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的群山,一望無際,山山交錯,層層疊疊,這時的天空烏雲密布,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在山角下的小路上一個背著皮包身影在急促的走著,身上的衣服被山風撲拉拉抖動,路旁石縫中的小樹被吹的東倒西歪。不遠處的小山山腰上,有幾處石頭房子,那應該是他的目的地。
當這個身影快要走到山腰的時候,一個霹靂驚天響起,一時間天上地下,光芒耀眼,緊接著,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一時間天地都成了水的世界,那身影緊跑了一段路,終於到了一個房子的門外。開門進屋,這時他身上已經被淋的透徹,順著頭發和衣角不停的淌水。
抓起牆角搭著的毛巾擦擦頭發上的水,又擦了擦皮包上的水,放在桌子上,緊接著打開可皮包,裏麵是整整齊齊的一整疊的書,“還好沒有淋到,要不就麻煩了”他說道。用手擦了擦桌子,小心翼翼的把書從皮包中拿了出來,放在了桌子上,看著整整齊齊幹幹淨淨的書,他笑了。
我叫龍炎,男性,身高175cm,體重70公斤,現年28歲。名字是在所在孤兒院起的,為龍的傳人,炎黃子孫之意。我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誰,隻是知道在我記事起就和孤兒院的夥伴在一起,聽院裏的阿姨說我是院裏的工作人員在去一個城市的路上,在路邊撿到的,當時陪伴我的隻有一個嬰兒用的包裹,包裹著我。
我是幸運的,在好心人的資助下讀完了小學,中學,高中,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在畢業的時候,以我的條件完全可以留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我放棄了,來到了這個在群山之間的小村,做了一名山村教師。小村隻有百來戶人家,全部姓張,村名張家寨,幾百年來一直住在這,民風純樸。記得剛來小村的時候,得知要來老師的村民們在村長的帶領下迎出了幾十裏接我,回來後用全村最好的食品招待自己。當時的感動到現在也無法忘記。轉眼已經五年,自己已經要到而立之年,中間有很多機會離開,找到更好的環境,去更好的發展,但是在孩子們渴望知識渴望的眼神中,當我想到我可以給予他們給我的生活的時候。我一次次的戰勝自己留了下來。有時候很孤獨很寂寞,但是更多的是感動,這些純樸的山村人帶來的感動。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每年的春節總是大家和我一起過。村長張大伯,種果樹的張五嬸,養羊的張二哥,等等這些人,都是把我當親人來看待,我也慢慢感覺到家的感覺,親情的溫暖。雖然環境簡陋一點,但是確實村裏人的心血,我的床,椅子,辦公桌都是木匠大叔用最好的木材花了1個月時間做的。全村人集中蓋了這座石頭的房子做校舍和我的宿舍。
望了望屋外,雨還是下的那麼大,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停,但願早點停,看這雨都要達到暴雨的程度了,再下的話,可不是什麼好事,鬧不好又是山洪泥石流什麼的。“時間也不早了,趕緊收拾一下,洗個澡,防止感冒了,明天還要上課。看看桌上的教科書,這次出去買書,出去了五天,明天看看這幾天孩子們作業這那麼樣了,三丫這丫頭一定是把作業做的最好的,二虎肯定是寫的最亂的,每次都是這樣”我想到這些,笑了笑,燒開了水,閃掉身上的襯衫長褲,洗完了澡,“終於可以倒在床上好好的睡一下了,這幾天真的太累了,雖然我的身體不錯,但是也沒有辦法支撐五天的勞累啊。一百多裏山路,排隊等候領書,睡在候車亭的長凳上,舍不得花錢,那些錢可以給孩子們買太多的學習用具了。不行還不能這樣睡,還有一遍養生功沒有做過呢。”我突然想起自己還有一點重要的事情沒有做。說起這套養生功還還得感謝張爺爺,那是我剛來這半年多,張爺爺說家裏有一張蝌蚪文的紙卷,已經幾百年了,都沒有人認識,讓我給看看,還好我對古文字有所了解,經過我的認真辨識和到縣圖書館查閱資料,終於翻譯成了現代文字,那是一部養生的功法,大概年代是秦漢時期,因為沒有時間注釋,所以不好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