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植物類藥(十二)(1 / 3)

胖大海《《本草綱目拾遺》)

本品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成熟種子。

【性味歸經】

甘、寒。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肺利咽、解毒通便。傳統用於痰熱咳嗽、咽痛音啞、目赤牙痛、吐衄、便血、便秘。現代用治咽喉炎、失音、扁桃體炎、牙齦炎等。

【主要成分】

含皂甙、蔗糖、鞣質。

【藥理作用】

有鎮痛、降壓、利尿、瀉下及促進腸蠕動等作用。

【用量】

2~3枚、沸水泡服。

【臨床治驗】

治療甲狀腺腺瘤胖大海1枚(水浸去核),大棗3~5個(去核),核桃仁適量,將上藥搗碎以蜜調製。每晨起空腹一湯匙,連服2~3個月。治2例均愈(方源於天津醫藥)。

旋覆花、《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菊科植物旋覆花等同屬植物的頭狀花序。

【別名】

金沸花、金錢花、夏菊、六月菊、小黃花等。

【性味歸經】

苦、辛、鹹、微溫。歸睥、肺、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

化痰行水、降氣止嘔。傳統用於風寒咳嗽、痰飲、喘咳痰多、嘔吐。現用於治療肺結核、肺心病、急性乳腺炎、急性腸梗阻、小兒厭食、,血脂症等。

【主要成分】

含黃酮、槲皮素、蒲公英甾醇。

【藥理作用】

能祛痰、鎮吐、緩解支氣管痙攣、並有利尿等作用。

【用法用量】

3~9g,包煎。

【臨床治驗】

治療食管癌、胃癌旋覆花、釹葜、威靈仙各15g,代赭石30g,刀豆子、急性子、薑半夏、薑竹茹、冰球子、五靈脂各9g,嚴重梗阻者另用硇砂0,3g吞服,每日1劑。據觀察有效(方源於上海市閘北區北站醫院)。

十、滋陰補腎藥

枸杞子(《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茄科落葉灌木植物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

【別名】

杞果。

【性味歸經】

甘、平。歸肝、腎、肺經。

【功能主治】

滋腎養肝,益精生津。用於虛勞精虧,眩暈耳鳴,陰虛勞嗽,腰膝酸軟,血虛萎黃等。

【主要成分】

含有甜菜堿、多糖類、多種氨基酸、鈣、磷、鐵、維生素等。

【藥理作用】

本品可降血糖、保肝、降壓及興奮子宮,並能增強機體免疫。動物實驗證實可抑製腹水型癌。

【主治腫瘤】

扶正抗癌。

【兼治疾病】

慢性遷延性肝炎,萎縮性胃炎,潰瘍病、男性不育等疾患。

【抗癌療效】

試用。多作為補藥與他藥伍用。

【用量】

10~15g,煎湯,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臨床治驗】

治療食管癌枸杞、紫草根、苦參、白花蛇舌草、瓦楞子、急性子、八月劄各30g,夏枯草、丹參各15g,幹蟾皮12g,生南星、公丁香、廣木香、蜣螂蟲各9g,生馬錢子,5g,水煎服,日1劑,以湯藥送服天龍丸,每次5粒,日3次。觀察11例,總有效率63.6%(方源於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

天冬《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狀草本植物天門的塊根。

【別名】

天門冬、天冬草、天棘、絲冬、多兒母。

【性味歸經】

甘、苦、大寒。歸肺、腎、胃經。

【功能主治】

滋陰潤燥,清肺降火。用於熱病傷陰,津虧消渴,燥咳痰粘,腸燥便秘,咽喉腫痛。

【主要成分】

天門冬素、甾體皂甙、穀氨酸。

【藥理作用】

有抗菌、祛痰、鎮咳、殺蟲、利尿以及流產等作用。近研究有抗腫瘤及增強機體體液免疫的作用。

【主治腫瘤】

乳腺癌、宮頸癌、肺癌、急、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

【兼治疾病】

乳腺小葉增生。

【抗癌療效】

有確切療效。有效率84%。

【用量】

煎湯,10~20g。

【臨床治驗】

治療胃癌

天冬、黨參、茯苓、熟地、白英、白花蛇舌草各)5g,白術、赭石、生半夏各9g,木香、內金、旋撳花、砂仁、羊肚棗各6g,麥(穀)芽30。大棗5個,甘草、吳萸各3g,田三七粉15~2g,日1劑,煎湯飯後1~2小時或飯前空服,三七粉隨湯藥送下。對胃癌已發生幽門梗阻者有效(方源於福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治療乳腺癌

鮮天冬剝皮,以適世黃油蒸半小時,用黃酒送服。鮮天冬剝皮後生吃,以黃酒送下。天冬壓榨取汁,用適量黃酒送服,此法較佳。每次服天冬汁,日3次,效果不顯時,一次用址可增。觀察15例,2例腫塊迅速縮小、變軟。本品對腫塊有一定控製作用(方源於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治療癌痛

天冬、麥冬、黨參、白茅根各12g、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各30g,丹參15g,沙參、生地、茯苓各10g,元參、銀花、玉竹各9g,甘草3g,代茶飲用(潘明繼等中西醫結合雜誌)。

麥冬

本品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階草的須根上的小塊根。

【別名】

麥門冬、沿階草。

【性味歸經】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功能主治】

養附潤肺,益胃生津。用於勞嗽咳血,燥咳痰粘,舌幹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主要成分】

含有甾體皂甙、糖類、氨基酸、維生素A。

【藥理作用】

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改變心肌收縮力、抗心律失常、抗菌、降血糖、鎮掙、鎮咳,並能阻止血管內瘢痕的形成。研究表明,可增強網狀內皮係統吞噬功能。

【主治腫瘤】

用於各種腫瘤的陰虛型。

【兼治疾病】

肺結核、支氣管炎、冠心病、咽炎。

【抗癌療效】

試用。

【用量】

3~10g。

【臨床治驗】

治療鼻咽癌

放療後熱性反應方用麥冬、元參、茅根、山豆根各15g,毛藤、白花蛇舌草各30g,生地、銀花、沙參各9g,黃芩6g,日1劑,代茶飲(王冰等抗癌中藥方選人民軍醫出版社)

治療癌痛麥冬、天冬、五味子、廣豆根、黨參、射幹、貝母扡10g,天花粉、夏枯草、枸杞子、女貞子、六神曲、焦山楂、龍葵、蛇莓、白英各150,生黃芪30g,日1劑,連服邪天為1療程,用治喉癌痛有效(鄭玉玲癌痛的中西醫最新療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女貞子(《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木樨科常綠喬木植物女貞的成熟果實。

【別名】

冬青子、大葉女貞、水臘樹。

【性味歸經】

甘、苦、涼。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

補肝益腎、清熱明目。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風熱赤眼。

【主要成分】

含有女貞子甙、齊墩果酸、亞油酸等。

【藥理作用】

本品能保肝、強心、利尿、升高白細胞以及抗菌、增強免疫功能,並能抑製某些動物移植癌。

【主治腫瘤】

宮頸癌等某些腫瘤。

【兼治疾病】

慢性肝炎、高血脂症、白細胞減少症等。

【抗癌療效】

試用。

【用量】

10~15g。

【臨床治驗】

治療膀胱癌

(1)女貞子、桑寄生、白花蛇舌草、黃芪、茯苓各30g,黨參15g。適於氣虛體弱者。

(2)沙苑子、山慈姑各15g、桑寄生、豬苓、白花蛇舌草各30g。日1劑。用於有較好體質的患者,觀察40例,總有效率87.5%(方源於解放軍總醫院)。

治療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

女貞子、枸杞子、何首烏、黃精各15g,生黃芪、太子參、雞血藤各15~30g,石葦30g,白術、半夏、山藥、當歸各10g,陳皮6~10g,知母6g,參三七粉3g(衝)大棗5枚。血小板降低加商陸15g,五味子10g,日1劑。若服上方收效不顯,可用鹿茸、人參、參三七、紫河車、阿膠研粉吞服。臨床觀察多例均見效(方源於北京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段風舞研究員)。

墨旱蓮(《新修本草》)

本品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鱧腸(金陵草)的全草。

【別名】

金陵草、鱧腸。

【性味歸經】

甘、酸、寒。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

滋陰益腎,涼血止血。用於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吐衄、尿血、崩漏。

【主要成分】

旱蓮草素、苦味質等。

【藥理作用】

有抗菌、止血、促毛發生長等作用。並能促進淋巴母細胞轉化,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可抑製腫瘤的活性。

【主治腫瘤】

用於腫瘤陰虛者。

【兼治疾病】

冠心病、出血症、痢疾。

【抗癌療效】

試用。

【用量】

10~15運。

【臨床治驗】

治療甲狀腺癌旱蓮草、女貞子、補骨脂、骨碎補、透骨草、雞血藤、絡石藤、海藻、肉蓯蓉各30g,山藥、牛膝、木瓜各15g,日1劑。觀察多例有效(方源於北京中醫學院)。

黃精《…公炮災論》)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黃精的根莖。

【別名】

太陽草、龍銜、白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