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是寬闊水道上,大小船隻穿梭不息,其中,大船如巨鯨破浪,小船卻似魚群穿梭。
而民運的船隻則更加靈活多樣,此條水道上更多的是烏篷客船,其次是貨船、客船、渡船等,它們或裝載貨物,或搭載旅人,往來於水道之上,
這些船隻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有的簡陋樸素,有的精巧雅致,它們共同編織出一幅生動的市井風情畫。
而船上的乘客們則或坐或立,或談笑風生,或靜觀風景,姿態各不相同,更有許些立起高帆的買賣小船叫賣聲混雜其中,
“這棗頭補虛平胃,止嗽清脾,吃兩枚諸災不犯!”
“道地黃橘!望舌生津!”
“這位客官,買李子嗎?”
........
坐在烏篷船中的趙升,怎麼也想不到,這都往這水道上走了,卻還是避不開來往船商的買賣吆喝聲。
但更可惡的是,他斜對角的位置坐著個小胖子,正一口一口的大吃著粽子,那粽子的甜香味都飄滿整個烏篷船了。
這距離端午還有好幾日呢,這就吃上粽子了?
終於,在他刻意傾聽之下,還真讓其聽到外麵一位賣粽子的吆喝聲,
立時,他便連忙探出一個頭去,往外麵呼喝一聲道:“唉!賣粽子的!到此處來!”
那艘賣粽子的船家聞言,立時便幾個撐杆趕了過來,在五六個呼吸後,小船便與烏篷船屬於相接的姿態了。
“都有哪些口味呀?”
“客官您看看,一個主要是紅棗粽、豆沙粽、蜜棗粽.....”
“四個紅棗粽。”
“好嘞!一個六文,共二十四文錢!”
“...........”
等趙升提著四個粽子重新回到烏篷船後,其餘的一些船客見此,他們也是忍不住鑽出船去,向還沒走的粽商買粽。
看來,忍受不了那個小胖子的,不止自己一個人呐......
趙升遞給了對麵的青衫書生兩個粽子,青衫書生接過之後,皺了皺眉頭道:“往年便是六文嗎?”
聽聞此話,趙升還沒張口回答呢,
那外麵鑽進來一個漢子,他手裏提著剛買了兩個粽子,沒好氣的回道:
“哪裏呀!往年不過就是三四文銅錢,今年呐,真是什麼東西都升了價呀。”
此話一出,這烏篷船裏的船客們立時便討論開了。
“對呀,今年也不知怎麼一回事兒。”
“去歲水災淹了不少呢,也就是勉強種下了一些吧?”
“水淹也淹不了一整年呐,入秋以後收糧該會好上不少。”
.........
這烏篷船的百姓們,雖麵上多有擔憂之情,但他們說出口的話,卻還是不想太過流露出喪氣,
也總是在各自的話語中,傳遞出一種相互勉勵的情緒,就像他們此時吃到嘴裏的甜粽子一般。
好幾次的,趙升都想張嘴說些什麼,但終究隻是在心中暗歎一口氣,
他張嘴咬了一口手上的紅棗粽子,咀嚼了一口又一口,直至滿口甜香後將那口粽子咽下肚子。
“你是該多試幾種其他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