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是一尊世界聞名的青銅塑像。它是根據安徒生童話作品《海的女兒》而創作的。“美人魚”坐落在哥本哈根格朗寧公園海濱的幾塊巨大岩石上,她右手按著岩石,左手輕鬆自然地放在自己的大腿上,長長的頭發挽在腦後,側臉俯向大海,深情地凝望身邊無際的海浪,似乎在企盼著什麼或思考著什麼。銅像和常人尺寸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兩條小腿連在一起,好似一條魚的尾巴。由於距離產生的視覺差,美人魚顯得比較小,與想象中美感差距較大。但她日複一日地吸引著不同國家、民族和不同年齡段的遊人來到她的身邊,回味著那個美麗的童話:
海底王宮中的海王有六位美麗的公主,其中最小的公主不僅美麗善良,而且有一個婉轉動人的歌喉。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小公主在海邊救了一位陸地上的王子的性命,並一見鍾情深深地愛上了王子。為了愛情,她不惜以自己的金嗓子換取一雙能在陸地上走路的雙腿,並義無返顧地離開親人、離開大海,來到她所愛的王子身邊。可是她不能用聲音向王子示愛,無法和王子溝通感情,因此最終沒有得到王子的愛情。此時她有兩種選擇,或者是在親人的關愛和女巫的幫助下,殺死王子,重返海底;或者是不殺死王子,自己走向死亡。善良的美人魚選擇了後者,化為飄浮在大海波濤上的泡沫……
因為這個美麗的童話故事,哥本哈根海邊的這尊美人魚青銅塑像就成了丹麥的標誌,成了吸引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尤其是丹麥人,他們和美人魚休戚相關、心心相印,常常給她戴上花環桂冠,天氣冷了,甚至給她披上各種漂亮的毛衣。1964年,美人魚不幸被歹徒割去了頭顱,消息震驚了丹麥政府,四麵八方的丹麥人聞訊趕來,圍著美人魚痛哭。哥本哈根市政府承受著巨大壓力,立即按原樣趕製了美人魚頭顱,安放在她的肩上。劫後的美人魚依舊美麗如初。我在此細細觀察,沒有看到她頸部留下的傷痕。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是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精神陪伴者。成年以後,恐怕很難再有興趣和熱情去讀那些童話故事了。但是,來此參觀的多是成年人。不同國家、民族和閱曆的成人來尋訪童話王國,感覺一定不同。而看一看、想一想我們的下一代——獨生子女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他們所處的成長環境,再讀一讀安徒生和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從中定會受到不同啟發。但是有一點應該是一致的:童年時代的真善美啟蒙教育和少年時代的磨難,對一個人走向成年、走向成熟影響巨大。
離開美人魚,去參觀郎格寧公園另一處景點——吉菲昂噴泉。傳說吉菲昂是丹麥的保護女神,那時丹麥沒有土地,吉菲昂請求瑞典國王恩賜一塊土地給丹麥。國王同意了,土地的大小依據吉菲昂用牛一晝夜耕作出來的土地麵積決定。為了能夠多獲取一些土地,吉菲昂把自己四個兒子變成耕牛,奮力耕耘一晝夜,耕耘出來的這片土地就是現在丹麥最大的島嶼——西蘭島。而在丹麥海峽對麵的瑞典國土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維納恩湖,其形狀與西蘭島相似,傳說就是被挖出去的西蘭島土地。為了紀念吉菲昂,丹麥人在島的山坡上建造了吉菲昂噴泉。山頭上是吉菲昂的銅雕像,她左手扶犁,右手執鞭,正吆喝著四頭銅牛,奮力耕耘。泉水則從銅牛的鼻孔和犁後噴濺出來流下山坡形成瀑布。因為是隆冬時節,隻見雕像,看不到瀑布。據說冬季之後,吉菲昂耕耘雕像在瀑布的水霧中若隱若現,既顯神秘,又很壯觀。
到此地,我似乎恍然大悟,丹麥為什麼是童話王國,因為它的開國曆史就是一個童話故事。我祝願,在這片土地上,再演義出一些現代的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