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誤會是友情的試金石

在朋友之間,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報怨,“我本是一片好心,卻被朋友當做驢肝肺”,“我拚命為朋友辦事,朋友不領情,反而不滿,叫我如何是好?”朋友之間若出現一些誤會,本是正常的;若不出現誤會,那才奇怪呢!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上百,形形色色”,朋友也一樣,不可能什麼都一模一樣。各種各樣的誤會也在所難免。問題是以怎樣的心態去麵對這種誤會,讓誤會不致於傷害朋友之間的交情。最起碼的,要有足夠的耐性,讓誤會自然消失為最佳。誤會猶如寒冰,冬日裏想讓它消融很不容易,即使想方設法讓其消融了,又會很快再凍結起來。而春風一吹,再堅硬的冰也會化為融融春水,朋友之間的誤會也一樣,隻有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自然會雲消霧散,春光重現。

短暫的誤會,更能促進友情的長久。

誤會的過程,其實是對友情的考驗過程。朋友之間的交情究竟怎麼樣,幾次誤會下來,也就十分清楚了。或日益深厚,或反目為仇,對彼此都是有益無害的。有道是“真金不怕火煉”,還會懼怕誤會嗎?假的就是假的,像紙一樣一戳就破,連一二次誤會的考驗都經受不了,還奢談什麼深情厚誼、患難與共、生死相依呢?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初期,洪秀全、楊秀清、肖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等人共約永做兄弟般的朋友,共同“殺清妖,建天國”,他們的友情是經過無數次血與火的戰爭考驗的。有一次大戰下來,肖朝貴失蹤了。按當時酷烈的戰況推測,肖朝貴可能已經陣亡了。當消息傳到洪秀全耳朵,他悲痛欲絕,即刻賦詩悼念,並親自前去靈堂“哭靈”。但正在這個時候,肖朝貴卻回來了。原來,他在大戰中負傷了,被人救助之後,才得以幸免於難。於是,大家破涕為笑,幸慶這不幸之中的萬幸。洪秀全與肖朝貴之間的情誼在這場誤會中看得再清楚不過了。

戰爭的酷烈能考驗朋友之情,透過生活中的瑣事也能看出友情的分量。

有一對年輕朋友,在一起聚餐、跳舞、旅遊已經一年多了,關係正準備向更深層發展,忽然有一天,女的聽見男的與一女的通話,語言親熱,表情激動,就不問青紅皂白奪過男的手機,扔向窗外,然後,拂袖而去。不容追上去的男的解釋,立即宣布斷交。盡管後來,男的多次上門和解,並說明在與妹妹通話,女的仍不屈不撓,結果還是不歡而散了。對此,有人深表惋惜,“多麼般配的一對”,僅僅為一個電話就各奔東西了;有人擊掌慶賀,連一個電話的考驗都經不起的朋友,早斷比遲斷了會更好些,至少可以少費些時間和感情。

誤會的考驗,妙在先把對方的真實隱藏起來,讓你拿出真情了,猶如真假商品試驗一樣,先拿出來的是假的,然後再用真的與之比較,立刻優劣就自明了。

短暫的誤會好辦,一誤會就能區分出真假了;長久的誤會就難了,沒有足夠的耐性和堅毅是經不起這種考驗的。不少朋友就是陷入某種誤會中不能自拔,最終在互相怨恨中了結了一生。有經受大誤會、大考驗的,自然不是凡人了。日本明治時期有一聖者,他就是備受稱頌的白隱禪師,但他卻受到了天大的誤會。有一天,一對經營食品店的夫婦,怒氣衝衝地拉著大肚子女兒來找白隱禪師算賬,白隱禪師麵對從天上飛來的橫禍和無端的指責,隻淡淡地問了一句:“是這樣的嗎?”從此,白隱禪師在當地所受的責難就可想而知了。他的名譽掃地了,不明真相的人們,把他與那些臭流氓一樣看待,他心中的苦痛一般人是難以理解的。但白隱禪師並無怨言,他悉心照料孕婦,直到孩子生下來,他又全身心地喂養著這個孩子。從喂奶到洗尿布,從來不馬虎,仿佛他真是孩子的父親一樣。一年以後,孩子的媽媽良心發現,終於說出了孩子的生身父親的真實姓名,她的父母深感愧疚,於是,一起登門道歉,白隱禪師依然像從前一樣,隻淡淡地說了一句:“是這樣的嗎?”就送還了孩子,像什麼事未發生一樣。

普通朋友之間的誤會再大,能有白隱禪師所遇到的誤會大嗎?朋友的耐性有多少呢?

有時候,與朋友之間的誤解越想消除越深,怎麼辦呢?

有一則小小的寓言可能會給你一些啟迪。說的是,有一隻老貓看見一隻小貓在拚命追自己的尾巴,就有意地問原因,小貓回答說:“我聽說尾巴是一隻貓美好的幸福,所以,我拚命地追自己的尾巴,想把它牢牢抓在手裏不放,我就放心了。可我越追越追不上,越抓越抓不住,您能告訴我,該怎麼辦呢?”老貓頗有見地告訴迷惘的小貓:“尾巴是貓的幸福不假。但要抓住不放,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想抓總抓不到手裏,不想抓,著手去做該做的事時,它又形離不離,這大概就是幸福吧。”小貓聽罷,似乎明白了許多,它不會再去毫無目的地追尋自己的尾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