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遍地咖啡館,大家記住了這間煥發新生的老房子有咖啡喝,也就夠了。
這是一間沒有招牌但有故事的咖啡館。走進滴咖啡也屬於偶遇,因為它就在台大對麵。而到了台北,台灣大學是一定得去看看的。
插播一段,關於台大的校徽。台大的校徽標誌圖案以校名、校訓、傅鍾和椰樹為主要內容,深具意義亦很美觀。校徽最外圍是淺紫色底上鑲嵌金色連續的中國傳統回形紋樣,意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向內一圈是白底黑色,繁體的中文校名以及學校校訓鐫刻在校徽上,時時警醒莘莘學子此為立教之根本,修身之準則。校徽中心圖案是梅花造型,借用梅花圖形是因為梅花乃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象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而這些都是希望台灣大學學子都能具有的精神和品質。梅花造型之中是一棵挺拔的“椰樹”,象征學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椰樹最上端有新抽出的嫩芽,象征生生不息的台灣大學精神。校徽中心最前端是傅鍾造型,寓意學校要作息定時、生活有序。整體設計融合立國精神與文化傳統之精蘊,耐人尋味。值得一提的是,校徽的重要組成部分“傅鍾”,“傅鍾”是台大的校鍾,也是該校象征之一。傅鍾位於行政大樓水池前和椰林大道之間,是為了紀念台大第4任校長傅斯年建立。
傅鍾設立之初,以人工的方式敲打,每節下課敲一次,每次有21響。21響的由來是源自傅斯年校長所說過的一句話:“一天隻有21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好了,太嚴肅,輕鬆一下。我坦白,這間咖啡館我去了兩次,因為店長很美,說話很好聽,可是我運氣不好,第一次剛和店長搭上話,老板就回來了。第二次再去,老板好像幹脆在等我一樣,而美女店長休息沒上班。不過說實在的,老板其實是個健談還很有意思的咖啡控,兩次交流都結束了我後麵的行程。老板鮑先生的咖啡經曆和我非常相像,早年從事電子產業,在上海打拚多年,因為想通了要過幾年閑散生活,於是回台北開起了咖啡館。一晃也是五六年了,鮑先生依然對咖啡技術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兩次見麵都跟我分享烘焙的樂趣,最後要離開的時候,還送了我半磅他親自烘焙而且非常得意的盧旺達(台灣叫盧安達)精品咖啡。他告訴我,這款盧旺達咖啡屬於頂級咖啡豆,價格不菲,但是慕名采購回來之後,多次烘焙,都沒有傳說中的美味,於是他不恥下問,帶著豆子驅車到處求教,終於在高人指點和自己的反複實踐之後,找準了適合這款豆子的烘焙曲線。看著他得意的樣子像個無意間撿到寶貝的孩子,我也被深深地感染了。
說了這麼多,還沒點題呢。這間咖啡館沒有招牌,名字是有的,叫滴咖啡,是在主人給了我名片之後才看到。為什麼沒有招牌?起因是設計這間咖啡館的建築師的一個反問:埃菲爾鐵塔有招牌嗎?金字塔有招牌嗎?這問題問得鮑先生若有所思,然後就真的不掛招牌了。建築師想告訴鮑先生,這間咖啡館的老木屋外形在整條街上顯得十分獨特。它原本是台大的教師宿舍,因為設計師的巧妙設計入圍台大的設計競標,得以將這棟老房子改造成咖啡館。改造之後的滴咖啡,成為台北舊屋改造、給老房子注入生命力的一個典型案例。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佩服這位咖啡館主的豪氣,這畢竟隻是間小小的咖啡館呀。可轉念一想,沿街的大麵積落地玻璃的設計,弄個招牌似乎還真是有點兒突兀。對自己的特色有信心,為什麼不行呢?台北遍地咖啡館,大家記住了這間煥發新生的老房子有咖啡喝,也就夠了。兩次拜訪,生意都不錯,據鮑先生說,這裏的客人2/3是台大的學生和老師。大陸的大學什麼時候才能有這麼好的咖啡氛圍呢?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