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留一手”非常必要,“留一手”出手,一定要看準對象和時機,否則,“留一手”就沒有意義了。
77.不要總向朋友伸手
朋友要上學,應當盡力資助;朋友要買房,應當添磚加瓦;朋友患重病,應當努力讓其早日解除痛苦;朋友遭橫災,應當伸出熱情之手,幫扶他度過難關……這就是救急,指的是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急事,讓朋友無暇顧及,使朋友束手無策,這時候,作為朋友像救災那樣,緊急救助一次,乃天經地義的人之常情。朋友的情份如何,在這個關鍵時刻,也最能表現出來。但救急隻是一時的應變之術,而非生活的長遠之策。
有些人,把朋友在特殊情況下特殊的救急行為視為長期應盡的義務。他們把不斷向朋友伸出索取之手變成習慣,似乎朋友天生就是為他服務的。這些人和這種現象,與假乞丐和變質的扶貧太相似了,不妨加以比較,好更清楚地看透其本質。
在城市的鬧市一角,不難發現,時有假乞丐隱隱約約的身影閃現。他們依然伸著詩人艾青筆下那雙永不收回的手,固執地盯著你,不拿到他們想要得到的,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誰若不滿足他們的要求,誰似乎就沒有愛心!細看他們並非老弱病殘,一個個身強力壯,正當盛年,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為何要靠伸手過日子呢?原來,他們貧窮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
他們利用人的同情心和善良願望,行欺騙之實,實在算得上可惡了。
這和時下那些靠扶貧過日子的貧困地方一樣,認為貧窮是取之不完、用之不盡的財富,他們不思發展之路,不謀致富之策,而把全部心思用在如何爭取扶貧款上!有的貧窮地區專門設有這類龐大的機構,派人常住京城、甚至海外,四處活動,伸手要錢,並把能否伸手要到錢作為考核幹部的標準,誰若不擇手段要到了錢,誰就是大功臣,既給連續升級,又能拿高額“回扣”,真是一舉多得的呀!
如果已養成了伸手的習慣,那這種習慣一天不改,一天就不能真正脫貧。
朋友也一樣。
那些隻知向朋友伸手的朋友,和那些假乞丐及這類變相扶貧現象何其相似!
有句俗語說得對極了:“救急不救窮。”救窮,盡管主觀願望是無可更改的,但客觀上起到了延續窮的反麵作用。這就像醫生治療敗血症一樣,若不從根本上增強其造血功能,那無論多少次輸血,都隻能應付一時,難以得到長期的健康。同時,救窮更助長了這類朋友的依賴,他們認為貧窮有理,理在我們有同情、扶助弱者的傳統,因此,在心安理得中無度地索取。若一次滿足了,並不知足,若十次滿足了,也沒有一點難為情;若十次中有一次未滿足,那就翻臉、謾罵、甚至大鬧,似乎伸手的不是他們,而是援助他們的朋友,真乃咄咄怪事!
由此可見,輸血式的救窮隻能培養懶惰的依賴,不僅救不了窮,反而在延續窮。
窮朋友依然窮不說,連朋友也不像朋友了。
78.有錢難買友情
有一種人認為,有錢就會有朋友。從表麵上看,富有的朋友似乎很多。門庭若市,車水馬龍,既有前呼後擁的權貴,又有大腹便便的商賈,既有聲名赫赫的名流,又有鄉音未改的鄉親,既有兩鬢蒼蒼的老翁,又有楚楚動人的美女,他們不遠千裏,甚至遠涉重洋而來,在富人麵前畢躬畢敬,甚至奴顏卑膝;他們對富人花言巧語,甚至諂媚逢迎;他們都自稱為富人的朋友;他們向富人獻上媚眼,甚至肉體,目的不是為富人而來,而是衝著富人的財富奔忙。把富人的財富一部分,或者全部弄到自己手中,就是這種朋友的最終心願。
這種朋友之所以自願地、千方百計地、不舍晝夜地、不屈不撓地要做富人的朋友,並不願、也沒有能力為富人增加哪怕點滴的財富,而是不擇手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地要讓富人的財富減少!能減少多少就盡量減少多少,最好全部轉到自己手中,讓自己也立刻變成富人。
但想像中的富人,離現實還很遠。為了實現這個既定的目標,依然像蒼蠅逐臭一樣叮著富人,不從他身上吸出足夠的血養肥自己,這種朋友還是依然要做人的朋友的。
他們是一些能夠忍辱的人,為了得到富人的財富,甚至唾麵白幹不以為辱,甚至伸長舌頭去舔富人的屁股不以為髒,甚至被富人玩弄了再玩弄而不以為恥,隻要能弄到富人的財富,他們什麼都願幹,什麼都能幹。
但假若有一天,富人在一夜間變成了一文不名的窮光蛋,或一個鋃鐺入獄的死囚犯,那首先不願再做富人朋友的是他們。他們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著昨天的富人,連再看一眼,都覺得髒了自己的目光,有的開始振振有詞地聲討富人的為富不仁,有的聲淚俱下在控告富人對自己的種種迫害,有的連篇累牘地在列舉富人的滔天罪行,有的反戈一擊提供了無數鮮為人知的威力無比的轟擊富人的烈性炮彈,有的還磨刀霍霍策劃著像屠宰豬羊一樣去宰殺已毫無反抗能力的富人……這些昔日與富人信誓旦旦的朋友,在一夜之間,搖身變成了與富人不共戴天的仇敵?
財富,還是財富的轉移,導演了這一幕幕活劇鬧劇醜劇,而非真正的朋友那份無價的感情。
因此,富人在還是富人的時候,一定要慎交朋友,決不能把這種隻為了得到自己財富的人當做朋友,而把真正的注重感情的誠信的朋友拒之門外,不然的話,富人能做富人的日子就不會多了,甚至連活著也成了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