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祿邏人口太少,便是陛下再扶持,也很難給西突厥人構成威脅。”
他這番說辭不是沒有道理。畢竟草原遊牧部落最重要的便是人丁。便是你有再多的草場、牛羊、戰馬,沒有足夠的人丁終歸難以稱霸。葛祿邏是這樣,鐵勒是這樣,後來衰敗的回鶻也是這樣。
這也是為什麼草原遊牧部落總要掠奪中原王朝的原因。他們所圖的不僅僅是金銀錦帛,更需要女人來繁衍子嗣。
“荀卿此言在理。”
皇帝顯然也對荀冉的說辭很讚同。
少年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依臣愚見,陛下不妨實行推恩令,從內部瓦解西突厥。”
此言一出,不光是皇帝李顯,就連一直沉默的陳善、盧鈺都甚是震驚。
推恩令出自漢代,實際上便是把封地一次次的分割,達到削弱藩王的目的。
“隻是,西突厥並不臣服於我大唐,朕又如何推行推恩令呢?”
李顯的目光很疑惑,很不解,他急需少年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回稟陛下,臣所說的推恩令並不是漢代的推恩令,而是作了改良。阿史那家族枝繁葉茂,想當可汗的可不止一人啊。”荀冉拱了拱手,分析道:“西突厥人不尊禮法,不講長幼尊卑,隻信奉實力。所以那些王子但凡有些兵馬,就會對可汗的位子動上心思。那些實力強大的王子自然占據優勢,但若是陛下封給那些實力稍弱的王子可汗之名,一定會引起西突厥內亂。”
權力的分配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事情,若是稍有疏忽很可能帶來的就是一場腥風血雨。
這一點在西突厥身上同樣適用。
一直沉默的盧鈺心中一驚,這豈不是二桃殺三士的計謀!這些日子的相處,他一直認為荀冉不過是個頗有天賦的後進晚輩,不曾想其謀略也如此過人。此子若是稍作培養,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微臣以為,荀郎君的這個提議十分可行。”盧鈺衝皇帝抱拳道:“西突厥雖然看似強大,內部矛盾卻很多,陛下若是能借助推恩令激化矛盾,很可能我大唐不費一兵一卒就可大破西突厥。”
李顯眉頭緊皺。荀冉所說的這個法子不失為一個好選擇,隻是真的運作起來並不容易。對大唐來說一個分裂的西突厥肯定是好於一個強盛的西突厥,至於之後扶持哪個王子,便是另一回事了。
“陛下,臣有一疑惑不吐不快!”陳善快人快語,拱手一禮道:“荀家小子這主意確實毒辣,但此事若是處理不當,對我大唐聲譽卻是有很大影響。”
陳善原本以為荀冉以胡抑胡的法子是借助其餘藩胡牽製西突厥,不曾想荀冉卻是話鋒一轉,動起了推恩令的心思。這樣一來固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畢竟是毒計,處理稍有不慎,大唐在番邦中的聲譽必受到影響。
荀冉心中一驚,他確實沒有想到聲譽這個問題。
畢竟此時大唐萬邦來朝,皇帝更是被奉為天下共主,尊稱為天可汗。但這些胡國也不是傻子,大唐推行推恩令,希望二桃殺三士瓦解西突厥。西突厥以這種方式衰落,他們便再不能間於齊楚,必須徹底歸順大唐。他們麵上不說,心中肯定會起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