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點評(1)(1 / 3)

老少鹹宜感人至深——童話《小狼請客》賞析

樊發稼

孫幼軍是我國第一位獲得國際安徒生獎候選人資格,並獲這個世界級獎項提名獎的著名作家。他寫過《小布頭奇遇記》、《小狗的小房子》和《怪老頭兒》等數不清的膾炙人口的童話佳作,贏得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讀者的喜愛和歡迎。《少年月刊》本期刊載的《小狼請客》,是他原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創作,卻適合各個年齡讀者閱讀欣賞的老少鹹宜之作。這個短篇童話似乎較少引人注意,而在我看來卻是一篇很好體現孫幼軍童話藝術特色和魅力的難得的優秀作品。

童話裏寫的動物,作為作品的角色,一般都是擬人化了的,即人性化了的動物。作家賦予它們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動,但絕不是簡單地給各種動物戴上麵具,讓它們說人話,做人事。童話中的動物不可能沒有一點其固有的“物性”,它們應是“物性”和“人性”的統一。毋庸置疑,童話作家寫動物,歸根結底是寫人。

《小狼請客》裏的主人公是小狼。他既是“狼”,又是“人”——一個未成年的男孩子。這個“人物”形象,作家在作品裏刻畫得可謂活靈活現,讀後令人難以忘懷。作品一開始寫狼先生和狼太太(小狼的爸爸媽媽)原先也住在村子裏,後被轟出來,住在村外小樹林邊一座孤零零的小房子裏,交代了他們被轟走的原因(狼先生在“實在是太餓”的情況下,吃掉了豬太太家的一隻小崽兒,因而犯了眾怒)。這是為後來發生的故事作必要的鋪墊。

小狼作為一個“孩子”,“他和村裏的豬崽兒、小毛驢、小白兔們也沒什麼不同,一樣的淘氣,一樣的喜歡玩兒”,常常“背著爸爸媽媽,悄悄溜進村子裏去找朋友”。小狼“找朋友”的過程,非常有戲劇性。開始,村裏那幫小家夥拒絕接納他,因為“他爸是大壞蛋”。小狼多次遭拒後,真不想再去村裏了,可是同齡小家夥們在一起遊戲的快樂情景,又強烈地吸引著他。

我們來看看作家是怎樣細致生動地敘寫小狼終於被大家接納的過程的:

這一天他又站在遠處看著大夥兒“丟手絹兒”。看到熱鬧的時候,大夥兒拍手笑,他也嘻嘻地笑起來。小白兔心眼兒好,她見小狼一直站在那兒,忽然覺得他很可憐,就對大夥兒說:

“咱們也讓小狼玩一會兒吧,好嗎?”

除了豬崽兒不滿意地呼嚕了兩聲,別人都沒說什麼。小狼歡呼一聲,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小白兔和小毛驢往兩旁移移,給他騰出一塊地方,讓他坐下。

從這一天起,小狼就有了許多朋友。他不像豬崽兒那麼饞,老向人家要吃的;不像小貓那麼小心眼兒,總愛跟大夥兒吵嘴;也不像小毛驢,常常仗著個子大欺負人。所以漸漸地,大家都喜歡他了,有些還拉著他去他們家玩兒。

盡管大夥兒開始不歡迎他,趨眾愛玩兒的小狼還是來了。先是怕人家驅趕,隻好站在遠處觀看。看到大夥兒玩兒得這麼熱鬧開心,他也情不自禁地嘻嘻笑起來。——作家這樣敘述小狼的行為表現,既十分自然,顯得層次分明,又完全符合這個“人物”的兒童心理,讀來感到極為真實。接下來寫小白兔向大夥兒提議,“也讓小狼玩一會兒”,表現了小白兔的善良心地:她見小狼老站在那兒,覺得怪可憐巴巴的,從而勾起了她的同情心。對於小白兔的提議,隻有小豬崽兒“不滿意地呼嚕了兩聲”(他畢竟和小狼有點“家仇”,故他的態度可以理解),別人都沒吭聲,實際是表示默認了。小狼見狀立即“歡呼一聲,蹦蹦跳跳跑過來”——小狼一聲歡呼的快速反應和蹦跳著跑過來的動作,將他此時此刻的歡樂快活,表達得可謂淋漓盡致。從此,小狼算是被大夥兒接納了,他就有了許多朋友。由於他不饞嘴,不小心眼兒,不欺負人,大家都很喜歡他。

作品緊接著有聲有色地敘寫了小狼“請客”的全過程。

小狼萌生請朋友來家做客的心思,體現了他和大夥兒關係的日趨融洽。但由於他爸爸的“壞名聲”,知道大家不喜歡他爸爸,所以開始他不敢邀請大家,他料想大家不願意看到他爸爸,即使大家肯來,有他爸爸在場會多麼尷尬。作家在這裏極為機智地設計了一個情節:冬天來了,狼先生為獲得並貯藏過冬的食物,決定到田野裏去抓田鼠。他要出去一整天,正好給小狼請朋友來家做客“創造”了一個極好的機會。當頭天晚上聽到爸爸媽媽談話透露這個信息時,小狼躺在被窩裏偷著樂:哈,這回我可以請小白兔他們來玩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