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督教中的幸福智慧(2 / 3)

第五,實踐意識。耶穌認為,如果誰僅有愛的語言,而缺乏愛的實踐,僅有尊重自己的弱小兄弟的願望,但不願意為他的弱小的兄弟們伸出幫助之手,那麼他就不是真正的基督的門徒。耶穌多次給他的門徒提出過這種要求。所以基督教不是獨善其身的宗教,不是空談與修身養性的宗教,而是一個創造性地運用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的才能、盡可能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的宗教。真正的基督教徒以創造價值為天職,以此作為上帝選民的證據。同時,他們反對奢侈享樂,始終過一種聖潔、理性的生活,並將自己的財富慷慨地奉獻於慈善事業。

華盛頓在其著名的《告別演說》中講道:“宗教和道德是不可或缺的支柱。”“根據理智和經驗,不容我們期望在排除宗教原則的情況下,國民道德仍能普遍存在。”美國人始終牢記華盛頓的諄諄教導,所以,基督教在美國一直很盛行,平等、服務、博愛和實踐福音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事業得到普遍重視和廣泛參與。美國有95%的人信仰基督教,他們把上帝看作注視他們一舉一動的“法官”,所以,美國人民大多都正直善良、誠實守信、熱情開朗、樂善好施、富有愛心。在美國,像比爾·蓋茨、巴菲特等大企業家,最後都將自己的財富捐獻給慈善機構,用於救助窮人。正是這種善的理念和職業道德,使美國人更加勤奮、努力、忠於職守、自立自強,這種職業精神力量在推動著美國的發展。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他們從基督教教義中學到了善的知識,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他們認為給他人創造幸福就是增加自己的幸福。

美國也有許多陰暗麵:校園槍擊事件接二連三,暴力犯罪上升、毒品泛濫,等等。這些陰暗麵的擴大固然與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兩極分化、種族問題等有關,但傳統道德對美國青年影響的弱化是一個重要的原因。1962年,美國正式將宗教活動從公立學校中分離。與此同時,性解放運動、個性自由運動在美國興起,年輕人中出現了反傳統文化、反基督教道德的浪潮。接著就出現了以家庭解體為核心的道德危機和社會危機,暴力犯罪不斷上升、毒品日益泛濫。2012年7月20日和12月14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丹佛槍擊案和康州槍擊案,分別造成12人和28人喪生。康州槍擊案死亡者大多數是5到10歲的兒童。凶手是20歲的男子亞當·蘭紮,他先開槍殺了校長,然後衝進其母親任教的教室開槍,很多遇難兒童都是他母親的學生。奧巴馬當天下午就此事發表講話時難過得流下了眼淚。奧巴馬稱:“過去幾年中,我們承受了太多這樣的悲劇,而這一次受傷害的是我們的孩子,全國的父母都感到心碎。”剖析原因,學者們認為,犯罪率的上升與暴力文化和各種反傳統的新思潮的蔓延直接地聯係在一起。

我國近些年來也出現了道德滑坡,犯罪率上升的勢頭。一些歹徒見錢眼開,頓起殺心,惡性案件頻頻發生。例如,2013年3月5日17時,長春盜車殺嬰凶手周喜軍投案自首。噩耗傳來,嬰兒母親當場昏厥,全家悲痛萬分。兩小時後,長春數千市民自發聚集在文化廣場,幾千根蠟燭在雪堆中點燃,連夜為不幸遇害的小皓博送行。人們都在心裏默默地為他祈禱:寶貝,別在天堂迷了路,今年的雪特別的大,爸媽的寶貝回不了家,汽車嘟嘟警車嗚嗚,找你的人忘了怎麼哭,叔叔阿姨點起蠟燭,照亮你去天堂的路!寶貝,你睡著了嗎?寶貝,我知道你隻是不想說話,寶貝別再掙紮,寶貝在天堂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