見一員老將斬荊波浪般殺奔而來,沿途的鮮卑軍馬竟被其像趕鴨子一般殺得抱頭鼠竄,心中不由得大驚。一眨眼處,散發著死亡之氣的大刀竟然已經殺至拓拔雲明不過數十步處,鮮血橫飛處,拓拔雲明隻感覺到後脖頸開始嘶嘶直冒涼氣。猛然間,拓拔雲明的眼光和黃忠淩厲的眼光猛然間在空中對接而上,拓拔雲明隻覺得眼睛一痛、心神一振,肝膽一寒,大叫一聲竟拔馬便走。眾鮮卑親兵們見主帥已走,不敢戀戰,紛紛隨之而退,護衛而走!
黃忠見狀大急,如何肯放他走,急掛刀在鞍,取弓矢在手!“去!”一聲斷喝處,一支銳矢劃破虛空,帶著凜烈的殺氣直撲拓拔雲明後背而來。“撲”一朵血光綻放處,銳矢洞穿一名鮮卑衛卒之手而其勢不歇,直奔拓拔雲明後背而去。
拓拔雲明正奔逃間,猛然間聽聞腦後惡風不善,手中彎刀急向後一揮處,“丁”的一聲巨響便和黃忠的銳矢猛然撞擊在一起。拓拔雲明隻覺得心頭猛地一震,一股巨大的真力從箭矢處通過彎刀猛刺入自己的心頭。“哇、撲”拓拔雲明禁不住長噴出一口鮮血。
但就在此時,遭受截擊的銳矢已經蕩開拓拔雲明的彎刀,其勢猶為未竭處,雖然稍稍有所偏差,但仍然一頭撞入了拓拔雲明的右肩之上。“啊——!撲!”一朵血光激濺處,拓拔雲明再受重創!一時間,拓拔雲明隻覺得眼前一陣暈眩,竟險些栽倒於馬下。但就在拓拔雲明肝膽俱烈、心中大叫:“我命休矣!”的時候,猛然間,豫山之後、豫水之旁,平地間殺出一彪精騎,嘶聲大叫著撞入了漢軍的後隊。
此時,奮力前進的漢軍們正殺得奮勇、殺得順利,完全忽視了身後的防守,於是當拓拔英率領的三萬輕騎輕快如風、狠毒如狼的殺入漢軍後背的時候,竟是完全一個措手不及!一時間漢軍陣後一陣大亂,來不及回身處,無數輕騎和後陣步兵被突如奇來的鮮卑騎兵一陣猛砍頓時大量臥倒於血泊之中!
而此時黃忠見已經重創拓拔雲明,正要再接再勵處,猛然間聽聞陣後動靜不對,急回身處,不由得麵色大變:便見身後無數敵騎漫山遍野而來,數量竟不下兩三萬人,而措不及防的後陣漢軍已經陷入浴血苦戰之中!
黃忠大叫一聲:“中小兒計也!”見戰況不利,久戰必有全軍覆沒之險,黃忠當機立斷地勒馬回轉和身後急追而來的眾親兵們會合在一起,大叫道:“傳令,大軍南撤,突圍返回代郡!”“笛笛笛……”一陣尖銳的骨笛聲響起,迅速有素的漢軍們聞令迅速回頭,向著來路殺去,準備突破重圍、退返代郡!
而原本被漢軍殺得麵如土色的拓拔雲明所部一見戰況急劇逆轉、已方竟然占得明顯上風時,不由得人人士氣大振,“嗷嗷”一陣狂叫處,蹄聲如雷、刀影如風,紛紛直追漢軍身後而來。一時間,漢軍遭受前後夾擊,顧前顧不了,顧左顧不了右,傷亡開始急劇增加。最可怕的是因為峽穀地勢十分陝小,隻有一南一北南條通路,原本是阻擋敵軍南下的大好去處,沒想到現在卻想漢軍的突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拓拔英三萬所部死死地扼住了峽穀到飛石橋的去路,依靠人數和士氣上的優勢一次又一次的擊退了漢軍們的凶猛反撲,漢軍們的士氣漸漸開始減退,殘存的隊伍中彌漫著一股絕望的氣氛!
黃忠見戰局極為不利,怒目圓睜,雙目赤紅處,一尺蒼髯在寒風中猛然擺動,怒火也開始直騰騰的在心中升騰。黃忠平生大小數百戰,從沒有遇到過如此窩囊的戰局,一時怎能忍受那衝天的憤怒和巨大的羞辱感!忽地,黃忠大喊一聲:“三軍隨我來!”大刀一拖,猛地一摧黃驃馬,一騎當先直撲拓拔英所部而來。
黃忠知道,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了,隻有靠自己做好榜樣才能殺出重圍,否則今日盡死於此地矣!
凜凜的寒風中,一柄雪一般湛亮的大刀在空中如風般急旋,尤若一條狂暴的巨龍般到處噴射著威力無比的巨大殺氣。黃忠大刀過處,直殺得鮮卑軍是死屍滾滾、血肉橫飛,尤如一員威不可擋的戰神般在鮮卑軍中硬生生地衝開一條血肉胡同!眾漢軍見狀士氣大振,跟隨著黃忠一擁而上,開始奮力向南方突圍而去!
四五萬鮮卑軍仗著馬快刀急,而漢軍還有不少步兵,於是在拓拔英所部奮力抵擋漢軍南下猛攻的時候,拓拔雲明所部正在大肆屠殺落的漢軍步卒。隻可憐步兵們結成陣勢的時候尚可和精銳的騎兵抗衡,而一旦失去了陣勢保護的步兵麵對來去如風的騎兵時,就隻有任人宰割的份了。漢軍步兵們的陣勢早被鮮卑軍衝亂,現在都是在各自為戰,除了攻防兼備的槍盾兵能夠穩穩地在一對一中占得上風外,其餘的漢軍步卒根本難以在單獨對戰中占得上風。於是,在漢軍輕騎跟隨黃忠傾力南突時,漢軍的步兵方陣卻陷入了拓拔雲明所部的重重包圍。
一條一條年輕的生命在流逝,一名又一名華夏的大好兒郎栽倒在蒼涼的塞北大地上,鮮血流滿了峽穀,死屍堆滿了大地……那淒婉、壯烈的景象便連寒風也感到了一絲傷痛、猛然間悲哀地怒嘯起來,卷起漫天的草灰和塵土!
看著黃忠領所部輕騎漸漸開始突圍遠去,殘存的漢軍步卒們已經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並不怨恨黃忠,在現在的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定要帶著機動性較差步兵突圍的話,就隻有全軍覆沒的下場。尤其是這支步兵師是黃忠多年的老部隊,向以忠勇凶悍著稱,在見到已經孤立無援時,竟然沒有士氣大跌,反而戰意如虹地誓死撲上,準備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南下的漢軍輕騎掙得一點退後的時間!
一個個梅花小陣在倉促間集結了起來,漢軍們或以槍盾兵、戟兵、弩兵為一群,或以長矛兵、戟兵、弩兵為一群,在峽穀中段奮力阻住了拓拔雲明所部南追的道路,死死地扼守住峽穀死戰不退!
一群漢軍戰死了,另一群漢軍隨即替補上來,失去了高級將領指揮下的漢軍,發揮了極強的主動能動性:一眾經受嚴格訓練的基礎軍官們自發的組成了一個個截擊的陣地,他們發誓即死今日全部戰死在此,也要黃老將軍順利突圍,也要在自己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同時讓鮮卑胡寇流盡最後一滴血!
血肉橫飛、刀光劍影中,鮮卑軍每前進一步雖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漢軍的損失卻也十分驚人:短短前後一個時辰的激戰中,一萬漢軍步卒竟然戰損了七千餘人,隻剩不到三千人的殘部仍然在奮力抵抗著。袍澤們的鮮血十分的淒婉、壯烈,刺激得漢軍越發得凶悍,怒火熊熊的眼神裏散發著必死的決心和無窮的憤怒,覺醒的華夏男兒有著絕不輸於任何民族的熊熊血性,今日一戰,他們將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華夏民族的尊嚴和榮譽!
拓拔雲明見上萬鮮卑軍竟然被漢軍三兩千殘部死死地阻擊在此不能寸進,又見黃忠所部已然漸漸遠去,心中大怒,再加上連受黃忠重創、一口惡氣忍耐不住之下,彎刀狂揮,一連擊斬了十餘員進攻不力的鮮卑騎兵。眾鮮卑軍見統帥發揮,心中大恐,一時間人人奮勇,個個向前,如林的鐵蹄踏向漢軍,如風的彎刀卷向漢軍,漢軍步卒們的生命已經到了最後時刻!
……
日頭已過了正午,原本應該高高在上的太陽此時卻是毫無蹤影,隻剩下滿天的陰雲和怒吼的寒風。
寒風中,血流成河的峽穀中戰鬥已經到了最後時刻:損失殆盡的漢軍步卒們隻剩下最後一股百餘人的殘部緊緊地圍聚在一起,做著最後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