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消積藥
雞內金(《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雉科動物家雞的幹燥沙囊內壁。
【性味歸經】
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
運睥消食、化堅消石、固精止遺。傳統用於食積不化、小兒疳積、膽結石、泌尿結石、遺尿、遺精等症。
【主要成分】
含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
【藥理作用】
能促進消化,加速排出放射性鍶。
【主治腫瘤】
多用於消化道腫瘤。
【兼治疾病】
消化不良、小兒遺尿、膽結石、泌尿結石,脊髓前角灰質炎後遺症。
【抗癌療效】
試用。有扶正作用。
【用量】
煎湯3~9g,研末每次服1.5~3g。
【臨床治驗】
治療食管癌雞內金、蜂房各12g,硼砂1g,沉香、川椒3g,蜈蚣2條,地龍6g,蜣螂15g,醋大黃、鬼針草各9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王冰等抗癌中藥方選人民軍醫出版社)。
九、消腫止痛藥
麝香(《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鹿科動物林麝等成熟雄體香誕中的幹燥分泌物。
【牲味歸經】
辛、溫。歸心、脾經。
【功能主治】
開竅、辟穢、活血、散結、止痛。傳統用於驚風、中風、癲癇、瘡瘍腫毒、癥瘕、痹痛、心腹痛、胎死腹中、跌打損傷。
【主要成分】
含麝香酮、雄烷衍生物、膽甾醇、無機鹽、蛋白質及氨基酸。
【藥理作用】
①可興奮中樞神經,有使呼吸、心跳加快的作用;②抗菌作用,實驗證實在體外對大腸杆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③抗艾滋病病毒作用;④發汗、利尿作用;⑤能促進多種腺體的分泌;⑥可興奮子宮;⑦實驗研究顯示本品有抗腫瘤作用,能提%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力。
【主治腫瘤】
食管、胃、結腸、直腸等消化道腫瘤,癌痛等。
【兼治疾病】
冠心病心絞痛、血管性頭痛、偏頭痛、腦血栓、心肌梗塞、早期肝硬化、慢性肝炎、膿腫、淋巴結核、腰扭傷、鼻竇炎。
【抗癌療效】
試用。
【用法用量】
入丸散0.03~0.1g,大量1g,外用適量。
【臨床治驗】
治療食管癌
麝香1.5。沉香、牙硝各10g,三七、硼砂、兒茶各15g,朱砂6g,冰片3g,上藥研細末,用蜜沾服。日6~7次,可製作片劑含化。對食管癌梗阻患者有效,並有吸痰作用(方源於河南省腫瘤防治研究所)。
治療癌麝香⑴衝),桃仁9g,紅花、川芎各12g,當歸、赤芍、辛夷、蚤休、露蜂房各15g,蒼耳子、石上柏、夏枯草各30g,蔥白3個,辨證加減。日1劑。對鼻咽癌痛氣滯血瘀型有效(鄭玉玲癌痛的中西醫最新療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蟾酥(《本草衍義》)
本品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的耳後腺及皮膚腺所分泌的白色漿液,經加工製成的幹燥品。
【別名】
癩蛤蟆酥、蛤蟆漿。
【性味歸經】
辛、溫、有毒。歸胃、心經。
【功能主治】
攻毒散腫、通竅止痛。傳統用於癰腫瘡毒、咽喉腫痛、腹痛、牙痛、昏迷不醒等。
【主要成分】
含蟾酥毒素、蟾毒配質、蟾酥堿、蟾酥靈、兒茶酚胺類化合物及5-羥色胺等。
【藥理作用】
①本品有強心、升高血壓、使呼吸興奮的作用;②鎮痛,有局部麻醉作用;③止咳祛痰、平喘作用:;④利尿作用;⑤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⑥升白作用,可防治放、化療所致的白細胞下降,對已降低者,可使其回升;⑦抗炎、抗菌作用,實驗證實蟾酥能抑製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的生長;⑧抗腫瘤作用,據研究蟾酥提取物有抑製腹水型肝癌,子宮頸癌及小白肉瘤的作用;⑨抗過敏作用;⑩能抑製血小板集聚,延長纖維蛋白原凝固時間,有抗尿激酶樣及抗凝血酶樣作用;對動物支氣管平滑肌及遊離動物子宮有收縮作用。
【主洽腫瘤】
食管、胃、腸、肝、肺、乳腺、宮頸、骨骼、皮膚等部位惡性腫瘤以及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兼治疾病】
冠心病、慢性氣管炎、淋巴結核、骨結核、肺結核、腮腺炎、牙痛、坐骨神經痛、神經性皮炎、流行性出血熱、腎炎、壞死性口腔炎、咽喉炎、帶狀皰疹、表麵麻醉、尋常疣等疾患。
【抗癌療效】
療效痛切,有效率85.4%。
【副作用】
本品有較大毒性,使用不當可致神經、消化係統中毒症狀,表現有惡心嘔吐、上腹不適、口唇、四肢發麻、嗜睡、嚴重者昏迷、心悸、血壓下降、抽搐、甚至發生呼吸循環衰竭而死。因此,使用本品必須嚴格掌握劑量,對嬰幼兒應特別慎重。蟾酥液不慎濺入眼內,可導致劇痛難忍,並發生眼結膜充血和角膜潰瘍,故外用切不可入眼。因蟾酥有毒,有嚴重胃潰瘍、胃炎者應慎服。孕婦禁服。
近年,隨著對本品研究的深入,蟾酥的抗癌活性己得到確認。經驗表明,隻要使用適當的劑量,其副作用較常用抗癌藥為低,臨床應堅持連續用藥,中斷後再用,其療效往往降低。
【用法用量】
入丸散0.015~0.03。外用適量。
【臨床治驗】
治療多種腫瘤
蟾酥、蝸牛、朱砂、冰片、硼砂各10g,乳香、沒藥、甲珠、血竭各7.5g,石膏、白芷各5g,蜈蚣3條,全蟲、大黃各15g,輕粉2.5g,麝香0.5g。取朱砂、輕粉、冰片及麝香按套研法研為細末,其他藥磨成細粉,將二者充分混勻,以麵粉作粘合劑製成丹。每次服2~3g,飯後服,日1次。少數患者用藥後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可適當減量或暫停用。用藥期間禁食鱗魚、雞肉、蔥、蒜、韭菜、辣椒、蘑菇。服用本品同時,以獨角蓮外敷,共治5g6例,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宮頸癌等多種晚期癌症患者,總有效率52.3%(方源於撫順挖掘機廠職工醫院)。
治療乳腺癌
蟾酥、乳香、沒藥、雄黃各1g0g,牛黃、冰片、麝香各3g,膽礬、寒水石、輕粉各6g,朱砂、血竭各時,蜈蚣30條,蝸牛60條,共研細粉,水泛為丸,如芥子大小。每次5~6丸,日1~2次。臨床觀察有較好效果。1例治愈,已生存9年(方源於湖南中醫研究所)。
治療皮膚癌
蟾酥10g,溶於清洗液中,加磺胺軟齊40g,製成20%蟾酥軟膏。外敷患處,用藥3天癌組織即開始脫落,1g天後基本愈合,共治愈13例(方源於青島白求恩醫院)。
治療癌痛
(1)蟾酥與凡士林以1:10製成軟膏,先將凡士林加溫,再加入蟾酥粉混合即成。外敷於疼痛處,個別病人局部出現皮疹,洗淨後停藥,幾天內可消失。24小時換藥1次(裘欽豪,浙江中醫雜誌)。
(2)蟾酥、生川烏、七葉一枝花、紅花、莪術、冰片等20餘味中藥,以橡膠、氧化鋅為基質製成橡皮膏。將此蟾酥膏外貼於疼痛處,24小時換藥1次,7天為1療程。本方適用於治療各種癌症疼痛,貼藥後15~30分鍾起效,可較長時間緩解疼痛,連續使用無不良反應,且無成癮性。共治177例,顯效77例,有效87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92.65%(劉嘉湘中醫雜誌)。
(3)蟾酥15g,三七、雄黃各3g,白芨12g,製礎霜1.5。明礬、消炎粉各60g,硇砂3g研為細末,取適量外敷於宮頸口,日1次,7天為1療程,用治宮頸癌痛有效(實甩腫瘤學編輯會、實用腫瘤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鼠婦(《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鼠婦科動物半甲蟲的幹燥全體。
【別名】
潮蟲、地虱。
【性味歸經】
酸、涼、無毒。歸厥陰經。
【功能主治】
解毒止痛,破血利水。傳統用於氣癃,血瘕經閉。
【主要成分】
蛋白質等。
【藥理作用】
鎮痛、利尿。
【主治腫瘤】
某些腫瘤。
【兼治疾病】
瘧疾、慢性氣管炎、肺氣腫。
【抗癌療效】
試用。
【用量】
10~30。大量30~60徑。
【臨床治驗】
治療肝癌
鼠婦蟲、蜣螂、地鱉蟲、地龍各300g,蜈蚣100g,各藥共研細末,以適量蜂蜜製成蜜丸,每日5g,分次溫開水送服,配合西醫療法,共治多例有較好效果(方源於上海第一醫學院中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