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悲劇歸根結底是性格的悲劇,《三國演義》裏的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英勇無敵,但因性格剛愎自用,終於敗走麥城而死。俄國作家果戈理的長篇小說《死魂靈》裏的潑留希金,他的家財堆積得腐爛發黴,可是貪婪、吝嗇的性格促使他每天上街拾破爛,過乞丐般的生活。在現實生活裏,性格的悲劇更是屢見不鮮。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並不是說他已經預先知道了天命,預測到了自己的未來,而是說他已經懂得了自己做什麼和如何去做,實際上,這就是將外在的命運內化為自己的性格。

他把握住了自己的性格,也就把握住了所謂的天命。

我們的民族,從濫觴之微終成澎湃之勢,其底蘊全在民族的文化性格,同樣,一個人的一生有什麼樣的軌跡,也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

唐太宗李世民的氣量可謂涵天蓋地,因而他的命運也就如日中天,無人能比。然而,當我們敬慕李世民的偉業,羨慕一省之主、一縣之令的命運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性格,察看自己的氣量,因為,決定自己命運的東西不是別的,而是自己的性格本身。

韓信有勇有謀,一生南征北伐,拚殺疆場,戰功累累,在楚、漢相爭中,可謂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擁有實力,客觀條件具備,身邊又有奇才出謀劃策,完全可能獨樹一幟,自立為王,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甚至可能統一天下,可他卻在多次機遇麵前當斷不斷,猶豫不決。他的性格注定了他最後落得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悲慘命運。

命運就是這麼無常,在它無常的股掌中,卻有一個不變的法則——性格決定命運,命運中每一個看似無常的遊戲下都隱藏著性格的潛在規則。就像從很小的孔穴能窺見陽光一樣,人生的每一小步都能折射出你的性格。人生就是性格的一出悲喜劇。三十幾歲的男人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等待徘徊,而是塑造自己的性格,把握個人的命運,不要成為性格的犧牲品,一步一步跌入自己導演的悲劇中。

調動性格中的積極因素

性格對於一個人的事業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家喻戶曉的著名作家梁曉聲的事業成功就歸功於他能夠抑製他性格中的消極因素,充分調動性格中的積極因素。

早在青少年時代,梁曉聲就逐漸懂得了自我反省。他曾在隨想錄裏回憶說,少年時代的他曾是一個愛撒謊的孩子,總是企圖用謊話推掉自己對於某件事的責任。事後,這種撒謊的行為又常常使他產生沉重的內疚感,他意識到自己在做不好的事,但還是忍不住去做,這使他處於非常矛盾的境地。

後來,依靠這種並不很堅定的自省意識,他逐漸抑製住了愛撒謊的不好苗頭,消滅了一種消極品性滋長的可能性。

1977年,梁曉聲從複旦大學畢業。在開往北京的火車上,他細細反省了一下自己在複旦三年的所作所為,將自己做過的虧心事細數了一遍。透過這些虧心事,梁曉聲認識到了自身性格中的不少消極因素,諸如怯懦、隨風倒等。認清了這些消極因素,梁曉聲就通過自覺的努力去克服它們,從而使自己的性格朝著有利於成功的方向發展。

梁曉聲說:我的最首位的人生信條是自己教育自己。他把反省列為人生信條的首位;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通過自省,他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性格中的種種消極因素,自覺地抑製這些因素的擴張。

正是因為梁曉聲善於調動自己性格中積極的個性因素,才使他走上成功的道路。

一個渴望成功的男人,尤其是渴望在三十幾歲成功的男人,如果你仍讓自己性格中的消極因素影響你,那麼你離成功隻會越來越遠,甚至根本就不能步人正確的軌道。

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印度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人的命運雖不可選擇,但卻不是既成的。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也無力改變所處的環境,但人可以改變自己的思想和影響力。當你遇到挫折時,可以讓自己屈服,從此放棄努力,甘於平庸的生活,也可以堅忍不拔地走下去,最終獲得充實而有影響力的人生。因此,隻有把握自己的性格,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運,把握自己的人生。

《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影響全世界的科普著作,它的作者斯蒂芬霍金是一個喪失了語言能力,全身能動的隻有右手的三個手指的殘疾人。正是這樣一個殘疾人,被科學界公認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每一位有幸見到他的人,都會對人類中居然有如此的靈魂而從內心感到深深的震動。霍金在2l歲時被確診為患有不可治愈的運動神經病。醫生斷言他隻能再活兩年半,而他沒有被致命的挑戰嚇倒,以他的執著和堅定粉碎了醫生的預言。他先後被選人倫敦皇家學會,被任命為盧卡遜數學教授——這是曾被牛頓獲得的榮譽職位。這是一位劃時代的英雄!他的偉大在於性格的偉大,剛毅的性格使他藐視身體的痛苦,對夢想、成功和影響力的執著追求使他能付出巨大的勇氣和意誌力。敢於挑戰、頑強拚搏的人,就能戰無不勝,而世界是屬於一往無前的人的。

身體的殘疾是無法改變的命運,但生活的成功與幸福卻是可以創造命運。一個堅強、勇敢、自信、寬容、謙虛有影響力的人,比起一個怯懦、自卑、自私、自大的人,成功的機遇和可能要大得多。卡耐基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一個人的成功85%歸於性格,15%歸於知識。性格、意誌、情緒等非智力因素在一個人的影響力中起決定作用,而智力和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曾經對1000多名智商在140分以上的天才兒童進行過長達幾十年的跟蹤研究。在研究中,他把這些人中最有成就的150人和成就最低的150人進行了比較。他們在智力上相差甚微,而能否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在於性格特征的差別:自信或自卑,堅毅或不能堅持,是否有適當的適應能力和實現目標的動機等。可見,成功與否是由自己決定的,命運如何是由性格決定的。性格即命運。

事業上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性格品質,個人生活上的成功更離不開良好的性格。具備良好的性格才能有充實幸福的人生。一個人對學習充滿熱情,就會發現學習中的樂趣。對集體利益充滿熱情,他的才華就會在集體中充分展示。對他人多一份關心與幫助,就會更多地得到別人的幫助與支持。以寬容和誠實之心對待別人,就會得到珍貴的友情、愛情、親情、師生情。性格勇敢堅強,就不會為生活中的挫折所煩惱。性格樂觀則能更多地感受生活中陽光的溫暖。幸福是一種對生活的體驗。態度不同,性格不同,對幸福的體驗就會不同。命運本身也許並無好壞,人以什麼態度來對待它,才是命運好壞的根本原因。

性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良好性格的形成更離不開個人的主觀努力。隻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就可以逐漸形成有影響力的性格。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夠關心別人,那麼當你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時,主動地伸出你的手,盡你力所能及去幫助他們,這樣一來,你就能逐漸養成樂於助人的性格。無論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難,你都要時刻提醒自己堅持下去。既然認定是應該做的事,就要毅然決然、義無反顧,這樣的人,性格怎會不剛毅?以寬容之心對待朋友和同學,以嚴格之心要求自己,不斷地播下性格的種子,終能收獲自己有影響力的命運。

但願每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都能把握自己的性格,塑造自己輝煌的人生。

培養良好性格的5條途徑

培養一種好的習慣或糾正不良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拿糾正睡懶覺的習慣來說,有的人有這方麵的強烈願望,但沒有堅強的毅力和決心,冬天睡在暖洋洋的被窩裏,不想早起,就希望到天氣熱的時候再改,到了夏天,又生出原諒自己的新的理由了。

自我性格的培養和完善需要相當長的一個過程,你可以試著通過下麵的途徑來不斷完善自己。

1.通過交友來培養自己的性格

通過與朋友之間的交往,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好的性格特征。此外,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通過比較,你可以發現自己性格中的缺點,這樣你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完善自己的性格。

2.通過讀好書、看好的電視節目和電影來培養自己的性格

一部好書可以影響人的性格形成,乃至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三十幾歲的男人,應該在空閑的時間裏多讀一些好書。

3.在工作中培養良好的性格品質

(1)培養認真負責的性格品質。每個公司都會喜歡認真負責的員工。

(2)主動進取的性格。麵對競爭壓力,你隻有開拓進取。

(3)團結合作的性格。你是一顆小螺絲釘,隻有大家一起努力,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4)處世靈活的性格。交往的最高境界是掌握好分寸,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4.在體育鍛煉中培養性格

體育鍛煉對人的性格培養有重要作用,並不是所有的人都了解。國外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一些項目的體育鍛煉可以培養良好的性格品質。這些性格特征包括:決心、進取心、自信心、堅韌性、責任感、勇敢、果斷性、主動性、獨立性和自製力等。

5.在業餘愛好中培養自己的性格

健康的愛好既可以使我們從中獲得巨大的樂趣,也可以使我們的性格得到陶冶。比如,旅遊可以使我們欣賞一些名山大川,培養我們對大自然和世界的熱愛;書法可以培養我們誠實勤奮、一絲不苟的性格特征;集郵和釣魚等愛好可以培養我們認真、仔細和耐心的性格特征;下棋、打牌可以培養我們思維的靈活性,等等。

語言作為信息傳播的工具,對於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於騎士的重要。

男人有了正確的目標,端正的態度,要想取得社交的成功,還要講究一些方法。良好的方法是達到目標的保證。當然,社交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口才。

所謂口才,就是口語表達的才能,即善於用口語準確、貼切、生動地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種能力。隨著社會交往逐漸頻繁,人們越來越重視舌頭的功能了。有的男人講話閃爍著真知灼見,給人以深邃、精辟、睿智、風趣之感,他們必然成了社交場上的佼佼者。

在中國漫長的曆史進程中,湧現出了無數諸如孔子、孟子、蘇秦、張儀等一大批憑三寸之舌而能一言興邦,一言衰邦的傑出遊說家。春秋時期出現的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更受到重視,不僅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口才,在政治生活中更離不開口才,由此便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演講家。

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每時每刻都需要口才,工作中的交談,政治舞台上的辯論,學術園地裏的爭鳴,外交活動中的斡旋,經濟領域的談判,哪一項離得開口才呢?

為什麼同樣的話有人說起來好聽,而有人說出來難聽?為什麼有的人說話幹淨利索,而有人說話囉唆不得要領?為什麼有的人說話柔和,而有的人說話生硬呢?說話是有技巧的,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掌握了說話的技巧,就等於找到了成功的鑰匙。

一個人的才幹要被人認識,要被人了解,如果不借助口才,那結果是很難想象的。卡耐基先生曾舉過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他說,美國費城有一位青年為謀取職業,成天徘徊在費城的大街上,曾幻想有哪位商人能發現他的存在。然而,不管他做出怎樣引人注目的舉動,都毫無結果。有一天,他突然記起歐亨利的一句話:在存在這個無味的麵團中加入一些談話的葡萄幹吧。於是,他闖進著名富翁賈鮑爾吉勃斯先生的辦公室,請求吉勃斯先生能有時間哪怕僅僅一分鍾來見見他,並容許他講一兩句。吉勃斯先生破例接見了他。起初,吉勃斯隻想與他講一兩句,然後將他打發了事,沒想到兩人越談越投機,一直談了一個小時。結果,吉勃斯先生很快替這個窮困潦倒的青年人找到了一份工作。很顯然,如果這名青年繼續在大街上徘徊,而不去和吉勃斯先生談談自己的想法,他永遠找不到工作。

口才很重要,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但口才不是許多人通常認為的耍耍嘴皮子,它實際上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一個善於表達的人,必須是一個具有敏銳觀察力的人,隻有這樣,說出來的話才能既生動準確,又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質。此外,還須運用普通話語言,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豐富的詞彙、淵博的知識,具有自信心,對人誠懇等,隻有這樣,說出的話才有分量,才能起到強於百萬之師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