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目標鎖定
基於上述背景與校情,學校通過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動漫”形式來改造學科教學,以國家課程校本化的方式形成動漫衍生課程,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力圖解決如下三大問題:
一是如何開發兒童的可能性,重點培養兒童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是如何打破三級課程的版塊式結構,深層推進素質教育?
三是如何以動漫元素為載體帶動整個學科教學模式的改革?
明確動漫元素融入三級課程,總體目標在於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三級課程的版塊式結構;順應兒童自由和探索的天性,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和探究精神;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及設計能力,強化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身心諸方麵和諧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現代小公民,為培養創造性人才打好基礎。
具體而言,其目的是:引起注意,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觀察分析,研究探索,鼓勵學生的主體參與;由此及彼,展開聯想,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標新立異,實踐操作,發展學生思維的創造性;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麵”上,要求全體教師自覺地樹立“動漫元素融入三級課程”的教育意識,結合本學科教學的實際和學生年齡特點,充分利用“動漫”這一教學資源,有機的在課程中整合。在點上,采用國家級重點課題《兒童可能性的開發與實踐探索》帶子課題《兒童動漫元素融入三級課程的實踐》方式,重點抓好動漫語文(作文、閱讀、識字)、動漫數學、動漫英語、動漫科學、動漫體育、動漫音樂、動漫美術的實踐與探索,總結經驗,探索規律,以點帶麵,全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開發師生可能性。
(二)重組課程,探索教學內容的趣味化、動漫化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依照國家教材為參照基礎,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創意性和兒童性,融入動漫元素,重新組織各學科的教學內容,形成了動漫語文(作文、閱讀、識字)、動漫數學、動漫英語、動漫科學、動漫體育、動漫音樂、動漫美術等衍生課程,充分體現出內容的趣味化和動漫化。
兒童動漫創意課程融入三級課程
在課程設置上,我們將一、二年級語文周課時減少2節,將三、四、五六年級語文周課時減少1節,設置為動漫語文(作文、閱讀、識字)課,將數學周課時減少一節設置為動漫數學,將美術、音樂、英語、體育、科學月總課時減少2節,分別設置為動漫美術、動漫音樂、動漫英語、動漫體育、動漫科學,三年級以上信息技術設置為兒童動漫。以下就以幾門常見的學科為例一一進行闡述。
教學內容的重新組織
1.動漫語文
動漫語文教學包括動漫作文、動漫閱讀、動漫識字教學,通過實踐探索出了動漫作文教學包括動漫賞析、觀察分析、看圖口述、依畫作文、依文作畫、補畫續寫、續寫補畫等等,整體上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集搜動漫、賞動漫、說動漫、畫動漫、寫動漫、創作動漫為一體的“4+2”綜合性教學內容。
如在動漫作文中,老師們摸索出了一套解讀動漫、學會欣賞的指導步驟:首先,要求學生全麵仔細地察看內容,看清圖上畫了哪些事物?其次,找出事物之間的聯係與關係;再次,開展聯想;最後,得出動漫主題。通過以上四個步驟的指導和學生的反複實踐,不僅碰到別的畫作能進行分析、欣賞,而且能遷移到對其他事物的觀察與分析了。如有的學生運用“畫寫聯姻作文法”,當對某些事物觀察之後,先作畫,而後依畫作文,當寫作時感到畫不清晰時,學生就會再去觀察相關事物,修畫改文;也有先作文後畫畫的,當依文作畫時覺得模糊不清無法成畫時,他們會繼續觀察分析,完善作文,使圖文相融相合。
在動漫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利用動漫這個有利憑借,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看圖的基礎上開展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周圍所處的環境,讓畫麵人物變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把畫麵內容變成一個個鮮活有趣的故事。以靜製動,以此來豐富畫麵內容,補充畫麵情節,為學生思維插上飛翔的翅膀。
動漫識字教學采用了趣味性、情景性、整合性等策略,解決了學生想認、感認、善認的問題。
2.動漫數學
創設“數學問題情境”的動漫舞台,鏈接興奮點,激發思維動力,讓變化的動起來,讓難以言表的表示出來。如學生對算法的學習既不是從“一”到“一”的過程,也不是從“多”到“一”的過程,而是從“一”到“多”、從“多”到“類”不斷提升的過程。可以通過動漫的形象性,引導學生對這些算法進行比較和分類,通過對不同算法之間本質聯係的揭示,將散點的多種方法經過提煉抽象,歸納為幾種基本的“類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就有可能從具象逐步向抽象提升,他們對各種方法的認識也有可能從散點的“多”種方法逐步向結構的“類”方法提升。
3.動漫英語
小學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而學習語言又是枯燥乏味的。隨著學習時間的推進,有些學生會越學越覺得索然無味。因此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小學英語學生口語表達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於對口語訓練的內容和興趣。教學如果能貫穿在學生興趣之中,使學生產生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動,那麼教學容易取得成功。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就是用動漫元素融入英語教學,以動漫栩栩如生的畫麵,運用誇張或擬人的手筆,給學生視覺上的刺激,令學生興趣大增,深受學生歡迎。在教學中,創造了利用動漫進行語音教學;利用動漫進行語彙教學;利用動漫進行句型對話教學;利用動漫進行情節內容簡單的短文教學。在動漫英語教學中通過采用了“仿圖發音、畫畫單詞、以圖導畫、畫文互配”等四種策略,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敢學、樂說,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開發可能性。
4.動漫思品
動漫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美的享受,有利於提高人對美的感受和素養。動漫可以使抽象難懂的道理變得通俗易懂,發揮它意想不到的宣傳教育效果,這正好可以彌補思想教育常常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的缺憾。使簡單枯燥的說教變成了觀察、比較、欣賞、評價、作畫,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創建良好班風班貌,形成學生良好的品質上,探索出了一條可行性強、實效性高的教學途徑。借助動漫的直觀性,能使思品教學活起來;借助動漫的趣味性,能使思品教學易起來;借助動漫的藝術性,能使思品教學美起來。動漫能為思品教學創設一條成功的綠色通道。
5.動漫美術
研究美術技法創造陶藝、木藝,把正常的動作誇張變形,盡可能創作出可以讓常人忍俊不禁而又覺得合情合理的作品。如《想象中的船》,先創設情境讓學生看錄像,看到碼頭上各種各樣的船,再看美國科幻片中太空船,讓學生看到自己熟悉又帶有新奇性的船引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見到沒見過的太空船,就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滿足了他們喜歡探索、喜歡發明創造的表現欲。製造了一種創造表現的氛圍,讓學生先說說自己想象中的船,突出作用和功能,學生就如同打開了思維“百寶箱”,然後畫出你想象中的船。這樣學生就畫出了探寶船、水陸兩用船、太空船等等,形狀奇特,功能齊全,具有創造性的想象和設計。創設情境可用新款別致的動漫手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不同的課型、題材,選擇合適的方法,不一而同。
6.動漫體育
利用動漫的形象教學體育技法,創編體育遊戲,讓動漫走進體育,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使整節體育課充滿著明快的節奏,快樂的氣氛。如動漫兒童化教學,針對小學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現代競技運動中的先進技術以小動物學本領的動漫形式充實到小學教學中,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7.動漫科學
利用動漫技術,激發學生興趣,化枯燥為神奇,打破時空限製,再現發現過程,降低教學難度,拓展學生視野,讓科學成為美的享受。
8.動漫音樂
進行京劇、地方戲曲(越劇、甬劇、黃梅戲)的創編,學習民族樂器,進行動漫作品的配樂。
(三)以主題為單元,構建學科整合式教學模式
學校基於學生現狀,以“一切皆有可能”為教學理念,麵向全體學生,構建了以主題為單元的學科整合式教學模式。整個教學模式可分為“大整合”與“小整合”,將創意性和兒童性釋放出來,牢牢吸引學生的眼球,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以主題為單元的學科整合式教學模式
(1)所謂“大整合”是指從學生的興趣點或問題出發,通過頭腦風暴確定主題單元,組成創作團隊,圍繞劇本創作、造型設計、場景設定、分鏡頭、動畫製作、配樂配音等不同環節進行設計製作,以學生為主體,整合語文、數學、美術、音樂、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打破學科界限,結合多元智能來進行教學,使課程整合化、意義化、活用化,並落實到生活情境之中,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創意來源於現實生活、虛擬世界、現實與虛擬的結合,學校通過每學期確定一個主題大單元活動,按照主題閱讀文化指導、主題係列活動文化、主題學科教學和主題環境文化四個版塊進行總體設計,比如民族精神文化節、體育文化節、海洋港口文化節、感恩係列活動、動漫節等大主題。
(2)所謂“小整合”是指將動漫元素(包括情景、形式、符號、手法等)融入單學科教學,並在學科教學中豐富動漫的內涵,兩者相互促進。比如配樂配音與音樂學科整合:通過音樂課由音樂老師來指導學生編製簡單的背景音樂,通過學校的合唱隊、器樂隊來演奏,讓具有語言表演天賦的學生進行配音。學生通過自己編製的音樂和自己的配音養成了他們良好的音樂素養和語言素養。在整個模式實踐中,教師可以從上述任意一個環節入手,打通其餘相關環節,進行自由創作、自由組合,使得創作、教學流程亦隨之變化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