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她做了新娘,就像實現了一個夢想,感覺真好。但是,婚後的生活就像劃過的火柴,擦亮之後就再沒了光亮。他不拘小節、不愛幹淨、不擅交往,他崇尚自由,喜歡無拘無束,雖然她乖巧得像上帝的羔羊,可他仍覺得婚姻束縛了他。當然他們仍然相愛,而且他品行端正,從不拈花惹草。
她含著淚和他離了婚,但是帶走了家門的鑰匙。她不再管他蓬亂的頭發,不再管他幾點休息,不再管他到哪裏去,和誰在一起,隻是一如既往地去收拾房間,清理那些垃圾。他也習慣她間斷地光臨,也比在婚姻中更浪漫地愛她,什麼燭光晚餐、遠足旅遊、玫瑰花床,她都不是在戀愛和婚姻中享受到的,而是在現在。除了大紅的結婚證變成了墨綠的離婚證外,他們和夫妻沒什麼兩樣。
後來,他終於成為了有名的藝術家,那一尺尺堆高的畫稿,變成了一遝遝花花綠綠的鈔票,她幫他經營幫他管理幫他消費。他們就一直那樣過著,直到他被確診為癌症晚期。彌留之際,他拉著她的手問她,為什麼會一生無悔地陪著他。她告訴他,愛要比婚姻長得多,婚姻結束了,愛卻沒有結束,所以她才會守候他一生。
是的,愛比婚姻的長度要長,婚姻結束,愛還可以繼續,愛不在於有無婚姻這個形式,而在於內容。
愛是一種無法抗拒的感情,抗拒它跟抗拒死亡一樣都是出於天性;愛是人生命的根本,如果終身不娶,那一定是對生命造成了無以複加的壓力和束縛。
——騰訊網友自欺欺人精神幻影
人類對上帝所產生的愛和敬畏,不過是人類因為需要永恒的愛而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同時,這種愛與敬畏也是人們因為在現實中無力實現這種愛所自行製造的一種精神幻影。
——弗洛姆《愛的藝術》
愛往往是不斷變化的,因為人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給人造成一種恐懼的不安全感和不滿足感,因此人們希望把自己的愛升華到一種恒定的狀態,是固定的,是能依賴的,是高級的,就像癩蛤蟆幻想和天鵝配在一起以後油然而生幸福感。
美國作家房龍在他的著作《人類的故事》中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北方,一個叫做斯維斯約德的土地上聳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它大約有一百英裏高,一百英裏寬。每隔一千年,就會有一隻小鳥飛過來,在這塊巨石上磨自己的嘴。當巨石就這樣被磨平之後,永恒的時間才過去了一天。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和永恒的時間一比,我們人類的生命隻是一瞬。也許人類也自覺生命之渺小短暫,所以格外渴望永恒。
永恒就是永遠,正是短暫、瞬間等詞的反義詞。人們追求永恒,仿佛隻要我們能夠擁有或感受到永恒的東西,我們短暫的生命就會變得有意義。
沒有愛,人類不可能生存。人可以通過很多種不同的方式達到結合,而這些方式之間的區別同愛情的各種形式的共同點是一樣重要的。那麼,我們是應該把所有人與人結合的方式都稱為“愛情”呢?還是認為愛情隻是其中一種特殊的結合形式。
許多人對生活永遠是心存抱怨,而不是心存感激。他們隻在意自己有沒有得愛是一抹態度
到什麼好處,卻不曾想別人付出了多少。如果一個人不能夠經受世界的考驗,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心胸隻能容得下私利,那他注定得不到幸福。
生命的個體是相互依存、相互結合的,世界上每一樣東西的存在都依賴於其他東西。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配偶的關愛,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慷慨賜予……你從出生那天起,便沉浸在由愛聯結而成的海洋裏。人們正是通過愛才能將世界聯結成一個“大圈圈”,也正是通過愛才達到一種良性的循環。比如,善良的“因果報應”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對施惠者的一種報答。對他人施予善行,往往能收獲別人更加豐厚的回報。幫助別人,不張狂,愛中沒有隔閡,也沒有分離。而我們之所以渴望愛、追求愛都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因此,我們就會自覺地要求通過人與人的結合來消除這種隔膜,而愛是最好的消除隔膜的方法。
人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達到各種結合,而能稱作愛或愛情的是最特殊的一種形式。愛是相通的,不論在哪裏,不論麵對誰,要知道,沒有愛,人類一天也不可能生存下去。
對人類愛情的失望和難以捉摸,導致人們將愛的眼光投射到了其他領域,對神的崇拜便是這一種表現,對神的崇拜也體驗了人們渴望消除孤獨,掌握自然的願望。
——新浪網友熱血擬人
愛的誤解
嫉妒、野心和各種不同形式的貪婪都屬於熱情和狂熱,相反,愛情卻是一種行動,是與人密切相關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隻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而且它永遠不會成為強製力的犧牲品。——弗洛姆《愛的藝術》
熱情和狂熱與愛無關,也與愛有關,任何事情都不能簡單地將其單一化。過猶不及是對世間萬物最好的詮釋,因為它符合人的生命的本質,生命應該去善待,生命就像一個雞蛋,他是圓潤完整的,如果我們被外界的壓力驅使而對生命發起反衝鋒,把生命這個雞蛋捏爆,那是有萬弊而無一益的。但如果沒有狂熱,那愛何以開始,任何事物都是慢慢清晰和漸成係統的,就像愛到了最後變成了一種責任和負擔。
我們每個人都會對愛有不同的誤解,有的人說恨就是愛;有的人說嫉妒就是愛;也有人說強烈的占有欲就是愛的表現。其實,這些憎恨、嫉妒、占有欲還有野心和貪婪都屬於熱情和狂熱,並不是愛的內涵或表現形式,它們也不是因愛而起,隻是因為大家之前都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所以就不明就裏地將這些針對某一人的強烈情緒視為愛或以為它們是因愛而起。
我們在這裏所說的真正的愛情其實是一種行動,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不會因現實的擠壓而變形,也不會因他人的強迫而發生變質。
做任何事情,都是從興趣開始的。不管對於什麼目標,足夠的熱情是必需的,飽滿的熱情,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世上所有的事情都遵循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度。矯枉過正,物極必反。有了熱情,我們才會聚精會神,我們才會堅定不移。但如果我們把這種熱情轉換成了狂熱,那麼這種熱就會對我們產生不利的影響。樂觀產生熱情,盲目的樂觀則會催生狂熱。當我們處於狂熱之中,我們的頭腦就不再清醒,我們的眼裏就隻有利而沒有弊,我們的心裏就隻有一帆風順而沒有艱難險阻。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艱難險阻,不會因為我們的視而不見而自消自滅。當我們的狂熱消退以後,它們定會卷土重來,嚴厲地打擊我們。
和許多家庭一樣,他們曾經那麼熱烈地相愛過,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他開始變得冷漠了,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審美疲勞”吧,激情越來越少,心開始了漂移。
他開始上網,聊QQ,在虛擬之地尋找新鮮的感覺。一日,他在一個網站看到一個署名“飄落的楓葉”所寫的短文,寫的是一個女子對婚姻對生活的失望。愛是一抹態度
那優美的文字和文字間流溢的淡淡憂傷,深深打動了他。他不明白,一個感情這樣細膩、豐富的女子,她的丈夫怎會不知道珍惜?他禁不住翻閱了那女子的注冊資料,卻發現注冊的信箱竟是妻子的姓名全拚,他猛地醒悟了,妻子的名字不正是“楓”嗎,自己怎麼就忘了,妻子曾是大學裏的文學社成員呢,隻是婚姻讓她淡忘了許多愛好。
他走進廚房,用手從後麵環住妻子的腰:我們吃完飯出去散步吧。妻子肩頭微微一顫: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你不上網了?他轉過妻子的身,看著那其實很好看的臉說:我以後天天陪你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