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詭辯術
207.收款員的題外話
收款員常常需要上門收款,有一個收款員收款時毫無表情,每次收款時,隻報個錢數:“你好,上個月電費43元。”交款的家庭主婦聽起來很別扭,話語硬棒棒的,好像別人交不出來似的。
另一次,一個收款員上門收款,太太的孩子從屋裏來到門前使勁兒扭動門把手。太太用圍裙擦著濕手出來交款,小孩抱著母親的大腿,直盯盯地望著收款員。但收款員始終沒有注意與小孩打招呼,接過錢去,扔下收據,就走了。冷冰冰的麵孔像和誰賭氣似的。
然而有一次,一個收款員按響門鈴。太太一開門,收款員便驚奇地問:“怎麼沒見孩子出來。”太太說:“啊,孩子有點感冒,渾身沒勁,讓他睡下了。”“怪可憐的,希望好好照顧,早日康複。啊,是68元。”說著,一手接錢,一手交收據走了。主婦望著收款員的背影,心裏熱乎乎的。
本來,幾次收款都是老調重彈,但這一次家庭主婦覺得收款員是個好人。他的話雖然平淡無奇,卻十分真誠,因而觸動了太太的心,使她覺得溫暖。
這正如語言大師貝爾納所說:“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辦法隻能阻攔才能的發揮。”
208.簡雍巧勸劉皇叔
《三國誌·簡雍傳》記載:劉備在位時,有一年,久旱無雨,糧荒四起,朝廷遂下令禁止以糧釀酒,違者處以刑罰,並派官員四處察看。有一百姓,並未釀酒,隻是從其家中搜出了一套釀酒器具。不論這一百姓如何解釋,劉備還是下令將他投進了大牢。
簡雍得知此事,為這位老百姓大鳴不平,但一時又想不出什麼好招來勸諫劉備,十分苦惱。有一天,簡雍陪劉皇叔去郊外散步,忽見前方有一男一女行走,便計上心來,簡雍指著那對男女對劉備說:“為什麼不把他倆給抓起來?”劉備莫名其妙,說:“都是規矩人家,為什麼要把他們抓起來?”簡雍便不失時機地一本正經說:“但他倆都已是成熟的男女,都有行淫的器具啊!”劉備聽了之後,恍然大悟而放聲大笑,於是便下令放了那個雖有釀酒器具,但並未釀酒的百姓。簡雍的巧勸,使“忠言不再逆耳”、“良藥不再苦口”,收到明顯成效。苦勸不如巧勸,有意識地對所說的內容進行別出心裁的構思、設計,以新穎、奇特、巧妙的方法表達出來,達到說服對方、轉變對方的目的。
209.要說服不能壓服
企業老板要以顧客為上帝,要衷心地感謝員工們的辛勤而有成效的工作。同樣,政治家們要贏得選民的信任,就要勤奮工作、四處遊說。
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公關的一個原則就是說顧客、員工樂於接受的語言,並利用各種方式在一切場合隨時與其員工進行溝通。如通過休息時的交談,通過節假日的活動等,使得整個公司充滿人情味,而不是單純地製定一係列規章製度行為守則之類並檢查執行等。黨政部門也不例外。
有一位塑料廠廠長,姓趙,40多歲,以絕大多數選票當選。在兩年之後卻失敗了,除了其他因素外,管理上沒有處理好與同事特別是與下屬的關係是其重要原因。如他在工廠報告中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這樣寫道:“上級曾十二次派工作組來廠扭轉虧損局麵,結果還是老樣子。自從趙廠長接過這個爛攤子以後……”後麵的內容可想而知。再如有一天,趙廠長看見一位女工買飯沒有排隊,他當時脫口而出下了一道命令:“罰款50元!”這種懲罰方式顯然太過分了,而且也沒有這樣的製度,該女工不服,反駁說廠規上沒有這一條,可是趙廠長卻說:“沒有,沒有就加上這一條。”趙廠長是想建立威信,殺雞給猴看,限她3天交款。3天後,該女工沒有交款。趙廠長決定:“再加50!財務科扣款,全廠通報!”結果,引起了全廠職工的公憤。趙廠長一看不妙,隻好辭職調走。可見,宣傳自己的成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貶低別人的貢獻;批評、懲罰違反紀律的職工也是應該的,但必須是有章可循,不能以言代法。
210.公關忌諱批評人
沒有人會喜歡別人的批評,在這方麵,你我他都一樣。如果實在是要去批評人,也要用極含蓄的語言很委婉地表達出來,使被批評者在友好的氣氛中接受批評,同時又不失麵子。曾經有一個食品店經理這樣批評人:“有一點,說出來有點不好聽,大家在家不妨吃得飽一點,最好不要到店裏來補充營養。咱們這個店去年有一個月損耗點心一百多公斤,人人都說鬧耗子。”哄笑中,偷吃了點心的人一個個臉紅到耳根子。
沒有什麼事情比批評人更能傷害人的感情的了,特別是粗野的批評。如果必須去作批評的話,那也必須重視批評的方法和態度,注意進行批評的目的在於改正錯誤而不是進行人身攻擊,因而批評的態度應該是和善的、友好的,語氣必須委婉含蓄。千萬不可借批評別人以顯示自己的尊嚴與正確的想法。
美國總統林肯在少年時代很喜歡批評別人。他住在印第安那州的鴿溪穀的時候,還寫信作詩揶揄別人,把信件丟在那些肯定會被人撿到的路上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後來,他當了律師之後,還投書給報社公開攻擊他的對手,但麻煩來了。1832年秋天,他在當地的一張小報上發表了一封未署名的信,取笑一位名叫史爾茲的自負而好鬥的愛爾蘭人。該鎮上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好笑。當然,史爾茲怒不可遏,找到林肯要求決鬥。林肯雖然反對決鬥,但為了麵子隻好答應下來。林肯隨一位西點軍校的畢業生練習舞劍,使用長劍作為決鬥武器。但在臨決鬥時,他們的同事阻止了這件事的發生。從這件事之後,林肯再也不寫信侮辱人,再也不諷刺任何人了。
1863年7月4日晚,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軍統帥李將軍於蓋茨堡之役失利後,在瓢潑大雨中率領南軍向南撤退。當敗軍退到波多梅克時,前麵被一條大河堵住去路,後麵又有北軍乘勝追擊,敗軍處境危險。這時,林肯命令格蘭特將軍不要召開軍事會議,立刻發動攻擊。林肯又專門打電話給格蘭特將軍。林肯還派了一名特使,命令格蘭特將軍立即行動。但是,盡管如此,格蘭特將軍卻不執行林肯的命令。他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一拖再拖,打電話尋找各種理由,拒絕發動攻擊。這使李將軍從容逃脫了。林肯得知後,異常大怒,於是給格蘭特將軍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我親愛的將軍:
我不相信你能體會到李逃脫所引起的嚴重不幸。他本來在我們的輕易掌握之中,當時如果對他一擁而上的話,加上我們最近的一些其他勝利,就可以將戰事結束了。結果現在呢?戰事可能會無限期地延長下去。既然上星期如此有利而你不能攻打李,又如何能在他渡河之後,在你隻剩下部分兵士,不到當時所有兵力的三分之二時去攻擊他呢?我無法期望你能改變情勢,若要期望你能的話,也是一種不合理的期望。你的良機已失去了,因此我感到無限的悲傷。”
林肯在寫完這封信後,並沒有將它寄給格蘭特將軍,當時也沒有人知道,是在他死後從一大堆文件中被找到的。林肯為什麼不寄出這封信?外人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批評一個人無濟於事,尤其在戰爭中,情形千變萬化,將帥在外,應有他的自主權。我們都知道,這場戰爭最後仍是在格蘭特將軍指揮下給予南軍以致命一擊的。
據說,在美國,林肯成了許多人從政為官的典範。當林肯生命垂危時,作戰部長史丹頓說:“這裏躺著的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元首。”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在碰到麻煩事時,總會抬頭看著林肯的巨幅畫像問自己:“如果林肯在我這種情況下,他將怎麼做?他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從林肯的待人方式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的一麵。我們沒有林肯那麼偉大,但我們可以學一點東西,即不要盲目批評別人。
人都是有缺點的,因而要批評別人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有一點,我們自己同樣也不完美,同樣會遭到別人的批評。但這並不是說,完全不要批評,而是說要講方式,不要進行粗野的批評。
如果某個人思維敏捷、知識豐富、口才很好,但他偏偏喜歡批評別人,那就太可惜了,因為這一弱點,很可能使他不幸福,且無可救藥的不會快樂。
211.口才用於尊重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沒有哪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我們也很容易批評別人,也很容易遭到別人的批評,這使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出現了許多不可克服的障礙。但是,我們每個人又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渴望別人尊重我們的學識、成就、能力、經驗甚至自己的小小的嗜好,因為這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時常會引以為榮。事實上,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特別是自己引以為榮的地方,往往容不得別人對此有絲毫的輕視。比如你十分喜歡吃大蒜和大蔥,滿口蔥蒜辛味,而另一個人對聞到此味表示強烈的反感,你會與他成為好朋友嗎?不可能的。如果他對你所從事的工作持不屑一顧的態度,你會與他成為好朋友嗎?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