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1 / 3)

【Vienna Cafe】

這間咖啡店是什麼時候開業的?

館主:這間店開業很久了,是在2004年的12月,也算是老字號了吧。

這裏的麵積有多大,有多少座位呢?

館主:加上外麵的露天雨棚,大約60到70平米。40個座位左右。

“Vienna Cafe”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有何含義?

館主:因為我本人就是奧地利維也納人,所以就以自己的出生地作為這個咖啡館的名字了。這裏的裝修也是按照維也納的風格來的。

開這間店的緣起?

館主:在我剛來上海的時候,咖啡館還是比較少見的,特別是像我們這種小小的、比較有特色的咖啡館更是難找。你也知道,維也納以咖啡與音樂著稱。在維也納,咖啡館到處可見,有個說法叫“五步一咖啡”,咖啡館之多可見一斑。咖啡對於維也納人來說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來到上海後,發現上海咖啡館真的太少了,每天喝不到好的咖啡就受不了,於是就有了開咖啡館的想法。Vienna Café的咖啡豆都是我親自挑選拚配的,必須過我自己這一關,所以咖啡品質是有保障的。

最受歡迎的產品?

館主:維也納咖啡的品種非常多,看個人喜好了。硬要說個受歡迎的話,那應該是維也納傳統咖啡吧。還有,維也納人很愛在喝咖啡的時候搭配甜品,所以我們這兒的蛋糕都做得很好吃,巧克力蛋糕也挺受歡迎的。

分享一下開店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有趣或感人的故事吧。

館主:我們這裏歐洲人比較多,也都是些老顧客了,他們經常把這裏當作辦公的地方。周末也經常會有一些中學生來我們這裏看書寫作業,可能是外國人多的緣故,這些孩子在嬉笑談話中,不自覺地頻繁使用一些英語單詞。

記得有一個孩子一開始來的時候很害羞,不敢說英語。有一次他想上廁所,但找不到,我的外國員工就用英語問他是不是在找廁所,我估計他沒聽懂,支支吾吾了半天,然後就用很慢的語速和我的員工用英語交流起來。當然最後他找到了廁所。從這次以後,我發現他敢說了,開始能用英語和外國客人聊上幾句了。我覺得這挺有趣的,也挺好的。咖啡館可以給這些孩子一個使用並更好掌握英語的機會。所以我看到周末有學生來這裏自習的時候,都會派外國員工去服務,給他們英語交流的機會。

對咖啡館未來的規劃?

館主:雖然說這間店開到現在已經很多年了,口碑有了,客源也很穩定,但我並沒有擴張的想法。因為現在我經常會回維也納,平時也沒很多精力來照顧店麵,全都靠老員工照顧著。所以我覺得這樣就挺好了,足夠了。

作為一個咖啡控,五步一咖啡的城市當然讓我心生羨慕。在租金高企的大上海,大家通常會覺得這事很難想象。不過,每次有上海的朋友問起我上海是否就不適合開參差咖啡這樣的咖啡館時,我倒是覺得也不是絕對不可行,犧牲麵積嘛。比如,我在《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裏強調的100平方米以內,在上海,可以縮減到50平方米以內,甚至20平方米、30平方米,為什麼不行呢?

我堅信,隨著咖啡人口的不斷增加,上海是最有可能實現五步一咖啡的城市,隻是我們固有的對咖啡館的想象需要調整一下,小一點兒。

【HI-STORY】

HI-STORY是一間由複旦人創辦、複旦人經營、位於複旦教學樓旁、複旦人常來消費的咖啡館,因此,渾然天成地透著複旦的味道。複旦的味道是什麼呢?可能是角落裏暢聊未來的大四準畢業生,可能是櫃台上寄賣著的店長的詩集,可能是牆上對於小資的詮釋:“真正的小資們是溫和的,精致的,浪漫自由並詩意地生活,但骨子裏一直有著不動聲色的驕傲,由內而外地散發著一種貴族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