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十二月初十,大唐皇帝李顯的儀仗浩浩湯湯的朝長安而來,安西大都護程昱武隨侍在鑾駕左右。一萬餘人的軍隊分為兩段護衛在天子儀仗前後。
大軍所至,旌旗招展,極為壯觀。
一進入渭河平原,路邊便熱鬧了起來。沿路上的百姓哪裏見過這般場麵,紛紛跪倒在地衝著李顯的儀仗叩首。在他們眼中,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就是天神的象征。那句老話怎麼說來著,天子都是生著兩個瞳孔的,那叫重瞳親照,世間不平的事情都被他老人家看的清清楚楚,任是哪個貪官汙吏也別想把他老人家蒙騙了去。
李顯掀開馬車的車簾,衝著他的臣民們招手。他麵頰微微收緊,保持著天子該有的威嚴,卻也帶著一絲慈父般的笑容。
“陛下英明!”
“陛下萬年!”
“大唐威武!”
“大唐必勝!”
“...”
他十分滿意的享受著百姓們給予的祝福,這些都是他應得的。在李顯看來,他如今文治武功已經堪比三皇五帝,他一手開創的元乾盛世更是讓大唐子民們享受到生為唐人的尊嚴。
西征突厥,雖未直搗王城,卻也是逼著西突厥可汗簽下了屈辱的盟約,割讓七座城池予大唐。這樣一來,大唐的疆域又將向西拓展數百裏,安西都護府的在碎葉川一代也有了屏障。
在李顯看來,此一戰便可保得大唐安西百年太平。
“陛下,我們到了。”
內侍李懷忠沉聲向皇帝稟告,李顯點了點頭,整理了番思緒,便又正襟危坐了起來。
“太子殿下率文武百官已經到了城門等候,請陛下移駕。”
既然是凱旋,也是有一整套完善的儀式。
皇帝在李懷忠的攙扶下走下鑾車,來到一匹血紅色的戰馬前。
天子腳踩在一名軍卒背上,幹淨利落的翻身上馬,立時便是一陣歡呼聲。
“陛下萬年!陛下英武!”
李顯單手挽著韁繩,睥睨天下般的掃視了一眼城門前迎接的眾人。
這些人中有他的臣子,兒子,女兒,妃子。他們或許各懷心思,但如今都匍匐在自己麵前稽首行禮。
此時此刻,李顯生出一股帝王擁天下的自豪來。
“兒臣恭迎陛下!”
太子李貞峨冠博帶跪在隊伍最前,皇帝擺了擺手道:“都平身吧。”
太子應令起身,文武百官,王侯勳貴也紛紛效仿。
皇帝一夾馬腹,驅著坐騎迎著朝陽進入了長安城。
......
......
“要說那天子儀仗,嘖嘖,真是叫人豔羨啊!”
西市一酒肆內,一名小廝模樣的男子正衝著圍攏在前的百姓吹噓。
他酌了一口最劣等的米酒,侃侃而談:“不是我誇揚,若是沒見過世麵的人見到那場麵,非得嚇得尿了褲子!”
“哦,那你倒說說,陛下長得撒子樣子?”
“這,人山人海的,又有護衛圍在周遭,我哪裏有機會湊上前去。不過要說陛下嘛,一定是星眉劍目,英武不凡。”
他這麼說自然不會出錯,但那些湊熱鬧的看客們便不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