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靈巧的鳥兒(二)(1 / 3)

畫眉屬軟食性鳥類,籠養時,主食以炒蛋米為主,另輔之以皮蟲和小昆蟲,或以精瘦肉或牛肉喂之亦可。它極喜水浴,甚至寒冬季節,隻要是晴朗天氣,都可以給它洗澡。一般情況下每月一次,高溫時節可於早中或早晚各洗一次,冬季酌情每周洗兩次即可。

金絲雀雛鳥出殼後,它自己不會覓食,要靠親鳥喂養。金絲雀主要吃蛋黃麵、白菜等有營養價值又易消化的食物和飲水。在育雛期應每天加喂一塊新鮮蛋黃,也可以把煮熟的雞蛋縱切成兩半,放一半在籠內,並注意觀察親鳥是否在喂哺雛鳥。一般說來,雛鳥出殼後24小時內不吃東西不會餓死。如果第2天親鳥還是不喂雛鳥,這時必須人工來喂飼。即把蛋黃麵和青菜汁〖青菜梗榨出的汁)調勻成糊狀,用一根小竹簽挑蛋黃麵送到雛鳥嘴上,直到雛鳥吃飽為止。這樣每隔1小時喂一次。1、2天後,當親鳥喂哺雛鳥時可以停止人工飼養。如果親鳥仍不喂哺雛鳥,人工喂養必須繼續下去,直到雛鳥能自己啄食為止。

雛鳥出殼後到羽毛長成,大約需要25天時間,蛋黃麵要每天加飼。1個月後,雛鳥就可以脫離親鳥,轉移到其他籠飼養。這時的飼料,仍以蛋黃麵為主,到雛鳥出殼滿兩個月後,才可以逐漸改用日常飼料。

大部分雌鳥在雛鳥出殼17~21天後又會開始交配,產第二窩卵。這時雌鳥就要把小鳥趕出鳥窩,如小鳥不離窩就會被啄破頭。為了保護幼鳥的安全,在籠內應增設另一人工巢,巢內放棉花或細碎竹衣,像第一次那樣讓它們把窩整理好,產卵、孵化。第二窩雛鳥出殼後,再過17~21天,雌鳥又開始產第三窩卵,這時第一窩小鳥已分籠飼養,第一個人工巢就用來繁殖第三窩。

雛鳥經過6個月的飼養後開始鳴叫,9、10個月發育成熟後,就會引吭高鳴和繁殖,小金絲雀必須有善鳴的老鳥帶領鳴叫,才能學會很好聽的叫聲。

雲雀因善於高飛與步行,所以在飼養中要放養於稍高大的百靈籠內,籠中設一棲台,供鳴唱時休息。

雲雀的飼喂,在幼雀時主食雞蛋黃與綠豆粉拌和的粉料。在飼喂孵出10日以內的雛鳥時,其比例為1:1,10~15日齡的飼料調整至雞蛋黃0.8份,綠豆粉1:份。飼喂方法是將兩種粉料蒸熟拌和,加水搓成略長的小丸,誘小鳥張嘴時填人。1個月以上的雲雀,以粉料加水拌成糊狀供啄食,並可於飼料中摻和些菜葉、小米,適量供應一些活蟲。

雲雀管理中,冬天要注意防寒。特別是長江以北的養鳥愛好者,調教雲雀主要是找老鳥“靠口”訓練。其餘管理與調教方法基本與百靈相同。

紅嘴相思鳥屬雀形目,畫眉亞科。別名五彩相思、相思鳥、紅嘴玉、紅嘴綠觀者、紅嘴鳥。

紅嘴相思鳥分布於我國南部江蘇、浙江、安徽、四川、江西、福建、雲南等地,印度等國也有出產。

紅嘴相思鳥體長約14厘米。羽毛鮮豔美麗,頭部橄欖綠色,嘴紅色,臉淡黃色,喉羽黃色,黑色。眼烏黑。性不怕人,行走時跳躍前進。紅嘴相思鳥平時雌雄結伴,形影不離,有人曾以為相思鳥兩相廝守,共處到老,一隻死去,另一隻會孤寂甚至拒食,大有以死殉情的味道,這僅是傳說,實際上當雌雄中一隻死去,另外一隻還是可能重結秦晉的。

紅嘴相思鳥通常選一雌一雄兩鳥同籠,因此鑒別雌雄鳥很重要。雄鳥嘴顏色鮮紅,雌鳥嘴顏色暗紅,嘴尖部色澤較淡,基部黝黑,喉部黃色。雄鳥頭部寬闊,而雌鳥頭部則窄狹。雄鳥身體修長,雌鳥身體短圓;雄鳥羽色比雌鳥漂亮。雄鳥鳴聲好聽為雙音,雌鳥僅為“吱、吱”的單聲。

養相思鳥,不僅要能鑒別雌雄鳥,還要選擇活潑、愛鳴叫,音質較好,無殘缺,身體健壯,且羽色鮮明的鳥來飼養。

由於紅嘴相思鳥的個體與芙蓉鳥相仿,所以飼養者大多采用芙蓉鳥籠。水缸和食缸也可以選用芙蓉鳥的食具。除此之外,最好再配備一個腰鼓形的雜食缸。在鳥籠內不需要設置沙盤,因為紅嘴相思鳥沒有食沙粒的習慣。

紅嘴相思鳥的姿態可愛、羽毛豔麗,鳴叫聲悅耳但稍顯單調,此鳥不善模仿。因此,飼養者一般比較重視鳥的羽毛,挑選羽色美麗的鳥來進行飼養。鳥的來源一般為捕捉野生的較多,而且捕捉起來比較容易。

飼養紅嘴相思鳥可以成對飼養,能觀察它們相親相愛、互相依偎的動人景象。也可以選擇雄鳥飼養,因為雄鳥的體色比雌鳥漂亮。

紅嘴相思鳥的飼料主要以黃豆粉(要炒熟〉、玉米粉、熟雞蛋和魚粉為主。將這些飼料按2:5:1:1的比例攪拌均勻飼喂。在換羽期間,要適當增加魚粉,發情期間要增加熟雞蛋和黃豆粉,來補充各個時期所需的營養物質。除此之外,每天還要喂適當的水果和青菜。每隔一天喂2、3條蟲。

相思鳥非常喜歡水浴,在夏秋季節每天都要水浴一次。因此,最好設置專門的浴籠,在浴籠內放水盆一個,加水至淹沒鳥腳跗處。看到鳥兒水浴完畢,不再嬉水時,可將浴籠掛到陰涼處進行日光浴,直到羽毛幹鬆為止。

紅嘴相思鳥的食量大,糞便多,因此要每天清洗接便板,每周清洗一次鳥籠。相思鳥生性怕冷,在冬季要加強保暖措施,防止鳥兒受寒。平時要經常外出遛鳥。這不僅可以調劑鳥的精神狀態。還可以增強鳥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