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服0.3~1.5。多入丸服。外用適量。
【臨床治驗】
治療多種腫瘤
朱砂、冰片各6g,雄黃、白礬、硼砂、元明粉、生石膏各9g,為末。每次3~6g,日3次,對食道癌、胃癌有效(內蒙古自治區醫院中草藥驗方選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治療白血病朱砂、雄黃、巴豆(去油:)、生川烏、乳香、鬱金、檳榔各3g,研末。另將大棗10枚煮後去核皮、棗肉與上藥粉混勻製成90丸,以朱砂為衣。每晨服4~8丸,每日大便4~5次為度,1個月為1療程。對急粒效果尚好(方源於北京西苑醫院鄭金福副主任醫師)。
治療鼻咽癌
辰砂、月石、蛤粉、青黛各10g,蒼耳、生石膏各20g,藿香、胡黃連、黃柏、滿天星、重樓各15g,雄黃、枯礬、藜蘆各5g,麝香1g,水莧菜、白地黃瓜各25g,鮮蘿卜汁、蜂蜜各100g,豬膽汁50g,製成散劑。早晚各1次點鼻,可配合羚羊角粉、水牛角粉等煎湯口服。治多例皆有顯效。其中1例放療無效患者,服此方30餘天後,症狀改善,癌腫消失,9年未複發(方源於四川中藥研究所)。
治療淋巴瘤
朱砂、乳沒、天花粉各60g,枯礬、雄黃、血竭、蜈蚣、全蟲、生水蛭各30g,硇砂、月石、蘇合油、白芨各15g,輕粉2g,研粉,水泛為丸,綠豆大小。每次2~10丸,日3次。治4例均效。其中1例服藥90餘天,頸淋巴癌肺轉移縮小,經間歇用藥,緩解3年以上(方源於天津市紅橋區第一防治院)。
治療食道癌
(1)朱砂、硼砂各6g,雄黃1g,芒硝30~60g,山豆根、五靈脂各12g,青黛9g,射幹12g,鮮狗膽1個。共為末。用狗膽汁調水,分3次送服。1例患者服1劑後便下黑水、粘物,即可飲食,隨訪2年半,病人病情穩定(方源於河北侯士林先生)。
(2)銀珠、枯礬各2.5g,為末,以黃酒空腹送服。對頑固性呃逆、嘔吐、噎膈者效果顯著,服藥後60分鍾常可見效(方源於吉林中醫藥)。
治療肺癌
朱砂1.5g,乳香、沒藥各6g,全蠍10隻、蜈蚣4條,煆赤鏈蛇1條。研粉裝膠囊。症狀嚴重者加斑蝥5~6隻。每次1粒,每天3次,飯後吞服,有效(方源同上)。
治療肝癌
轉移朱砂0.6g,五倍子1.5g,共研為細粉,以水調成糊狀。睡前外敷臍部,每晚1次,連上藥3天。此方對1例結腸癌術後肝轉移,周身發熱,夜裏嚴重自汗盜汗的患者,外敷上藥,連3次,虛汗大減,同時內服補益氣血,解毒抗癌中藥,有一定療效(方源同上)。
治療口腔癌
變朱砂、硼砂、貝母、石膏、鹿角霜各3g,牛黃0,3g,黃柏、內金、甘草、冰片各1.56製成玄珠粉、外敷病變處。此方適用於局部潰爛愈合、腫塊接近消縮、質變軟的病人。內服銀花、連翹、生地、玄參各10g,象貝、赤芍、丹皮各6g,歸尾知5g,水煎服。開始治療時先用白信、乳沒、青黛、黃連、冰片、甘草各1.&,硼砂3g,大棗15g,(棗去核切片、加入白信末,置瓦上以炭火煆至棗枯煙盡,待冷卻研末,再與諸藥研細)製成的散劑6g與玄珠粉12g混勻,撒於潰瘍局部,待潰瘍麵好轉後,單用玄珠粉外敷(方源於溫州市東風醫院夏錦平主任醫師)。
九、平肝息風藥
緒石(《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氧化物類礦物剛玉族赤鐵礦石。
【別名】
土朱、須丸、代赭石。
【性味歸經】
苦、寒。歸肝、心經。
【功能主治】
平肝潛陽,降逆平喘,止血。用於眩暈、耳鳴、呃逆、嘔吐、紐血、吐血。
【主要成分】
含三氧化二鐵、鎂、矽、鈦、砷、鹽。
【藥理作用】
①鎮靜作用;②能促進紅細胞與血紅蛋白再生;③有止血作用。
【主治腫瘤】
頭部腫瘤。
【兼治疾病】
內耳眩暈症。
【抗癌療效】
試用。
【用法用量】
9~30g,先煎,或入丸散劑。
【臨床治驗】
治療腦瘤
生赭石、珍珠母、丹參、旱蓮草各12g,何首烏、生地、女貞子各15g,旋覆花、竹茹、天葵子、紫草、牛膝各10g,白芍12g,陳皮5g,蛇蛻(焙)、黃連各3g,蜈蚣1條,日1劑。另取灶心土、鐵鏽末燒紅入黃連淬水,與上藥同服。1例腦部蝶鞍瘤,服此方15劑,症狀緩解,以上方加減,繼服5個多月,頭痛、複視均消失,體重增加,複查恢複正常(方源於湖南劉炳凡老中醫)。
治療食管癌
(1)赭石24g,蘇梗、旋覆花、竹茹各15g,半夏、黨參各12g,丁香3g;另用龍葵30g,白毛藤、蛇莓、半枝蓮、金剛刺各15。每日各1劑。治21例,有3例顯效,16例有效,2例無效(方源於武漢市商業職工醫院)。
(2)方一,生赭石30g,黨參、半夏各15g,當歸1g8,淡大雲、天冬、知母、元肉各12g,柿霜9g。方二,旋覆花、黨參、陳皮、麥芽各15g,代赭石30g,法半夏、內金、煆瓦楞各12g,製甘草9g,生薑6g,大棗7個。方三,雄黃30g,蜈蚣、全蠍、丹參、製馬錢子、內金各15g。上二方水煎服,後方煉蜜為丸,梧桐大。三方交替服用,有效率64.7%(方源於湖北公安縣人民醫院)。
(3)生赭石50g,野台參、桃仁各15g,生山藥、天花粉各30g,天冬20g,紅花10g,土元5個,煎湯,每次送服三七粉5g,日2次。觀察多例,對噎膈效佳(方源於河北永清縣人民醫院)。治療胃癌
(4)赭石(先煎)、丹參各30g,旋覆花(包煎;)、茯苓、鬱金、荷梗各15g,製半夏、植香、甘鬆各12g,香附1g8,砂仁殼、炒梔子各10g,全瓜蔞45g,粉甘草6g,白花蛇舌草60g,半枝蓮30g,黨參12g,玄明粉10g(分衝、日1劑。用於1例賁門癌伴噎膈患者,經治療症狀基本消失,病人生存期延長(方源於四川中醫)。
(5)赭石粉、山藥、鬼針草各30g,雲苓20g,焦山楂、淡大雲各24g,黃藥子、懷牛膝各15g,知母12g,旋覆花、蒲黃、五靈脂、三棱、炒枳殼各10g,煎濃汁,緩緩咽服,每2天1劑(方源於湖北中醫雜誌)。
磁石(《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氧化物類礦物類晶石族磁鐵礦石。
【別名】
磁君、玄石、吸鐵石、靈磁石。
【性味歸經】
辛、鹹、寒。歸肝、心、腎經。
【功能主治】
潛陽安神,聰耳明目,納氣平喘。用於頭昏、目眩、心悸怔忡、失眠、癲癇、耳鳴耳聾、虛喘。
【主要成分】
生品含四氧化三鐵、煆品含三氧化二鐵、醋酸鐵。
【藥理作用】
有鎮靜及補血強壯作用。
【主治腫瘤】
腦部腫瘤。
【兼治疾病】神經衰弱、貧血,白內障。
【抗癌療效】
試用。
【用法用量】
9~30g,先煎,或入丸散,多用煆製品。
【臨床治驗】
治療多種癌症
方用①磁石、牡蠣、蛤蜊粉各250g,硼砂150g,朱砂30g,冰片45g;②黃連、大黃、硼砂、朱砂、冰片各15g,青黛、瓦楞子各30g,麝香0.25g,鮮豬膽汁適量;③南星15g,烏梅12g,元胡、黑礬各9g,半邊蓮、夏枯草各30g。方①研末,每次1.5%日3次;方②為末,以10倍量豬膽汁調勻,日3次;方③煎湯兌鹵水內服,日3次。辨證加減。治食管癌梗阻,31例,有效24例,有效率們.。另據報道,觀察食管癌7例,皆生存3至9年。此方用於其他癌腫均有療效(方源於河南許昌地區醫院、山東濟南西郊醫院)。
治療腦瘤
(1)磁石、全蠍各100g,蜈蚣50g,為末。每次服7.5g,日2~3次,經觀察對腦膜瘤有效(方源於遼寧中醫)。
(2)磁石、首烏、海藻、車前子各25g,全蠍、川芎各10g,土茯苓75g,黃藥子、菊花各15g,生石決明30。半枝蓮40g,炮山甲、天麻各10g,膽南星粉5g,煎服,日1劑。用治顱咽管瘤有效(方源於遼寧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