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發現,當我們稱讚對方而無法獲得回響時,可以中斷目前的話題,而把重心轉移到其他方麵,甚至可以把希望寄托於未來,如此便能化解一時沉悶的氣氛,使彼此能繼續溝通。
96.誇讚對方的優點
服裝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的重要,它不僅能遮體禦寒,還能顯示一個人的涵養,甚至還可顯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它的需求,已不隻是停留於需要的程度,而已晉升到“美”的追求。
尤其在我國,服裝更是“禮”的最高表現,君王有君王的裝扮、讀書人有讀書人的裝扮、販夫走卒也有他們應有的穿著,任何人不得僭越等級,否則就違背了禮節與法度。
現今的社會,已不再以服裝來區分社會等級,但穿著整齊合身的服裝,卻仍不可忽視。
由於時代的變遷及社會的進步,近年來人們對穿著已十分講究,更由於歐風東漸,服裝的式樣皆受歐美服裝的影響。走在街上你可看到人們穿著時髦的與歐美不相上下的服裝款式,使你躍躍欲試。
最好的穿著是穿適合自己身份以及大小合身的衣服。各位一定看過有些人的穿著隻是一味地趕時髦,而忽略了自己的身材、身份。如果在我們周圍的親友也有這類現象時,我們該如何提出諫言呢?
有人曾經將這個問題請教名服裝設計家Mag,她說:“穿著不適當的服裝真糟!但不論如何,你最好先誇讚那人……”她還舉例說明,現在我也將這個例子告訴大家,以便參考。
假如你看到一個女孩穿了一件長裙,但由於身材矮小,看來很不相稱,這時你不妨告訴她:“你修長細致的雙腿,是何等的好看,用長裙藏著,豈不是太可惜了嗎?應該換一套衣服,多多顯示你的特點,就會更美了!”
就這樣,首先稱讚對方的優點,而後再告訴她應如何穿著可使自己更美、更迷人。相信對方在“美”的刺激下,必能立刻改善。
當別人穿了不合適的服裝時,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向對方提供意見,尤其是男孩對女孩的勸諫,更是難上加難。不過現在”困境”了。
97.以“女伴”為拒絕男士邀請的借口
不論職業上的需要,或是私人的交往,為了表現高尚的紳士風度,男士們有時會邀請女士共同赴宴。對女人來說,不分年齡,大部分的女性麵對男士的邀請時,心裏必是無限的興奮。
但是,心中的高興是一回事,答應與否又是一回事。而一般的女性都會適度地保持矜持,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既然要拒絕對方的邀請,在言辭的應對上自然要下一番工夫。但心地善良的你,很可能正因此左右為難,不知如何啟齒。倘若對方正是平日一同工作的同事,一旦拒絕,那麼往後在工作中,勢必增加更多的困擾。所以,尋出一個正確適當而又可行的方法,可說是當務之急。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位男土對麵前的女同事說:“歡迎你一同參加!”說著便把音樂會的入場券遞給女士。這時那位女士很想拒絕他的邀請,於是順手從皮包中拿出雜記本,打開看了一看說:“謝謝你的美意!不過——很抱歉,當天我已和別人約好了……”就這樣,婉拒了對方的邀請。
還有一則有趣的故事,大家不妨看一看:有位男士邀請某女士一同飲茶用餐,而那位女士卻非常機智地回答對方:“啊!我非常高興,謝謝你。但既然如此,是不是可順道邀請林小姐和王小姐一同赴會?因為我們原本約定好下班要一起逛街的。”這樣一來,對方不是知難而退,就是得“破財消災”了。
過了幾天,那位男士再次邀請她,這時那位女士又說:“前幾天謝謝你的招待!使我和林、王渡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今天還是如此,怎麼樣?”
這真是二個絕妙的方法,不知那男士是如何善後的?我想在金錢無法支持的情況下,他必定會自動放棄原先的計劃。
看了上麵兩個小趣聞,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心得,並且也在心中籌劃一個可行的方法。不過,現在我先提出我的想法,盼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我認為當我們無法直接拒絕別人的邀請時,不妨編一個足以使對方信服的理由,使對方不再支持他的意願,倘若此法仍無法使對方放棄其念頭,不妨略施小技,以金錢為戰略工具,正如第二個例子中的情節,大大方方地接受邀請,相信隻需一兩次的“花費”,對方便會在“經濟拮據”的情況下知難而退了。
不論是編謊言,或是“故意敲詐”,在拒絕別人邀請時,都可算是一個可行之計,倘若你目前也正為此事困擾,我建議你大膽地試一試吧!
98.探視病人的最好禮物,便是鼓勵的話語
“生病”在人生的過程中,有時候也是一項無可避免的災禍,盡管醫學不斷地進步,人類已可有效控製各種疾病,但不可諱言的,多數的人們仍然長期受著病痛的苦楚。
親友不幸生病了,站在道義的立場,自然理應去探望一下。更何況,人類本有憐憫惻隱之心,因此,探望病人也可說是人性問彼此關愛的最佳表現。但探病不隻是去探望而已,一切的言談與應對都要特別注意,倘若不慎說錯了話,不但不能使病人病情好轉,還可能因此使病情更加嚴重,所以,探病時的說話技巧,是不可以忽視的。
根據醫學上的研究,當我們探望病人時,最佳的特效藥便是對病人說:“你的臉色真好!”因為這樣一來,可以增加病人的信心和對生命的希望,自然能促使他產生複原的決心,當然病情也會因此而好轉。
記得有一次,我和妻子一同去醫院探望一位朋友,一進病房,妻子看到這位朋友便毫不考慮地對他說:“啊!你的臉色真好看,一點也不覺得是在病中……”說也奇怪,這位朋友聽見妻子如此的說辭,臉上忽然顯得格外的開朗。
“是嗎”他不太相信地反問著,但臉上仍是充滿難以壓抑的喜悅。於是內人又接著對他說:“我丈夫的臉色還不如你呢!”使得對方更加高興,原本灰白的臉色已消失了,呈現在他臉上的是充滿希望和興奮的表情。
當然啦!原先令人覺得憂鬱的病房,此時猶如雨過天晴一般,充滿著和樂安詳,這對病人來說,可真是莫大的幫助。從那次起,我深深地覺察到,為使病人能很快地恢複健康,最好的良藥就是一句鼓勵的話,而“說實話”在此時便是一種虛偽的誠實了。
已故的s先生,生前是某大飲料公司的董事長,前些時候,他的妻子曾告訴我有關s先生住院時的一段故事。當時,s先生的病情已是相當的嚴重,醫生們都束手無策了,但為了不使他喪失求生的欲望,醫生便告訴他的女兒說:
“你父親的病情已惡化的非常厲害,可能將不久人世,我怕這個事實如果讓你母親知道了,她會無法克製自己而在臉上顯出傷心的表情,這樣對你父親的病情會更加不利。所以最好不要把這不幸告訴你的父母。”於是S先生的女兒隻有忍住一切的悲痛,對父母隱瞞了這不幸的噩訊。
後來s先生去世了,他的太太在悲傷之餘,十分怨恨醫生和女兒,為何沒有把實情告訴她。但經過了一段時間,她終於明白了女兒的心意,於是很感懷地說:“換了是我,一定無法若無其事地瞞著丈夫,所以多虧我的女兒,她獨自承受一切的痛苦,而沒有泄露任何消息。”
我聽了這個故事,不禁對S先生的女兒肅然起敬。她能如此克製自己的感情,把不幸的事實埋藏在心底,這種精神真是難能可貴。我也相信,這樣善意的說謊,在黃泉下的s先生必能諒解。
由上述可見,當我們探望病中的友人時,不論對方的病情是輕是重,都要盡可能地鼓勵對方,使他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人生充滿希望。而我認為,鼓勵對方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稱讚對方:“你的臉色真好!”可說是既簡單又有效;倘若對方的病情實在相當嚴重,那麼最好是一直隱瞞下去,做一個善意的“撒謊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