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礦物類藥(三)(2 / 3)

治療鼻咽癌

(1)方一:雄黃1g8,鬱金9g,巴豆7.5。研粉,以醋為丸。每次3丸,2小時服1次,濃茶送下,服至吐瀉為止;

(2)方二:生地30g,玄參24g,麥冬1g8,象貝、丹皮、白芍各12g,薄荷7.5g,甘草6g;

(3)方三:枸骨60g,雞血藤、穿破石、九節龍各30g,貫眾15g,猴頭3~5個。將方二、方三製成煎劑。方二每日1劑,7~9劑為1療程。方三日服1劑,至痊愈;

(4)方四:陳葫蘆、麝香、冰片;

(5)方五:桂元核、麝香、冰片。方四、方五主藥燒炭存性研粉,加適量麝香和冰片,製成散劑。分別將藥粉吹入鼻喉內,每日吹藥數次。以上采用內服丸、湯、外用散劑,臨床共治24例,結果7例治愈、2例顯效、8例有效、6例無效、1例死亡,總有效率70%(方源於湖南郴州腫瘤防治辦公室)。

治療骨腫瘤

①雄黃9g,生薑2塊,先將生薑挖洞,放入雄黃,焙焦至黃色,研成細粉,每次取0.5~1g外敷患處;②取鮮山藥、鮮魚肉各30g,麝香0.6g,搗成泥狀,外貼病變部位;③元參、銀花、沙參、石斛、地丁各15g,連翹10g,蛇皮、蜂房、當歸、紅花各9g,甘草3g。④生地、熟地、沙參、銀花、地丁各15。炒山甲、當歸、紅花、白商陸各9g。3與4方水煎服,每天1劑。先用1和3方治療,連續服藥30劑後,1例左下頜骨造釉細胞瘤患者,拍片顯示下頜骨骨質破壞顯著好轉,另用2、4方持續服藥30劑後,停用外敷藥,湯劑中去紅花加龜版、繼服24劑,拍片複查左下頜骨恢複正常,告愈(方源於河南中醫學院李景順副主任醫師)。

治療睾九癌

雄黃3g,黑藜蘆6g,鱉頭3g,輕粉36,冰片0.6g,研末外敷陰莖病變處(常敏毅編著實用抗癌驗方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治療陰道癌

雄黃、礬石各30g,麝香2.5g,研粉敷於患處(方源同上;)。

治療乳腺癌

雄黃、蟾酥、乳、沒各1g0g,牛黃、麝香、冰片各3g,輕粉、寒水石、膽礬各6g,朱砂、血竭各9g,蜈蚣30條,蝸牛60條,研粉,水泛為丸,芥子大小。每次5~6丸,日1~2次。用此方治療1例化療無明顯效果的病人,療效甚佳,隨訪9年未見複發(方源於湖南中醫藥研究所)。

治療惡性葡萄胎

雄黃2g,砒石3g,麝香(諸藥研粉,一次衝服),桃仁30粒,鬼箭羽15g,延胡、川芎各12g,水煎服。1例團藥4小時後即排出形似葡萄惡物,重約31%,隨後以四物湯加味,連服6劑,其間停用西藥。複查尿妊娠試驗轉為陰性,經2年隨訪,仍健康,正常工作(方源於新中醫)。

治療宮頸癌

(1)雄黃、鍾乳石、蛇床子各12g,乳、沒、兒茶、冰片、硼砂、硇砂各9g,血竭、麝香各6g,明礬500g,研粉敷於患處,用藥前以苦參、白蘚皮、花椒等煎液衝洗患病部位。此方對原位和I期糜爛型病變表淺者有良好療效(方源於北京市中醫院)。

(2)雄黃9g,輕粉3g,五倍子、黃柏各15g,蜈蚣2條、麝香15g,冰片3g,研為細粉外用。將陰道衝洗幹淨,用帶線棉球蘸取藥粉,貼於宮頸癌灶處,日上藥1次。同時用生白芍、香附各妝,柴胡2~4g,昆布、海藻、全蟲各3g,蜈蚣2條,煎服,日1劑,用治本病多例,有一定效果。如1例團塊狀浸潤I級宮頸鱗狀上皮癌,經上方外用內服,連續治療2個多月後複查,病理報告為細胞分化轉好,浸潤表淺,未見癌細胞,宮頸光滑,恢複正常(方源於保康縣人民醫院)。

(3)雄黃、白礬、宮粉、五倍子、冰片各60g,大黃、輕粉、桃仁、藤黃各30g,硇砂3g,麝香1.5g,研成細粉,用帶線棉球蘸取藥粉,塞於宮頸病變處。觀察3例均有良效(方源於武漢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治療多種腫瘤

雄黃、老薑各100g,取薑挖洞,填入雄黃粉,用薑渣封口,放於陳瓦上用炭火慢焙7~8小時,烤至金黃,脆而不焦,餘下薑渣同時焙幹,共研為細粉。用時取安慶膏藥烘烤,均勻撒布上述藥粉,貼於瘤塊、痛點及穴位處,隔日換藥1次。治療腦瘤、肝癌、淋巴瘤及骨肉瘤等多種癌瘤777例,其中對腦瘤療效最好,總有效率61(方源於成都軍區總醫院)。

治療皮膚癌

(1)雄黃、礬石、茯苓各等分,共研細末,每天外敷1~2次,患處出血多可撒適量三七粉,同時以銀花、連翹各50g濃煎或代茶飲,日1劑。此方能使瘤體變小,控製癌組織轉移擴散,並有改善症狀,延長生命的作用。臨床觀察10例潰瘍性黑色素瘤,服藥後可使滲出物減少、疼痛減輕、潰瘍麵縮小。有5例連續服藥1~5年,病理檢查未見癌轉移(方源於四川中醫)。

(2)雄黃、丹砂、白礬、膽石、磁石各30g,以升華法燒煆72小時。腫瘤根底大而扁平者,可在其頂部上藥;腫瘤根底小而高大者,采用基底圍蝕;瘤體液化壞死者,用藥線插入壞死組織內。每天或隔天上藥1次。此方治療鱗狀細胞癌、滑膜肉瘤及惡性黑色素瘤等各種皮膚腫瘤16例,治愈10例,好轉6例,均有效。本組病例有2例同時使用西藥環磷酰胺,其餘病例皆單用本方治療。此方雖腐蝕力強,但疼痛較輕,甚至無痛感,瘤體壞死而不出血。服此藥未見過敏反應,尿常規化驗,均未見汞等重金屬,說明用藥較安全(方源於中西醫結合雜誌)。

(3)雄黃、大黃、芒硝、水蛭各等份,研細粉,用醋調成糊,敷於患處,另用無花果樹枝切開後流出之乳白色液體塗擦瘤體,同時以醋三棱,醋莪術各10g,煎服,日1劑(方源於妙藥奇方)。

治療白血病

(1)雄黃粉,每次吞服0.5~1.5。每天1~2次,粒細胞數較高者可加大劑量,對慢粒有效(方源於實用腫瘤學介紹)。

(2)雄黃粉20g,青黛粉80g,研細粉壓片。服法:先從小劑量開始,每次飯後吞服3g,日3次,眼後無不適症狀,可漸增量至每次5g,日3次。部分病人有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胃脘不適、惡心及腹痛。此方對慢粒存效,多在服藥10天左右出現療效。可見症狀改善,白細胞數卞降,睥腫大縮小,連續用藥50天左右可達到緩解(方源於中西醫結合雜誌)。

(3)雄黃、乳香各15g,青黛30g,賭香0.3g,研粉,每次服0.1~1g,日3次。此方可主治慢粒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方源於北京郭士魁名老中醫)。

(4)雄黃、巴豆、生川烏、鬱金、檳榔、乳香、朱砂各3g,大棗7枚。將巴豆去除外皮,用砂鍋文火炒至微黃,再去掉內皮,以雙層紙包裹後壓碎,微熱30分鍾,稍除油脂。另取大棗煮熟去皮,棗核與上藥搗均,製成丸劑,如黃豆大,朱砂為衣,曬幹,共得90丸。小兒每天清晨空腹吞服1~4丸,成人4~8丸,每天1次,連服3~5天,休息1天。每天保持大便4~5次。此藥有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臨床治療12例白血病,有效5例。本方對起病短,無明顯發熱及出血的急性白血病療效甚佳(方源於北京西苑醫院)。

治療腫瘤

放療反應雄黃、桑葉、野菊花、雙花各10g,板藍根、地骨皮各15g,龍葵30g,白芷7g,冰片1.5g,煮沸後,患者頻頻吸入蒸氣,每次15~20分鍾,每天3~4次。1例鼻咽癌患者,放療後出現咳嗽、吐粘痰、胸悶、口渴、咽喉不適,流咖啡色膿涕等不良反應。經上方治療後,各種症狀皆明顯減輕(方源於北京廣安門醫院段鳳舞主任醫師)。

治療癌痛

(1)雄黃、明礬、皮硝、乳、沒各60。血竭30g,冰片10g,研細粉,每次30~60g,以醋或豬膽汁調成糊狀,敷於患處,每次持續約8小時,每日換藥1次,用治晚期肝癌、胰腺癌劇痛療效較好(方源於黑龍江中醫藥)。

(2)雄黃30g,癩蛤蟆1隻,除內髒,放入雄黃,以溫水調成糊,將其腹部貼於肝區痛處。據觀察,敷藥15~20分鍾即有止痛效果,並可持續12~24小時。根據季節,夏天6~8小時,冬天24小時換藥1次。此外該藥亦有退熱作用,服藥期間未見毒副反應(付丹新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