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牧羊人咖啡——大堂一角的微型咖啡館(1 / 2)

台北咖啡文化如此成熟,咖啡早已成為很多人的生理需求了。

《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裏借用了舒馬赫70年代的著作Small isbeautiful(《小的即是美好的》)裏的概念,除了對這本書提出的很多觀念我非常讚同之外,更結合中國目前租金高企,咖啡文化還遠未深入市井的現實情況,我反複告誡有咖啡館夢想的人們一定要從小咖啡館開起,不能貪大。所以這次在台灣,除了偶遇,我也希望找些小小咖啡館的實例來證明我的觀點。台北咖啡文化如此成熟,咖啡早已成為很多人的生理需求了,那麼,台北的小咖啡館是不是會更有說服力呢?

帶著這個目的,我谘詢台北的友人,他略微思考了一下,就立刻提到這間“小牧羊人意式咖啡吧”。這位友人可不是咖啡行業的哦,由此可見,每個台北人心裏都有一幅自己的咖啡地圖呢。找了一個下午,我們專門去探訪這間友人認為符合“小”這一概念的小小咖啡館。

小牧羊人意式咖啡吧位於敦化北路的宏圖大樓的一樓大堂。宏圖大樓從外觀看,似乎是集酒店辦公於一體的,一走進大堂,馬上就聞到了咖啡香,順著咖啡香氣往右邊走幾步,小牧羊人就到了。看來,友人“小”的概念和我的是吻合的。小店站在門口就能一目了然,進深大約5米左右,寬最多4米,總麵積應該不到20平方米。整個吧台貫穿縱深,吧台對麵三張小桌子,依牆做了一排貫穿縱深的長凳子,凳子對麵如果坐人,和吧台之間的走道就幾乎沒有了。這樣算下來,10個客人就會給人以一種擁擠感。

小店有個西班牙文的名字叫ElPastorcillo café,其實就是西班牙文“牧羊人”的意思。當天主人不在,咖啡師一直在忙碌,也沒機會問為什麼起個西班牙文的名字。不過喜歡咖啡的人都知道小牧羊人發現咖啡豆的故事吧。

別看店小,老板的誌向可不小,看看他們在網絡上的自我介紹就知道了:

“以城市烘焙呈現咖啡最佳香氣,向大眾推廣不同於深烘焙的好味道……由於擁有優質酸味之咖啡往往存在於高單價精品咖啡,使得大眾與酸味咖啡之間,總是隔著一道牆,聞其名而敬而遠之。小牧羊人采用優質精品咖啡豆,以焙度較淺的城市烘焙,保留咖啡豆最佳香氣,入口可感受到均衡協調的酸、甜、苦,層次多元,餘韻十足!與業界烘焙大師合作,加上小牧羊人吧台手的頂尖技術,給您平價又精致的享受!”——文案不錯!

既然是意式咖啡吧,當然是以意式為主打,我和友人分別點了拿鐵和意式淡咖啡(也就是俗稱的美式咖啡)。果然拿鐵味道不錯,不僅保持了咖啡的醇香,沒有加糖也能感覺到淡淡的甜味。這是偏酸的淺烘焙意式濃縮與優質牛奶融合後的完美效果,參差咖啡目前的拚配豆也是走的這個路線,這又是一個殊途同歸的例子。大家就笑話我插播廣告吧,我說的是事實,不信你來武漢喝一杯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