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治驗】
治療胃癌烏蛇、莪術、半夏、海藻各60g,全蟲、水蛭、蜂房、蟾皮、海馬、北沙參、黃芪、公英各30g,枳殼、白術、內金、蜈蚣、甘草、延胡各15g,研粉製成片劑,每片重0.3g,每次服6~8片,日3次,飯後半小時吞服。共治6例獲較好療效。1例已廣泛轉移,治療1年餘痊愈,3例服藥3個月,症狀顯著改善,病情穩定(方源於香港國際中國藥研究院)。
蛇脫(《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遊蛇科動物黑眉錦蛇等多種蛇自然蛻下皮膜的幹燥品。
【別名】
龍衣
【性味歸經】
鹹、甘、平。歸肝經。
【功能主治】
祛風定驚。傳統用於小兒驚風。
【主要成分】
含骨膠原。
【藥理作用】
有解毒、止痙等作用。實驗證實,本品有抑製動物移植性腫瘤的作用。
【用量】
1.5~3g,入丸散0.3~0.6%。
【臨床治驗】
治療乳癌
用蛇蛻、蜂房、全蟲各等量研粉。每次服12g,日3次,30天為1療程。同時將珍珠5厘,爐甘石、生龍骨各1錢,輕粉5分,冰片2分研為細末。每次取適量外敷患處或潰瘍麵,24小時換藥1次。有效,可緩解症狀、穩定病情(王玨等中醫研究通訊)。
治療癌痛蛇蛻、蜂房、全蟲、桔梗、山豆根、黃芩各9g,馬兜鈴、牛蒡子、石斛、麥門冬各15g,生甘草3g,日1劑,治喉癌痛有效(方源於香港國際中醫藥研究院張秀成教授)。
蟬脫(《名醫別錄》)
本品為蟬科昆蟲黑炸的蛻殼。
【別名】
蟬衣、蟬殼。
【性味歸經】
甘、鹹、寒。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
發散風熱、透疹止癢。傳統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有表證者及疹出不透、風疹瘙癢。
【主要成分】
含角蛋白及氨基酸。
【藥理作用】
有抗驚厥、鎮靜、解熱等作用。據研究,本品有抗癌活性,對3X0-26抑製率達100%,但對正常細胞亦有短暫抑製作用。
【主治腫瘤】
某些腫瘤。
【兼治疾病】
蕁麻疹、破傷風、麵神經麻痹、小兒寒熱、過敏性疾病、腎炎蛋白尿、流感高熱、肝炎、白內障、中耳炎、尿瀦留、痔瘡。
【抗癌療效】
試用。
【用量】
3~10g,或入丸散。
【臨床治驗】
治療白血病
蟬蛻、人中黃各4.5g,粉丹皮3g,生大黃、黑元參、生地、大青葉各9g,天花粉6g,日1劑。用藥期間忌食糖及油類。共治急粒19例,總緩解率為47%(方源於浙江台州地區醫院)。
治療多發性骨血管瘤
蟬衣、地龍各12g,柴胡9g,漏蘆、僵蠶各6g,龍膽草9g,夏枯草、板藍根各15g,炙鱉甲、鳳尾草各24g,地骨皮12g,生薑2片,水煎服。治愈1例(方源於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胡安邦教授)。
三、利水滲濕藥
地龍(《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钜蚓科動物參環毛蚓等的幹燥全蟲。
【別名】
蚯蚓、寒蚓、蟲蟮、曲蟮等。
【性味歸經】
鹹、寒。歸肝、脾、膀胱經。
【功能主治】
清熱息風、利尿通絡。傳統用於高熱狂躁、驚風抽搐、肺熱喘咳、熱結尿閉及肢體屈伸不利等。
【主要成分】
現代研究證實,地龍含有地龍素、地龍解熱素、地龍毒素、脂肪酸、琥珀酸、膽留醇、膽堿、黃嘌呤,多種氨基酸、維生素類及無機鹽等物質。
【藥理作用】
①解熱作用,本品水浸劑與蚯蚓解熱堿對人工發熱家兔有顯著的降熱作用;②鎮靜,抗驚厥作用,蚯蚓熱浸液,醇提溶液對小鼠及家兔皆有鎮靜作用,並可拮抗五甲烯四氮唑和咖啡因所致的驚厥;③平喘作用;④降壓作用;⑤研究表明,蚯蚓水浸液可阻止血栓形成,並促進纖維蛋白的溶解;⑥抗組織胺作用;⑦誘導噬茵體的產生。⑧有抗腫瘤活性,對人結腸癌、肝癌有抑製作用。
【主治腫瘤】
腦瘤等惡性腫瘤。
【兼治疾病】
癍癇、乙腦後遺症、支氣管哮喘、高血壓、精神分裂症、三叉神經痛、腮腺炎、慢性腎炎、消化道潰瘍、膀胱結石、下胺潰瘍、丹毒、帶狀皰疹、蕁麻疹、濕疹、藥疹、風濕性關節炎及燙傷等。
【抗癌療效】
有一定效果。
【用法用量】
煎湯5~15g,研粉吞服每次1~2g。
【臨床治驗】
治療多種腫瘤
以芎龍湯1、2、3號,共治244例癌症,其中胃癌、乳腺癌各42例,腦瘤、鼻咽癌和甲狀腺癌各14例,肺癌13例,食道癌20例,肝癌12例,口腔腺癌8例,腸癌34例,膀胱癌15例,腎、膽囊及男女生殖器癌各1例。上述病例中已手術者16g例,未手術者76例;已轉移者162例,未轉移者82例。
治療結果,芎龍1號可改善癌症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總有效率89.1%,而血凝恢複正常者為63.3%(陳健民等中醫藥學報。
治療腦瘤
地龍、菟絲子、薜荔果各30g,生黃芪60g,七葉一枝花、鬼箭羽、瑣陽、白蒺藜各15g,白芍、留行子、蜂房、炮山甲、白芷各12g,當歸、川芎各9g,日1劑。此方可用於惡性腦瘤的長期治療,1例已服藥3年10個月,病人麵色紅潤,病情穩定(方源於盧祥之等著名中醫治療癌症方藥及實例科學技術出版社)。
治療癌痛
(1)地龍、蜂房各9g,蜈蚣3條,全蟲6g,石決明、牡蠣、鉤藤各15g,菊花、威靈仙各30g,晚蠶砂10g,每日1劑,可用於腦瘤所致的劇烈頭痛、嘔吐及視力障礙等症(陳義文等中西醫結合腫瘤學新華出版社)。
(2)地龍、僵蠶、生石決明、蟬蛻、木賊、生鱉甲、鉤藤、蜂房、牡蠣、絲瓜絡、全蠍、晚蠶砂、甘菊花、常用量水煎服,日1劑。對腦瘤劇痛有效(方源同上)。
螻蛄(《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螻蛄科昆蟲螻蛄的幹燥全蟲。
【別名】
土拘、拉拉蛄、地虎虎。
【性味】
鹹、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利尿、消腫。用治水腫、肝硬化腹水、秘尿結石、腎病綜合征,跌打致尿閉。
【臨床治驗】
治療肝癌螻蛄、赤芍、車前子、豬苓、玉米須、甘草各9g,當歸、黑梔各15g,半枝蓮30g,雲苓12g,川軍(後下)、白芥子各3g,日1劑。此方適用於腹水型肝癌,觀察多例有較好效果(方源於天津市人民醫院)。
四、活血化瘀藥
水蛭(《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環節動物水蛭科日本醫蛭等的幹燥蟲體。
【別名】
螞蟥。
【性味歸經】
鹹、苦、平。歸肝、膀胱經。
【功能主治】
破血逐瘀、通經。用於癥瘕積聚、血滯經閉、瘀血內阻、心腹痛、跌打損傷、目赤雲翳。
【主要成分】
含水蛭素、抗血栓素、肝素、蛋白質等。
【藥理作用】
水蛭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降血脂,擴血管,促進血腫吸收以及免疫抑製作用,並能抑製小鼠肝癌細胞的生長。
【主治腫瘤】
食道癌、胃癌、腸癌、宮頸癌、肝癌等。
【兼治疾病】
冠心病、腦血栓、血管性頭痛、肺心病、肝硬化、閉經、不孕、腎病綜合征、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肝炎、流行性出血熱、水腫、無名腫毒、淋巴結核、高脂血症、血吸蟲病、頸椎病、精液不液化、痛痹、癲癇、結節性紅斑、血管瘤、結膜炎、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產後惡漏、抗早孕、截癱、淋閉、角膜瘢翳等。
【抗癌療效】
有效。
【副作用】
水蛭有毒,破血逐瘀力較猛。有服水蛭後使紅細胞、血色素及血小板減少,凝血時間延長,甚至大劑量服用水蛭粉達200g摻少量麵粉煎餅1次食下而致死的報道。經驗表明,適量生水蛭粉吞服有顯著療效,但不宜過量服用。非瘀血實證應慎用。本品一般劑量服用,不良反應較輕,僅有口幹、大便結燥、氣短乏力等症狀,停藥後可自行緩解。據研究水蛭之抗高凝作用有利於抗癌藥及免疫活性細胞侵入癌細胞。本品與他藥伍用療效更佳,與廑蟲同用,破血力尤勝;配守宮長於通脈,配鱉甲則增強破血散結之效,與海藻合用祛痰效果尤佳。水蛭煎劑給小白鼠皮下注射。內服中毒量15~30g。水蛭的臨床應用較廣泛,可治療多種疾病,隻要把握好劑量,用藥是安全的。
【用法用量】
水煎1.5~3g,入丸散1.5~3g,外用研末調敷,或取浸液滴患處,或用活水蛭於病灶處吮吸。
【臨床治驗】
治療食道癌
水蛭6g,海藻30g研粉,每次6g,日2次,黃酒送服,有效(方源於牛祝琴,水蛭的臨床應用)。
治療直腸癌
水蛭15g,海藻30g,研粉,分成10包,每次1~2包,日1次,有抗癌消瘤之功(方源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