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製度問題——有規矩才能成方圓(2 / 3)

“一日廠長”製度的實施,成功地改善了勞資關係。一位年僅22歲的女工,當了“一日廠長”後,自信地說:如果我第二次當上“一日廠長”,一定比上次幹得更出色。她已經認識到:“一日廠長”製使員工體驗到工廠的業務實踐,增進了與上級的感情和了解。員工也認識到“合作”和“節約成本”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認真地執行與此有關的計劃,企業的凝聚力也大為增強,員工更能體諒廠長的辛苦和各種決策的用意。

另外,“一日廠長”製的推行使該廠獲得了韓國勞動部授予的“傑出勞資關係示範工廠”的稱號。工廠每年節約了200萬美元,這筆巨款用於對全廠員工的獎勵後,員工的幹勁更足了,更加積極地為這家工廠努力工作。

大道理:企業的決策很可能不為員工所理解,最終難以執行。“一日廠長”製,提供了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

◎朝三暮四

一個人養了一群猴子,每天早上給每隻猴子喂3個桃子,晚上給猴子喂4個桃子。猴子們意見很大,紛紛抗議,又是哭鬧又是搞破壞。養猴人於是改變了策略,改為早上喂4個桃子,晚上喂3個桃子,結果猴子們皆大歡喜,再也不哭鬧了。

這就是莊子給我們講述的“朝三暮四”的寓言故事。莊子認為,養猴人是“識道”之人,也就是掌握了管理規律的人,他的方法是非常機智、可取的。從財富分配的角度看,養猴人並沒有增加桃子,隻是改變了分配的方案,由“朝三暮四”改為“朝四暮三”,卻取得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大道理:可以想像,如果你采取大鍋飯、平均主義的分配方案,那麼你就必然養一群懶漢,工作效率肯定很低,企業就缺乏活力和動力。

◎兩個老婆

楊朱和弟子在宋國邊境的一個小客棧裏休息,發現店主的兩個老婆長相與身份地位相差極大,忍不住向店主人問是什麼原因,主人回答說:“長得漂亮的自以為漂亮所以舉止傲慢,可是我卻不認為她漂亮,所以我讓她幹粗活;另一個認為自己不美麗,凡事都很謙虛,我卻不認為她醜,所以就讓她管錢財。”

大道理:管理者要想贏得員工的信任,就要一碗水端平。其實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架天平,衡量自己的付出和所得。員工不僅關心自己的付出和所得,更關心他和同事之間的比較。

◎少年戴爾的“白日夢”

戴爾還隻是個小學生的時候,有一次他無意中看到報紙上有一則廣告:“隻要通過本考試中心的一個測試,您就能直接獲得高中畢業證書。”小戴爾真是欣喜若狂,心想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如果省掉那些煩人的課程、傲慢的老師和無休止的考試,就能直接高中畢業,豈不快哉?!想到這兒,戴爾幾乎笑不攏嘴,馬上興衝衝地撥打了廣告中的電話。

考試中心的人果然服務上門了。可等看到接待他們的“客戶”居然隻是個小毛孩兒時,不禁哭笑不得。

但從此,一個大膽的設想開始在小戴爾心中生根發芽,那就是:為什麼不盡可能省掉一些看起來天經地義的中間環節,直接一步到位呢?這並不是癡人說夢,因為憑借著這個念頭,戴爾在僅僅18歲時就創造了神話般的直銷奇跡,並創立了一種劃時代的經營模式。

大道理: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管理環節——它們隻是由於慣性作祟才持續存在,並非不可缺少。如果細細推敲,省掉一些環節,機關、企業照舊運轉得有條不紊。

◎小狗幹家務

有一戶人家,全家人都非常懶惰。爸爸叫媽媽做家務,媽媽不想做就叫大姐做,大姐不想做就叫妹妹做,妹妹也不想做就叫小狗做。

有一天,家裏來了一個客人,發現小狗在做家務。客人很驚訝,問小狗:“你會做家務呀?”小狗就說:“他們都不做,就叫我做!”客人更加驚訝:“你會說話呀?”小狗說:“噓!小聲點兒。讓他們知道我會說話,又該叫我去接電話了。”

大道理:合格的管理者必須能將所管員工的本職範疇、責任及考核界定清楚。“能者多勞”的本質就是懶人對能人的剝削。

◎責任心與製度

20世紀末,武漢市中心六層的景明大樓收到一封英國信函。

寫信的是1917年該樓的設計單位——一家英國建築事務所,它在信中表示:當年設計的安全年限為80年,現已到期,敬請注意該樓的安全。

這個設計單位遠在萬裏之外,又是80年前設計的樓房,而設計者也已去世,該建築事務所居然還惦念著80年前交工的大樓的安危……

大道理:人光有責任心是不夠的,還要讓責任心貫穿在製度之中,使之千百年流傳下去。

◎不拉馬的士兵

一位年輕有為的炮兵軍官上任伊始,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他在幾個部隊發現了相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麵,紋絲不動。軍官不解,究其原因,回答: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要求的。軍官回去後反複查閱軍事文獻,終於發現,長期以來,炮兵的操練條例仍因循非機械化時代的規則。站在炮管下士兵的任務是負責拉住馬的韁繩?穴在那個時代,大炮是由馬車運載到前線的?雪,便於在大炮發射後調整由於後坐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所需要的時間。現在大炮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再需要這樣一個角色了,但操練條例沒有及時地調整,因此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軍官的發現使他獲得了國防部的嘉獎。

大道理:當一個組織所處的外部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就會導致工作流程和方法隨之而變時,崗位設置與工作思路就應該跟上,否則“不拉馬的士兵”就會層出不窮,從而使組織走向癱瘓。

◎依法治理

《韓非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趙國的上地,有個叫董閼於的人到此為官。當官的走馬上任,都是先對管轄區域來個視察。

有一天,他走在石邑山中發現一個數百米深的山澗,站立其邊,它的陡峭程度令人頭昏腿軟,不敢下望。於是他問當地鄉民:“可曾有人下去過?”鄉民答:“沒有。”又問:“莽夫、傻子、瘋子可有人下去過?”鄉民答:“沒有。”又問:“牛、馬、豬、狗可下去過?”鄉民答:“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