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試管嬰兒技術的風靡
1978年7月25日,全世界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在英國的蘭開夏奧德姆醫院誕生。
之前,路易絲的母親布朗夫人患有嚴重的輸卵管阻塞。這個令人討厭的病症,導致布朗夫人結婚後長達9年的不孕,她的生活中充滿了對孩子的渴望及一次又一次深深的失望。布朗夫人勇敢地向正研究人工輔助生育技術的帕特裏克·斯特普托和愛德華茲求助,要求他們為她施行這項前所未有的“治療”。
1977年11月10日,首先是由斯特普托用一種特製的腹腔鏡插入布朗夫人的下腹部,選擇卵巢上成熟的卵子,用吸引空針將其取出,得到一個成熟的卵子;而後愛德華茲將這個卵子與布朗先生的精子放在試管內結合與培養。兩天半後,再將這個受精後的“種子”種植到布朗夫人的子宮內,終於在次年7月創造了人類生育史上的一項奇跡——路易絲·布朗的出生。
這項奇跡可謂名噪一時,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的極大興趣,許多國家紛紛效仿。路易絲的生辰也成為人類生殖醫學史上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人們驚呼,科學家“扮演了上帝”“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違反了倫理道德”,而且愛德華茲本人也被視為瘋子。幾年後,布朗夫婦二度借助試管受精技術,為路易絲添了妹妹納塔莉。2004年,路易絲與銀行安保員韋斯利·穆林德喜結連理。結婚2年後,28歲的路易絲自然受孕,成功生下男孩卡梅龍。
自1978年後,“試管嬰兒”技術風靡於世,一次次成功的報告接踵而至,相繼在印度、英國、澳大利亞誕生了世界第二例、第三例、第四例“試管嬰兒”。更令人驚訝的是,1981年在澳大利亞首次獲得雙胞胎試管嬰兒。1985年初英國35歲的安娜·瑪麗又奇跡般地生下了三胞胎“試管嬰兒”,轟動了世界醫壇。
在我國,除香港和台灣地區較早有了“試管嬰兒”之外,大陸醫學工作者也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進行試管嬰兒的科研工作,並取得可喜的成果。1988年3月10日,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在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誕生。如今,25歲的鄭萌珠已經大學畢業。
此後有關“試管嬰兒”的研究發展極為迅速,到1991年已有幾十個國家開展這項技術。在北歐國家,人們通過試管嬰兒幫助懷孕來繁衍後代的現象相當普遍。目前在北歐5國中,試管嬰兒出生比例最高的是冰島。1998年,該國平均每100名新生兒中就有4人是試管嬰兒。2000年,美國實施了10萬例助孕手術,並帶來了3.5萬個試管嬰兒,占新生兒總數的1%。國際輔助生育技術監控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說,從首名試管嬰兒1978年誕生至2012年7月,全球估計共有500萬名試管嬰兒來到人世。其中許多人也已成年,並通過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後代。至此,體外受精技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愛德華茲獲得諾貝爾獎可謂是眾望所歸。這項技術受到了醫學界的極高評價,代表了當前不孕不育症治療領域的最新技術,也被稱之為繼器官移植之後第二大醫學奇跡。
如今,在發達國家,試管嬰兒已不再是人們談論的“另類嬰兒”,隨著更多的試管嬰兒來到世上並且健康成長,人們發現,通過人工輔助生育的試管嬰兒都是健康、正常的,與正常妊娠分娩的孩子沒有什麼差異。
1.4.4人造生命旅程
那麼,試管嬰兒這朵生命的奇葩是如何在實驗室裏孕育的呢?
試管嬰兒其實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不是所有不孕症都需要,也不是每一對不孕夫婦都適合。具體來說,較適合以下幾種情況。
(1)輸卵管因素的不孕:輸卵管因素(最常見的是輸卵管阻塞)造成的不孕占女性不孕症的40%左右,幾乎是第1位的。
(2)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采用試管嬰兒技術治療有可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往往會在實驗室裏發現不孕的原因。
(3)男性不育:男性嚴重少精、弱精、無精子症引起的不育,在過去沒有辦法治療。現在可以通過試管嬰兒的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使患者獲得自己的孩子。
(4)免疫性不孕:人類精液具有一定的抗原,當女方生殖道感染或損傷時,抗原進入女性體內,引起女方免疫反應而產生抗精子抗體。同樣,男性也可能因生殖道感染、血睾屏障的破壞,自身產生抗精子抗體。這種抗體抑製了精子的活力,甚至造成精子的死亡,而導致不孕不育。
(5)子宮內膜異位症:這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經過藥物和手術治療不能奏效的,可考慮接受試管嬰兒技術的治療。
(6)其他幾種特殊疾病:常見的有多囊卵巢綜合征、下丘腦性閉經、子宮肌瘤等。
試管嬰兒是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結合,並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後將受精卵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嬰兒。當夫婦雙方符合條件,沒有不適合懷孕的急性病和慢性病,無遺傳性疾病、精神病及性傳播性疾病,在經過嚴密細致的身體檢查之後,就可進入正常的試管嬰兒治療周期了。
首先,完成試管嬰兒的第一步就是取到卵子和精子。讓我們先來說說取卵過程吧。在實施取卵手術之前,不孕女方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注射促排卵藥物,這也是為了增加卵子的數量,提高懷孕的機會,確保卵子受精後能得到多個胚胎,從中再選擇好的胚胎進行移植。這個過程需要15天左右,女方每天都要注射促排卵針,根據個人情況不一樣,每人的用量也不一樣,一般一天打2~4支。第一步促排卵非常關鍵,卵泡成熟後,醫生才會對女方施行取卵手術。整個手術過程是在一個名為取卵室的房間裏進行的。女方會被麻醉以保證整個手術無痛。然後,醫生會將長20~30厘米的穿刺針附在陰道B超探頭上,在B超的引導下,探頭選擇好方向,通過女方陰道穿刺卵巢。然後通過負壓吸引器,將卵泡液吸到試管裏,轉交到胚胎培養室,把卵子釋放到盛有培養液的圓形培養皿裏,在顯微鏡下找到卵子,再將它們請進“房間”。卵子的“房間”就是培養箱,裏麵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溫度控製在37℃,這個溫度跟人體的子宮溫度相當。
相對於取卵手術的複雜,取精的過程要簡單多了,最好在男方禁欲的三到七天之間取精,因為這時的精子質量最佳。精子取到後會被放進精子培養箱,送至專門的精液處理室,完成優質精子的甄選。精子的出生有兩種形式,常用的是手淫取精,但如果患者屬於梗阻性無精症,就得需要通過附睾或者睾丸穿刺取精。
有人很形象地說,精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癡情的男子,從出生就選擇了等待,等待他心愛的卵子出生後再去追尋。可在試管嬰兒的過程中就不是這樣,精子光“洗澡”過程就需要2小時左右,精液需要經過洗滌和篩選出活躍優質的精子,並去除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成分,包括精漿、死的精子、炎症細胞、可能存在抑製生育力的物質、抗精子抗體和微生物(如細菌)等。而這個時候卵子隻能獨自在培養箱等待。所以說,愛情還是公平的,雙方都得付出。
優質的卵子和精子被確定之後,就會被送至胚胎培養室,完成人工體外授精。授精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工將卵子和精子放在同一個培養皿中,任其自由結合。這種方式主要應用於女方因輸卵管阻塞等原因造成的不孕。顯微鏡下眾多精子在卵子中穿梭,尋找各自鍾愛的伴侶。可是,等待並不意味著成功,愛情隻有彼此喜歡才可以。看對眼的,求愛成功的精子,卵子才打開門讓他進來,精子進門後,卵子周圍那層薄薄的透明帶馬上變硬,築成了一個堅固的堡壘,門外成千上萬的精子大隊也打不破這層銅牆鐵壁。
如果將這種方式稱為“自由戀愛”的話,那麼另一種授精方式可謂是“包辦婚姻”,有著濃重的人工痕跡。這種方式的專有名稱為“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術(ICSI)”,主要針對男方精子數量少、質量差的問題(也稱嚴重少弱畸精症)。整個過程在顯微操縱儀下進行。一隻碩大的圓形卵子“氣定神閑”地待在圖片中央,“霸占”著將近一半的“領地”。突然,一隻直徑大約6微米的注射針出現在圖像中,接著,小黑豆狀的精子調皮地從注射針內翻滾出來。注射針開始緩慢接近卵細胞,就在針頭插入的一刹那,“小黑豆”順勢滾進了卵細胞中,單精子注射就此完成。如此邂逅方式,不知道這個“美人”卵子對這個不知名的“意中人”精子感想如何啊!
人工體外授精完成之後,盛有卵子精子的培養皿會被置入如星級賓館一般的培養箱中,開始一段封閉卻舒適的蜜月之旅。令人驚訝的是,整個生命的孕育過程幾乎都是在培養箱裏的圓形培養皿中完成,而所謂的試管由於操作的不方便,早已被棄用。這個星級賓館般的培養箱有多高級呢?其實,培養箱的外形及內部結構有點像家用的小冰箱,隻不過溫度要控製在37℃,跟人體的正常體溫保持一致。此外,還有濕度、二氧化碳等環境條件設置。為了保證胚胎發育環境的優質,一個“星級賓館”內最多隻入住兩對“情侶”。3天之後,胚胎發育成熟,蜜月之旅結束。
不受精的概率有15%。如果受精不成功,那整個過程就算結束了,因為卵子隻能在8小時之內進行受精。如果是這樣,沒辦法,還得從頭再來,重新促排卵,重新讓卵子和精子出生。這也是試管嬰兒成功率偏低的原因,和卵子、精子自身質量有直接關係。
不管是“自由戀愛”還是“包辦婚姻”,結合成功的受精卵未來三天將一直待在培養箱裏,形成胚胎。走到這一步,試管嬰兒也接近最後一步了。藥物促排卵增加了形成胚胎的數量,其好處在此時體現出來。胚胎多、選擇的概率就大。專家現在要做的就是選擇其中發育最好的兩個胚胎進行胚胎移植(這裏需要說明,35歲以下的女性,第一次隻能植入兩個胚胎,第二次可以增加到三個)。
胚胎移植就是在顯微鏡下先將胚胎放入移植內管(專門放胚胎的道具,它的樣子跟普通的針劑有點像,它分為移植外管和內管),再將裝有胚胎的內管穿到外管裏麵,直接送入宮腔。這時,試管嬰兒的人工操作部分就算是暫時結束了!
下一步要看胚胎在子宮內能否正常成活,如果一切正常,半個月後做妊娠試驗呈陽性,直到B超檢查看見胎心搏動,試管嬰兒才能算是臨床妊娠成功。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注射黃體酮,讓子宮接納自己的主人。
胚胎發育成熟之後,醫生會將其移植入不孕女方子宮內,直至懷孕生產。然而暫時用不到的卵子、精子、胚胎,要如何處置呢?這就要來說說冷凍室了。
推開冷凍室的大門,隻見一個個黑頂白身的鼓形桶錯落有致地排在房間的角落裏,這些桶名為“液氮罐”,溫度大約為-196℃,每個液氮罐大約能裝1000多個胚胎、卵子、精子等。
其實,冷凍胚胎的意義在於,新鮮胚胎移植後如果沒有妊娠,則可以將胚胎解凍後再次移植,增加妊娠的概率。冷凍室也可以用來保存年輕夫婦的卵子、精子,萬一夫妻倆在中老年時孩子發生意外,還可以使用。當然,冷凍胚胎的應用也是有條件的。首先,冷凍胚胎隻有夫婦雙方同意才能用,不能轉給他人用。其次,如果夫婦已經去世,胚胎自然終止。打開液氮罐的蓋子,寒氣四溢,生命就在這樣的寒冬裏暫時休眠。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1.4.5相關技術及前景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一些夫婦由於染色體的問題導致不孕或反複流產,或者由於女方年齡較大,生育有先天愚型的患兒,試管嬰兒可以有選擇地避免讓這些有問題的孩子出生嗎?理論上,試管嬰兒技術可從生物遺傳學的角度,幫助人類選擇生育最健康的後代,為有遺傳病的夫婦提供生育健康孩子的機會。具體方法是當受精卵分裂到8個細胞時,醫生在每個受精卵中抽取一個生長了3天的細胞進行基因測試,然後選取不含致病基因的健康受精卵進行植入。此方法被稱作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簡稱PGD),很多遺傳性疾病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避免遺傳給後代,如地中海貧血、先天愚型、血友病、色盲等。
英國媒體曾報道,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的醫生,為一名27歲的不孕婦女(該婦女有家族乳腺癌病史,並攜帶乳腺癌基因)進行胚胎篩選,在15個受精卵中找到2個不含致癌基因的健康受精卵,再將其植入母體子宮。反對者認為,完全排除掉僅僅是有可能患上乳腺癌的胚胎,有違倫理道德標準。也有反對者認為,試管嬰兒技術的發展,會讓基因篩選在不久的將來愈演愈烈,最終變成從相貌、智力等方麵對人類胚胎實現進行篩選,變成名副其實的“設計”嬰兒。但這絕非“試管嬰兒”技術的主要目的。
另外,女性在35歲以後,生育能力急劇下降,懷孕的流產率急劇上升,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婚育年齡的推後,如何保存生育能力呢?現在的精子冷凍、卵子冷凍、胚胎冷凍技術均比較成熟,國外有些女性將卵子冷凍後留待日後解凍生育,而且如果有些惡性腫瘤患者,需要放療或者化療,對生育能力的傷害很大,甚至是不可逆或者無法恢複的,現在的技術可以將卵巢組織、卵子或者精子冷凍起來,隨後借助科學的力量,把癌症治愈或者控製後再生育孩子。這個夢想現在已經能夠逐漸實現。
輔助生殖技術的科研成果如何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也許並非科學家一方的責任,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而人們有必要認清這項重要的技術與其衍生術,以及能與之同步的法律法規之間的關係,對這種“奇異的文明”投以更寬容、尊敬的眼光。
1.5可以拆卸的組件——器官移植
1.5.1器官移植的曆史
死亡,對於人類來說是那麼的可怕,從遠古時期的瘟疫,到霍亂、傷寒、天花、結核等惡性傳染病,在這些疾病麵前,人類的生命顯得那麼脆弱,但人類在付出慘痛代價之後往往能戰勝疾病。現在我們不僅戰勝了瘟疫、霍亂、傷寒、天花、結核,對艾滋病等過去望而生畏的傳染病也能夠做到極好的預防。2003年SARS的突然暴發,在中國和世界都產生了社會的恐慌,中國更是全民皆兵,那一年,死神近在咫尺,然而,沒有一個人臨陣逃離,沒有一個人猶豫彷徨,前麵的倒下了,馬上就有人緊急補上,倒下的人一經治愈,立即義無反顧重返沙場,中國戰勝非典的故事為世界所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