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禪院紅劫(九)(1 / 2)

我剛把那佛俑接在手中,正待細看,卻聽叔父說是歡喜佛,不由得嚇了一跳,幾乎把那佛俑給丟了——我聽弘德說過,歡喜佛是淫*穢之物,專門教人學壞的,我可不能要這壞東西。

天然禪師看起來挺老實,沒想到還收藏這東西,真是人不可貌相。

我把那佛俑交還給天然禪師,天然禪師卻不收回,道:“拿好!”

我嚅囁道:“我,我不要這歡喜佛。”

“什麼歡喜佛!?別聽你叔父瞎說!”天然禪師微嗔,道:“那醃臢之物豈能跟我這佛寶相提並論?這是婆娑禪!”

“婆娑禪?”我倒是第一次聽見這稱謂,半信半疑的看向叔父。

叔父也滿臉不信的表情,道:“什麼婆娑禪?這名頭可真稀奇!老貨,不會是你現編出來的吧?”

天然禪師道:“我沙門之寶,你方外之人,豈能了解?”

“少雲裏霧裏的拿這話唬人!”叔父不屑道:“這佛俑光著個身子,能是個什麼好東西?”

“人赤條條來,赤條條去,肉身不過皮囊,於我無色無相,不垢不淨,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

天然禪師解釋起來,原來“婆娑禪”三字,是說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修行者也需要以苦修功,以“極苦”通往“極樂”,才能得證大道。

所以,那佛俑的麵部表情才會有些扭曲,那正是“極苦”的象征;但是佛俑的嘴角卻又蘊含笑意,這又代表了“極樂”。

至於那佛俑上麵畫的五顏六色的線,則都是內息沿著經絡行走的路線。

不同的顏色對應了人身上不同的經脈,共有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八條奇經,外加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十二正經,顏色計有十種。

我和叔父聽得瞠目結舌,叔父幾次扭頭要細看那婆娑禪,耽誤了開車,還差點出事故,隻好忍住,嘴裏卻道:“這小東西,有那麼多的門道?”

天然禪師道:“我一身的功力全得自於婆娑禪功。佛家講究無色無相,這婆娑禪功就是要絕色絕相,修煉到家了,你的耳、目、口、鼻、身、心,隨意可閉其一或渾然全忘。若你不想聽,可閉耳,若你不想看,可閉目,若你不想嗅,可鎖鼻……”

叔父突然大喜道:“道兒,這可是好東西,老和尚算是有良心,你快收了吧!”

須知,尋常修道之人,最忌諱的就是心緒不寧,耳目不靜。心緒若不安寧,耳目若不清淨,便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紛擾,修行的速度便會緩慢,甚至還容易出差錯。

所以,曆來,玄門中的絕頂高手都不多,每一時期都屈指可數,這正是心有雜念,耳目難寧所導致的結果。

就連叔父這等天資驚豔的人,也要從小修童子功,忌葷腥女色,才能把六相全功練到至高的境界!

如果天然禪師所說為實,這婆娑禪便是玄門術界中極其珍貴的寶物!

試想,如果在修行練功的時候,修煉者能隨意閉塞耳、目、口、鼻、身、心,完全不受外界幹擾,那修行必定事半功倍!

最起碼,走火入魔的危機是決計不會發生了!

再一者,六相全功本就是修煉六相的玄功,與這婆娑禪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相互結合,必定大增威力!

可這樣好的東西,我無功而受,於心何安?

我說:“老禪師,這是你們佛門的寶貝,我是不能收的。”

天然禪師道:“佛門也在天地間,天地間的寶貝,自然該由天地間的人來持有,你既然是天地間的人,怎麼不能收?”

我道:“無功而受,受之有愧。”

“在地窖中的時候,你阻我自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便是大功一件了。”天然禪師侃侃而談道:“你又肯聽我的勸化,以後必定不以殺人為念,這又是一功。所以你絕不是無功而受,快安心收下吧?”

“收了吧!”叔父道:“老和尚這寶貝不送你還能送給誰?難道要等他死了,帶到土裏去?”

叔父這話說的我收下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一陣尷尬。

天然禪師微微一笑,說道:“我一身的修為,全是得自於這婆娑禪,但我天生資質不高,所以至今未臻至化境,我那幾個弟子,不悟大道,也修煉不了這禪功……我本以為這婆娑禪要終於我手,沒想到上天卻帶了你來,這可真是機緣!你叔父說的不錯,你若不收下,我還能給誰呢?隻能叫它陪伴老僧化歸塵土了……”

“既然如此,就多謝老禪師了!”聽天然禪師說的可憐,又見他麵色慘淡,我便也不好再行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