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間的誤會也像這貓的幸福,刻意去化解,往往會適得其反,惟有任其自然,很多誤會就不化自解了。
125.要與朋友相互激勵
中國有句古話:“人活一口氣!”這裏所說的氣,並不僅僅指出氣、活著,而是誌向、誌氣,也就是希望。
為崇高的大希望活著的人,一定會活得轟轟烈烈、有聲有色,大希望就是激發奮鬥和創造的力量,大希望能鼓勵人使美夢成真。如果失去了希望,也就喪失了活下去的意義,無論報怨,或沉淪,人生都不會發出什麼光彩來。
而古今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無不滿懷著大希望。
為了實現大希望,甘願舍棄小利、舍棄大利,甚至舍棄身家性命而無怨無悔的人,一定能把大希望變成大成功!
在北非的文明古國埃及,有一個著名的港口,名叫亞曆山大港,它是用亞曆山大大帝的名字命名的。
傳說,亞曆山大為了實現建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的宏圖偉業,投入了全部的熱情和精力。他在遠征強大的波斯之前,曾將所有的財產,包括土地和財富都分給了部下,斬斷一切可能影響士氣的私情,以確保征戰的勝利。當時,有部下對他這種做法表示懷疑時,亞曆山大堅決地回答道:“我遠征隻帶一個財寶,那就是希望。”正因為有了這個希望,亞曆山大才戰無不勝,建立了夢寐以求的大帝國。
如果他不滿懷這個大希望,那連想都不想,還能談上什麼成功嗎?
無獨有偶,中國曆史上的大英雄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他以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英雄氣概,一舉打敗了章邯所統率的秦軍主力。當時,項羽正是滿懷除暴秦的大希望,才贏得這場氣壯山河的大決戰的勝利。
是大希望帶來了大成功,是大希望造就了大英雄。
126.與朋友相處要善於換位思考
若想與朋友很好地相處,最好多自問幾個為什麼,這樣,才好時時提醒自己,自己為朋友做得多,還是朋友為自己做得多。
自問,自己為朋友做了些什麼?
自己為朋友做的,是不是朋友所需要的?哪些朋友滿意,哪些令朋友反感,甚至惱怒?自己是主動做的,還是應朋友要求做的?自己做時是十分樂意的,還是帶著不滿和抱怨做的?自己做這些是無私的,還是另有目的的?隻有把這一切都想清楚了,才能為朋友做好。
自律,自己不應該為朋友做些什麼?
自己為朋友做錯了什麼?是無意的,還是有意的?是偶而錯,還是經常錯?是小錯,還是大錯特錯?發現錯了,自己是主動糾正的,還是在朋友提出來的時候才勉強改錯的?在改錯時,自己是抱怨朋友呢,還是自己決心痛改前非呢?隻有養成改錯的習慣,才不會出錯。隻有能夠自律,才能夠有永久朋友。
自強,自己能為朋友做些什麼?
自己為朋友能做什麼,朋友關心自己也一定要清楚。人都願交比自己強的朋友。自己能為朋友做的,一定要是對朋友有意義的。或能給朋友帶來成功,或會送給朋友驚喜,或幫朋友度過難關,朋友為你做的而感到自豪,朋友會因你而更願做朋友。
自信,自己還會為朋友做些什麼?
根據朋友的未來,按排自己的行為。計劃為朋友做的事,一定要是朋友正需要做的。如果連朋友可能遇到的難處也想到了克服的辦法,如果連朋友自己也未想到的挫折也想到了應變的措施,那朋友還會有什麼說的呢?
自測,朋友為自己已做了些什麼,自己為朋友是否也同樣做了些什麼?
朋友關係維係的底線就是基本的對等原則。隻有互相做的事都差不多,任何一方才不會有“吃虧”的感覺。隻有自己感覺有些“吃虧”了,朋友心理才會平衡,相反,如果朋友感覺有些“吃虧”了,那自己就不能再心安理得了。隻有換位思考,才能體會到各自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