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與世子的少年老成不同,小王爺李逍是個徹頭徹腦的虎小子。
如果不是他身上的蜀錦袍衫,荀冉真認為他和普通農戶家的淘氣小子沒有什麼區別。
既然要做師父自然要有師父的樣子,荀冉特地換了一件藏青色長袍,又戴了僕頭,得虧下頜沒有留有三縷長髯,不然真是一副西席先生的樣子。
不過有了教書的樣子,教什麼可不是一件容易決定的事情。
要知道李逍再怎麼調皮也是小王爺,是皇室子孫。
荀冉兩世為人,優勢卻不是那些經史子集。他的優勢毫無疑問是視角的寬廣和高屋建瓴般對局勢的理解。
換句話說在唐代有本事有學問的人多了,真正出將入相的有幾個?
在大唐官場上混,最重要的永遠是與人相處的本事。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講的便是如此。
不過對於一個八歲的孩子顯然不需要太過提防,荀冉發愁的是選擇一個怎樣的切入點。
蜀王府荀冉曾經路過一次,但並未進去過,這次得蜀王盛情相邀,荀冉總算得以好好一睹這座親王殿下的宅邸。
老實講進入宅邸後荀冉的第一反應是失望。
這和他想象中的蜀王府有很大不同。要知道蜀王可是先皇嫡子,當今皇帝陛下的親弟弟,這樣尊崇的身份便是獨占一坊修建王府禦史台的那些言官們也找不出理由彈劾。
何況王府規製雖有定數,但對於占地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既然沒有要求,蜀王自然可以隨意征地修葺宅院。
不過荀冉現在看到的王府最多隻占用了三分之一坊的用地,與一字王的身份地位實在相去甚遠。
那麼就隻有一個解釋了。
蜀王在藏拙!
至於藏拙的目的無外乎兩個。
其一是有所圖謀,用來麻痹敵人。
其二是圖自保,但求混吃等死。
荀冉卻是不好判斷蜀王李秀究竟是哪一種。
順著回廊一路前行繞過一座假山荀冉便來到供小王爺李逍讀書的宅院。
李秀背負雙手淡淡笑道:“荀將軍大駕光臨,小王蓬蓽生輝啊。”
荀冉連忙擺手道:“殿下這說的是哪裏話,真是折煞荀某了。”
從品級上來說荀冉可以說和李秀平級,但真要論身份那可就差的太遠了。
李秀雖然頻頻自汙以求自保,但再怎麼說也是皇帝血親,荀冉便是位極人臣那也終究是臣,何況荀冉還不能算位極人臣......
“荀將軍剛剛替陛下痛擊吐蕃,直是大快人心,小王實在佩服。”
李秀輕捋了捋下頜短髯,淡淡笑道:“見荀將軍如此英才,小王也起了私心,想讓荀將軍替逍兒指點一二。”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很明了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荀冉和李秀是一類人,都遭到朝廷或多或少的猜忌,自汙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隻要對大明宮的那把椅子沒有什麼想法,別管想要錢財美女還是什麼,皇帝陛下自然都無所謂。
荀冉此時竟然生出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