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要交比自己強的朋友

俗話說:“寧為高人拉馬提蹬,不為矮人做主出謀。”凡交朋友者,都希望朋友比自己強。做強者的朋友,自己極有可能成為強者;做弱者的朋友,自己很難不變成弱者。

交朋友的前提和基礎是平等,在交流中實現互補,在交流中達到共同提升,這是交朋友的目的。

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隻能降低自己,隻能使自己處於更糟的境地,有百害而無一益。

與比自己強的人交朋友,自己與朋友之間就有一個心理落差,朋友居於高處,占有強勁的勢能,自己若不提升,就會失去朋友,從而失去改造自己的機會。這種危機感,其實就是一種動力,促使自己努力去留住朋友,不放過再造自我的機會。

與“張三”相處值不值?和李四來往有什麼好處?這是交朋友不得不麵對的現實問題。

先要看朋友值不值得交。

朋友的能力如何,誰都非常關注。誰也不願意與能力低下的人成為朋友。英雄隻願與勇猛者為伴,富翁不會和窮漢為伍,大師傅看不起手藝太差的對手,文豪對文盲不屑一顧,幾乎同類的才有可能成為朋友。這就像舉重比賽的規則一樣,一定要是同一個重量級的,才能在一起比賽。

交朋友是為了提升自己,這無疑是每個人的願望。

朋友的品格怎樣,選擇朋友者尤為重要。高尚的品格有無價的價值和無窮的魅力。誰若擁有了高尚的品格,誰就會受到社會的尊敬,誰就不愁沒有朋友。相反,誰的品質惡劣,誰就會受到普遍的唾棄,誰就會很孤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的品格高下,對朋友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品格高尚的朋友,會使你也高尚起來,你得到的是超越,是提升,甚至騰飛;品格低下的朋友,會把你引向肮髒、墮落、甚至犯罪。選擇朋友,必須看重品格。

當然,一個人的能力和品格不是短時期內能看出來的,必須從發展的眼光來看,著眼未來。有的人是潛龍在淵,一時一地可能受困,一旦時機到來,就會騰躍,直上雲天,前程不可限量。選擇這樣的人為朋友,就要從長遠著眼,最好在其落難之時,與之建立友誼,待其騰飛之時,也正是朋友跟著發達之日。但如果在其失意之時,漠然處之,甚至落井下石,一旦發現人家出頭之日到來,又搖身一變,百般攀附,這樣的做派,誰也不願與之為友,不揮手除掉這類禍害,就算其造化深了。還有一類人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表麵上人模人樣,內心裏一團髒物,而一時半會兒誰也難以窺其內心,隻有在長遠的交往中才能讓其完全暴露。誰與這類人做朋友,誰就要付出相當的代價。

“遠看是夜明珠,近看是螢火蟲。”有一類人好像還有些光彩,其實隻有影子。誰若與他們交朋友,肯定會白白浪費許多寶貴的時光而無法補償。

因此,從未來的眼光看朋友,能夠真切地看清朋友的能力和品格,對朋友和自己,也有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價值也就能充分體現出來。

看朋友的眼力如何,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

交朋友交心,身心相連,朋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由於朋友在個性、習俗、甚至職業方麵與自己相近,朋友的喜怒哀樂也在相當程度上與自己息息相通。朋友喜則自己喜,朋友悲則自己悲。好朋友猶如一個人,會同呼吸,共命運。交一個好朋友,會帶來生活的改變,人生的升華;交一個惡朋友,可能會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難以自拔,甚至導致毀滅。因此,有的人失去朋友會痛不欲生,有的人失去了朋友會彈冠相慶,拍手稱快。交一個好朋友,能夠心裏總充滿陽光,人也變得光彩照人,病毒會被驅散,能從癱瘓中站起來,能使老年煥發青春,能讓醜陋變得崇高,能使愚笨變為聰明,能讓

平庸變得輝煌,能讓生命延長,千金難換一個好朋友,好朋友對身心有百利而無一害。

對事業,好朋友也會有大的促進。

很多好朋友本身就是事業上的夥伴。誌同才能道合,“道不同,不相謀”,事業上的互相鼓勵和促進比身心上的關愛更能加深友情。

以共同的事業建立的友情最深厚也最長久。

任何事業都不是輕而易舉能幹成的,不經過長期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是不會有所作為的。而這一努力的過程正是對朋友毅力、智慧和品格的長期考驗。沒有非凡意誌的人,是難以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能夠一起幹成某項事業的人,無疑是難得的好朋友。同時,事業型的朋友,剔除了種種世俗的功利色彩,完全建立在無私的追求和奮鬥上,因而能夠經受長期的失敗和成功的考驗,才是最長久的。

老子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能人者變,其色亦變。”好朋友也能端正信仰。好朋友能引人走上正道,追求高尚;壞朋友會把人帶向邪路,蛻化變質。因此,朋友的引導非常重要。

由於對朋友的信賴,朋友的建議自己往往極為重視;由於朋友關係的親密,自己的秘密也都向朋友公開。因此,要想知道一個人信仰什麼,隻要去了解他的好朋友信仰什麼就知道了。

有的人信仰錯了,在好朋友的誘導下改正了;有的人本來信仰崇高,在壞朋友的唆使下轉向了邪惡,朋友對信仰的影響不在一時,而往往在一生。

好朋友能使人生崇高、輝煌;

壞朋友會使人生邪惡、卑下。

12.朋友之間要守信

有一些人有一種錯覺,認為守信是對那些外人,關係親密的人是不用守信的。所謂“親不見怪”的說法頗有些讚同者,其實不然。正因為親密,才最有利害關係;正因為親密,才絕對不能失信;正因為親密,才不堪承受失信的嚴重後果。不是“親不見怪”,而是親才見怪,親見怪了才不得了呢!

這些人在好朋友之間,也像有的夫妻、父子、兄弟之間那樣,很多事“隨便說說”,很多事“說是說,做是做”,很多事“說了也不做,從來沒有打算做”。當答應的事變成了泡影,竟不以為愧,當承諾一次又一次不能兌現,競習以為常,那作為朋友還有什麼信譽可言?

要知在關係親密的人麵前失信,傷害最深重的就是彼此的親密關係。

“我爸爸是個騙子,我再也不相信他了。”小學生小朋憤憤地對小朋友說。原來,小朋爸爸曾答應周末帶小朋去頤和園遊玩,可一連三個周末都因“突然有要事要辦”而告吹。第一次,小朋相信了,再等下一周周末。可終於等到了,又說再等等,一連三次,小朋就不相信爸爸了。其實,小朋爸爸辦了公司,確實身不由己,但他不該在自己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先向孩子承諾。既然已經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不然,被自己兒子稱為“騙子”的爸爸肯定“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凱和瓊正在熱戀。

瓊屬於那種追求時尚、前衛的女孩子,衣服非最流行的款式不穿,化妝品非頂級名牌不用,這讓尚屬工薪階層的凱難以承受,苦不堪言。而瓊已明確表示,非別墅、名車不嫁。凱苦苦追求瓊已追求了三年,已到了“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但仍處於候選階段,至多算瓊眾多的追求者中的一員,更不用說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了。

為了不失去瓊,凱除了盡其所有供瓊消費外,還找了幾份兼職工作,累得快趴下了,仍得不到瓊的一點理解。凱節衣縮食,想滿足瓊膨脹的虛榮心,而得到的竟是“廢物”之類的譏諷。有幾次,凱為了不讓習慣伸手的瓊失望,竟偷偷地賣過血,他當然不能讓瓊知道了。凱怕失去瓊,就向瓊許願,別墅有望了,名車快開了,但承諾的時間到了未兌現。一次又一次,瓊更生氣了,凱頭上除了“窮鬼”外,又多了“騙子”這樣的帽子。有朋友好心勸凱,忠告他與瓊是兩類人,如此苦戀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遲斷不如早斷,認死理的凱竟不聽。他正拚命為別墅和名車奮鬥呢!但即使有了這些“硬件”,瓊會滿意嗎?朋友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