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遺憾的是,楊修被嫉妒殺了,嫉妒殺人的醜事並未停止。

嫉妒者,可以容許一個陌生人比自己強,但決不能容許一個朋友超過自己。在他們看來,陌生人比自己強與自己並沒有多少利害關係,不存在直接的對比,自己在心理上已經接受了這一事實。而朋友就不同了,朋友本來與自己是平起平坐的,甚至還不如自己,為何突然會超過自己呢?朋友比自己強,不是證明自己不行嗎?

嫉妒者,一般有雙向需求,一方麵他們嫉恨朋友比自己強,因此而痛苦、怨恨,甚至報複;另一方麵,在他們的嫉妒奈何不了朋友時,又轉而攀附朋友,以與被自己強者做朋友為榮,但如果受到朋友的冷漠,或遭受譏諷時,便又嫉恨了,這次的嫉恨,比上次更變本加厲了。

嫉妒者隻盯著朋友的小圈子,他當然不可能“做大”,更不會有真正的朋友了。

122.猜疑是雙刃刀

老朋友,彼此已有了相當的了解,決不能隨意猜疑,否則,失去了老朋友,會造成終生遺憾。除非那些極端自私自利的人,才置老朋友的交情於不顧,不惜傷害朋友而為自己。

奸雄曹操以多疑聞名。《三國演義》第四回記述這樣一件事,最能說明曹操是如何多疑了。當時,曹操在謀圖刺殺“亂天常”的董卓失敗後,狼狽逃至成皋,借宿在他父親的老朋友呂伯奢家裏。呂伯奢見曹操如見其父,待為貴賓。呂家讓出最好的房間給曹操住,並著手準備最好的吃食款待遠道而來的朋友,從未把他當做官方正在追殺的逃犯,也不怕承擔包藏要犯所可能帶來的滅門之禍,厚道的呂家隻看重朋友之情。但生陛多疑的曹操不這樣看。他進了呂家之後,一直在擔心呂家會告密,或殺害自己。剛好,此時他聽見了自己住的屋後有霍霍的磨刀聲,並聽有人在說:“先捆牢了,再殺。”便一躍而起,拔刀亂殺一通,霎時,呂家一家男女八口,盡成刀下冤鬼。殺紅了眼的曹操,此時提著滴血的屠刀,正逐屋搜尋,一定要斬草除根,不讓一人逃掉。當搜到廚房時,曹操不由一愣,隻見一頭肥豬已被捆牢了,正準備屠宰呢!門前放著磨得雪亮的宰刀,一口大鍋滾開的水正冒著熱氣……曹操明知道自己殺錯了,但仍不願放下屠刀。因為呂家的主人、曹操父親的老朋友呂伯奢尚外出,暫時幸免於難。但多疑、陰毒的曹操也不讓他活著,他怕呂伯奢知道全家遇害會追殺自己,便出門躲在呂家附近等候。當打酒歸來的呂伯奢臨近時,曹操便毫不猶豫地把他殺了。曹操如此對待善待自己的朋友,連隨行的陳宮也看不下去了,他斥責曹操故意殺人,不仁不義!豈不知極端自私、陰毒的曹操競說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的多疑、奸詐達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如果人人都像曹操這樣對待朋友,那誰還願做朋友?誰還會有朋友?

123.不要與朋友逞強

有那麼一些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尤其是見不得朋友比自己強。

在他們看來,朋友以外的人,無論如何強,都與自己無關。惟有朋友,是絕對不能比自己強的。

在朋友的小圈子內,若有人比自己強,那不證明自己弱了嗎?

隻要能在小圈子內逞強,哪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這類人患有“紅眼病!”

他們是紅眼狼,一旦發現有人比他們強。特別是朋友比他們強時,便會瘋狂磨牙,張開血盆大口,吞噬強者。

除去了虛擬的強者,自己也就變成了想像中的強者,這就是“紅眼病”患者的生存哲學。

他們要的隻是小圈子內的傑出,富有或多才多藝,而不是真正的成功。充其量,隻能算在朋友圈中有所作為罷了。

武大郎開店,隻願聘用比自己矮的店員,他才好繼續當老板。

可這樣的店,能開多久呢?

比自己矮的人,何其少!即使能找到,選這樣一群“矮子怪物”經營飯店,來光顧的恐是看稀奇的多,來消費的少。看著這些“矮子怪物”,無論什麼山珍海味都會反胃,關門倒閉的日子不會遠了。

武大郎無疑是古今第一大“紅眼病”患者。他的用人之道,可以算得上是空前的,會不會也絕後呢,人們正拭目以待。

不過,朋友圈中的“紅眼病”患者,不隻大有人在,而且病入膏肓了,他們不是比武大郎還武大郎嗎?

有人因為個子比老板高而落聘,有人因為字比領導寫得好而調離,有人因為長得漂亮而遭同事嫉恨,有人因為有了些錢而被人暗算,有人因為有一技之長而招災引禍……“紅眼病”在害人,在殺人!

誰願意做“紅眼病”患者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