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木吉他與夢想(1 / 2)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荀冉來到大唐已經一月有餘。

除了每日去刺史府署衙點個卯,早上抄謄些文書,他卻也沒有什麼多餘的公務要做。現在他已經基本適應了大唐慢節奏的生活,每日閑暇時便會去荀家櫃上走走,與那些荀府管事、掌櫃混個臉熟。至於他那個便宜三叔,倒是一共沒有打過幾次照麵,其中原因他倆都是心知肚明,倒也是默契。今日他照例到興平坊府城大街的總櫃巡視,方一進門便看著幾個夥計將一處蒙著油氈布的巨物卸放到了正廳中。

“小郎君,您怎麼來了?”掌櫃崔文遠見荀冉來了,連忙幾步迎了出去。荀家如今是三房掌權,而小郎君荀冉和三房不和又是荀府上下眾所周知的事情。許多府上的管事、掌櫃或多或少都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礙於形式,不少掌櫃都站在了三房那邊,便是荀家大房的幾名親信也都做了識時務的“俊傑”。隻有他崔文遠旗幟鮮明的站在了荀冉的一邊。這倒不是因為荀冉是荀家名義上的家主,而是因為荀冉的父親,荀恪安對自己有恩。若不是當年荀恪安在街上救下快餓死的自己,他崔文遠怕是早已化作一捧枯骨了。如今荀恪安早逝,府中勢力之人皆是改旗易幟,自己若再不站出來,怕是荀家都無荀冉的容身之地了。好在前些日子小郎君被舉為孝廉,別看這隻是一個沒有什麼實權的散官,但有了這個名頭再沒有人敢看輕荀冉,那些勢力小人怕已是悔青了腸子罷。

“恩,府衙今日沒有什麼要事,我便過來看看。你們這是在做什麼?”荀冉衝蓋著油氈布的巨物點了點,麵露一絲笑意。

崔文遠走上前去,一把掀開油氈布在一旁解釋:“這是刺史府新定製的箜篌,該是為教坊準備的。裴使君那裏催得緊,我不敢怠慢,便叫府裏的夥計匠人日夜趕製,終於趕在限期內製作完成,這正準備送到刺史府去。”

唐代的音樂機構設置頗為複雜,除卻太常寺和大樂署等中央音樂機構。還有“教坊”和“梨園”。教坊培訓的多是些犯官之後,而梨園則是專為皇帝陛下服務的皇家機構。地方州縣雖然不及朝廷那般紛雜,但也保留了教坊這一部分。當今皇帝陛下文成武德,乃當世明君。每當萬國來朝時,宮廷總會準備盛大的儀式,其中免不了絲竹歌舞表演,這其中便有不少從地方州縣選送的節目。這一點,倒是與後世的音樂節有些相似。

荀冉前世畢竟是個搖滾樂隊的主唱,雖然更喜歡現代音樂,但對古代的樂器也有所了解,其中箜篌便是荀冉非常喜歡的一種樂器。不過現代箜篌借鑒了西洋豎琴的許多東西,保留的傳統東西較少。現在荀冉見到一千多年前的原始箜篌,自然心中十分喜悅。

“崔伯,裴使君可有說要定製多少箜篌?”

崔文遠思忖片刻答道:“原本使君的意思是製作十件,但由於時間太緊,我們隻趕製出了五件。剩下的......”

荀冉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還未及崔文遠說完,便笑道:“崔伯,剩下的那五件便暫且先不用趕製了。我突然想到一種樂器,若是能製作出來,音質絕對比那箜篌更美妙。”

“哦。”崔文遠應了一聲便恭敬的等待荀冉吩咐。自家郎君自從落水蘇醒之後便有了許多在常人來看十分稀奇古怪的想法。不過這些想法雖然古怪了一些,但若細細想來卻也不是沒有道理。

荀冉要來一張宣紙,將吉他的樣子大概繪製上去,還細心的在紙上作了一些標注。在他看來,既然這個時代的人可以製作構造複雜的多的箜篌,沒有理由製作不出手工吉他。作為一名骨灰級的音樂愛好者,來到大唐唯一忍受不了的就是失去自己心愛的吉他。若是能憑借自己的記憶將這樂器製造出來,且不說能不能成為宮廷樂器的主流,光是自娛自樂也是不錯的。

崔文遠接過宣紙看了片刻,皺眉道:“郎君所作之物倒是與中阮有些相似,按照府中匠人的能力,該是能製出一個樣子來,但這發聲與否便說不好了。”

荀冉知道這中阮是古琵琶的一種,聽得崔伯這一番話,心中長舒了一口氣。

“這事便全權靠崔伯你了。若是府中匠人研製出來了,便告知於我,若是調試及時,甚至可以放到使君大人的節目中去。”搞定這件事後荀冉隻覺神清氣爽,雖然他沒學化工製作不了什麼火炮,水泥,但依靠荀府的財力人力,要做出一把木吉他還是不難的。畢竟他又沒有要求製作出與後世完全一致的吉他,隻需要繪出吉他的大致模樣,剩下的事就完全交由匠人們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