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給予對方充分的信任(2 / 3)

如何幫助你重新獲得相愛的感覺,記得戀愛魔力的策略。其實很簡單,就是繼續保持追求對方,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並時常為彼此點燃激情。

生命常常被事業及社會責任填滿,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事業有成,各種社會活動頻繁,人生也上了正式的軌道。我們對愛人曾經有過的強烈情感,常常被一般的感覺及生活的例行公事取代了,而很容易忘記花些時間像過去約會那樣為彼此表達心意。

要想再次點燃愛情的火花,需要走出日常生活的例行框框,比如,買一束鮮花回家而不需要特別的理由;寫一封表達愛意的信放在他/她的辦公桌上;給他/她買意想不到的禮物;寫一首詩通過手機短信傳送給對方;手牽手在夕陽下漫步……有許多簡單的方式可以讓人繼續追求愛人,並讓你記得、珍惜並維持兩個人相愛的奇跡。李阿姨整整50歲了。2009年8月初的一天,李阿姨在服務中心高興地向大家宣布:“再過幾天,我和老伴要在好運來酒樓舉行婚禮,希望大家能來湊湊熱鬧。”大家聽罷都很驚訝,有人還問道:“啊?你和王叔叔要舉行婚禮?你們直到現在才結婚嗎?”李阿姨樂嗬嗬地說:“哪裏,結婚都幾十年了!不過上個月我的兒子和女兒都回來了,他們說要給我們補辦一場婚禮!”

8月15日中午,家屬區的一些常客去參加了李阿姨的婚禮。在酒席上李阿姨和老伴胸戴大紅花,高興得合不攏嘴。當別人開玩笑地問李阿姨為什麼要補辦婚禮時,她的兒子代母親回答道:“我結婚時,我媽見我們的婚禮那麼隆重,便埋怨我爸,說他們當年連婚禮都沒有辦!父母含辛茹苦地養育了我們,現在我們都長大了,替父母補辦婚禮。了卻父母的心願,也是我們做兒女的一點心意!”這話頓時引起了很多中老人的共鳴。

隨後兩人還一起補拍了一組婚紗照,選出最滿意的幾張,掛在了家中的臥室裏,濃濃的笑意,掛在兩個人的眼角眉梢。

看似是一個儀式,卻喚醒了愛人之間塵封已久的感動和激情。

一個家一旦開始了,兩人的關係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而如果你不小心的話,它可能會完全在家庭生活中消失。雖然總是有個人或某件事需要你去照顧,或有某些功課需要完成,但是共處的時光必須永遠擺在第一位。

一個好的臨時保姆照顧孩子幾個小時,一個星期或一個月一次。這樣,你們就可以在不被打擾的情況下,好好與對方相處。你們會很快想起喜歡對方的原因,也有更多的時間來感謝對方。雖然晚上的時光已經很美了,若是周末一起外出就更棒了。兩人試著每年有兩次或三次周末外出度假,以重新點燃愛的火花。

小楊和小李的相識便充滿了愛的魔力,兩人婚後常常一起回想:

女孩小李當年在某電台交友欄目裏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碰巧這個號碼被小楊聽到,於是兩個寂寞的年輕人開始了短信交往。小楊得知這個女孩也是本地人,還知道女孩喜歡看書。女孩想出了一個浪漫而神秘的和小楊交換書籍的辦法:兩人各自將書存在本市步行街某超市的貯物櫃內,然後短信告知對方存書的箱櫃號以及開箱密碼。

故事按部就班地展開:那一天的中秋節,小楊終於見到了女孩。當天,小楊在人山人海中,忽然想起了未曾謀麵的女孩,於是試探著發短信叫她過來一起賞月亮。幾分鍾後,一個長得嬌小可愛的女孩出現在他麵前。雖然這次見麵隻有短短十幾分鍾,但小李還是給小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說到和女孩見麵的那一刻,小楊的表情立即生動起來。他說,之後他又和女孩見過兩次麵,見麵時間都很短暫。再以後,小楊發短信喊她出來見麵,她就開始找出種種理由推托。幾天前,女孩忽然在短信裏告訴小楊,如果他能找到自己,就答應做他的女朋友。一場“愛情迷藏”就此拉開序幕。

為了追尋愛情,小楊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福爾摩斯”,“幾次見麵都是在步行街上,每次一發短信給她,她在幾分鍾內就出現了。”小楊斷定,女孩就住在步行街附近。另一個線索則是,女孩的表姐那一天在一家醫院生小孩。幾天來,小楊在步行街附近轉悠了無數次,都沒見到女孩的影子,而那家醫院也拒絕了小楊查看產婦資料的要求。昨天,小楊到派出所求助,請民警幫助調查女孩身份,同樣遭到婉拒。線索一條條被掐斷,小楊沒有放棄,他告訴記者,他見過女孩表姐夫開的那輛車,下一步他打算從車子上入手。

在外人看來,女孩提出的這個遊戲不過是她拒絕小楊的一個借口,但癡情的小楊卻以為曙光已現,無比虔誠地進行著他的“尋愛之旅”。或許這就是愛情的魔力,讓人變得盲目,不管真相是什麼,情願沉溺其中不願自拔。

一年以後,小楊和小李結為夫妻,如今他們的孩子已到了談戀愛的年紀。

花一點兒時間回想一下剛開始相識和相戀的時光。做一件以前常做的事情來讓對方驚喜,回憶一下第一次見麵,第一次牽手,第一次擁抱、第一次親吻。並把它們帶到現今的生活中來。做以前做過的事,把你感受到的愛意表達出來,你們將重燃兩個人之間的激情,一起回想起當初戀愛時的魔力。

一起回想愛情,能夠喚醒愛人之間塵封已久的感動和激情。

——新浪網友熱情腐朽要什麼都別要煩惱

個性不同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生活習慣、脾氣性格、興趣愛好會有所不同。大事求同,小事存異,不必苛求,才是明智的做法。

——弗洛姆《愛的藝術》

很久以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非常幸運地獲得了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然而他並不感到滿足,因為在那顆珍珠上麵有一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是能夠將這個小小的斑點剔除,那麼這顆珍珠肯定會成為世上最最珍貴的寶物。於是,他就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層,可是斑點還在;他又削去了第二層,原以為這下可以把斑點去掉了,殊不知它仍舊存在。他不斷地削掉了一層又一層,直到最後,那個斑點沒有了,而珍珠也不複存在了。後來,那個人心痛不已,並由此一病不起,在臨終前,他仍無比懊悔地對家人說:“若當時我不去計較那一個斑點,現在我的手裏仍然攥著那顆美麗的珍珠啊!”

真正的幸福,其實不是讓我們冒著背負終生之憾的危險,刻意去剔除對方身上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瑕疵。而是要我們把握好自己手裏的那一顆實實在在的珍珠,學會包容與珍惜。然後,才能從彼此心靈的和弦裏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你說什麼?我聽不到哦。”這句經典的話出自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貝德之口,她選擇自己男友的標準也很獨到:“他是我所有交往過的唯一在乎我智慧的男人。”

戀愛四年結婚,婚禮當天早上,露絲在樓上做最後的準備,男友的母親走上樓來,把一樣東西放到露絲手裏,然後看著露絲,用從未有過的認真對露絲說:“我現在要給你一個你今後一定用得著的忠告,那就是你必須記住,每一段美好的婚姻裏,都有些話語值得充耳不聞。”

男友的母親在露絲的手心裏放下一對軟膠質耳塞。

正沉浸在一片美好祝福聲中的露絲十分困惑,更不明白在這個時候,塞一對耳塞到她手裏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沒過多久,她與丈夫第一次發生爭執時便一下明白了老人的苦心。

“她的用意很簡單,她是用她一生的經曆和經驗告訴我,人在生氣或衝動的時候,難免會說出一些未經考慮的話,而此時,最佳的應對之道就是充耳不聞,權當沒有聽到,而不要同樣憤然回嘴反擊。”露絲說。

但對露絲而言,這句話產生的影響絕非僅限於婚姻。

作為妻子,在家裏她用這個方法化解丈夫尖銳的指責,修護自己的愛情生活。作為職業人,在公司她用這個方法淡化同事過激的抱怨,優化自己的工作環境。她告誡自己,憤怒、怨憎、忌妒與自虐都是無意義的,它隻會掏空一個人的美麗,尤其是一個女人的美麗。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時候說一些傷人或未經考慮的話,此時,最佳的應對之道就是暫時關閉自己的耳朵——

“寶貝兒。你說什麼?我聽不到哦……”

婚姻在經過了轟轟烈烈的階段以後,已經慢慢地走進了平衡階段,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過日子”。為了生存,為了工作,每個人可能都很忙,過著一種已經形成模式的生活,當初的浪漫不再,昔日的激情喪失,因此很容易讓人對婚姻產生一種厭倦的情緒。這個時刻,如果不及時調整,婚姻就有可能產生危機了。

有一對老夫妻,他們已經在婚姻的道路上共同度過了50年的光陰。其間,他們經曆了數不盡的磨難,一切國家所經曆過的他們都沒有落下。在這些風雨交加的日子裏,無論對方處在什麼樣的困境中,他們都會保留著一顆對對方絕對信任的心不變,對對方的關心不變,對對方的信心和鼓勵不變。就是這樣,無論誰遇到了困難,更不管這困難有多大,他總是想著“一定要堅持下去,活下去,還有人在等著我。”就這樣,所有的磨難在他們麵前都低下了頭。

經過很長時間的分離,他們也曾經陌生過,但他們沒有放棄,他們知道因為時間隔得太長了,會使人的距離變得疏遠。但他們不是有一顆心嗎?心會使距離拉近啊!他們努力地改變自己,接近對方。終於,使婚姻的小船在時間的長河裏平衡地航行。

“婚姻也是需要時常更新的啊!就像做菜一樣加點味精就會新鮮可口。”

說完,他們相視一笑,這笑裏包含了無盡的真情與美好。

的確,婚姻裏的愛情也一樣,它需要我們時常更新,時常為之往裏邊加點調料,以保持它的誘惑力和新鮮感。沒有一成不變的感情,何況是已經結了婚的愛情呢?愛情是個奢侈品,現在的愛情更是如此,在圍城裏的男人和女人,不妨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婚姻和愛情。在伴侶意想不到的時候,給對方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兩人一塊出去度個周末,一起吃頓燭光晚餐,在伴侶生日的時候,送給他/她一件喜歡的但一直沒有買的禮物……所有這些都會給對方帶來極大的歡喜。

要什麼別要煩惱,追求完美,刻意挑剔,有可能使兩個人失去全部。寬容地把一點點瑕疵看做“特點”,最終收獲的將是長久的幸福。

一首詩中寫道:

我站在舞台之上,為你獻出我的歌唱。你是我唯一的愛人,不論你在不在我身旁。

我站在舞台之上,為你獻出我的歌唱。盡管所有的人都在欣賞,其實你一個人便是全場。

婚姻就像大海中的一條船,經過風雨之後,總會有不同的航向改變。

——搜狐網友時間在流

懂得完美愛情的定義

攜手走過漫漫人生路的兩個人,最懂得完美愛情的定義,愛是心疼,愛是不舍,愛是彼此身如琉璃,在平淡生活中用真愛創造奇跡。

——弗洛姆《愛的藝術》有這樣一則報道:

有一對夫妻,妻子在下班的路上被車撞倒,住進了醫院。動過手術後,身體沒什麼大礙,隻是雙腿留下了後遺症,每天都會感到輕微的疼痛,尤其到了晚上,疼得更厲害。丈夫帶著妻子跑了多家醫院,也沒能消除妻子雙腿的疼痛。

後來,聽一位老中醫說,如果天天能有人給妻子的雙腿做按摩,她雙腿的疼痛就可能減輕或消失。丈夫決定去學習按摩,要天天為妻子的雙腿按摩,來減輕妻子的疼痛。每天早晨起床後,丈夫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為妻子的雙腿按摩。到晚上,吃過晚飯,丈夫也要為妻子的雙腿按摩。隻要在家裏。丈夫每天都會為妻子按摩兩次,減輕妻子雙腿的疼痛。

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三十年,現在頭發花白的丈夫依然在堅持著。記者在采訪時問這位令人敬佩的丈夫,“這麼多年,你怎麼能堅持下來呢?”丈夫笑笑說:“按摩,這又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她的腿每季都會疼,我是她丈夫,我不心疼她誰心疼她,為她按摩減輕她的疼痛這是應該的呀!”他的話是那麼樸實、那麼自然而真誠。

福建沿海一帶流傳著的一個故事:

一對很貧窮的夫妻,為了改變家境,丈夫決定外出經商。走的那天,天正下著雨,在泥濘中丈夫滑倒了。妻子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於是,妻子就從丈夫走後的第二天開始,每天都會搬石頭鋪在自家門前的那條路上,以免丈夫回來時再次滑倒。

這條路被妻子鋪了幾十年,蜿蜒曲折向丈夫走的方向延伸著,鋪路的石頭從鬥笠般大漸漸變成鴨蛋那麼小,因為她已經老了,老得走不動了,根本搬不動大石頭了。但是她仍然堅持每天搬石頭鋪路,直到她倒在路的盡頭。這條路被當地人稱為“望夫路”。

愛情是什麼?雖然各種詮釋如詩如畫,但是說到底,愛情不是某種結果,而是某種行為的動因,促使我們為自己所心愛的人去心甘情願地付出。就像那為妻子按摩的丈夫,因為愛妻子,所以心疼她,堅持每天為她按摩,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毫無怨言。就像那位為外出的丈夫鋪路的老嫗,也因為愛,所以心疼曾經摔倒在泥濘裏的丈夫為使丈夫不再摔倒而每天搬石頭鋪路。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或許就是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吧!不計後果地愛著,愛到天涯。當你心疼一個人的時候,愛就在你的心裏。愛,使你時時記掛著心上人的冷暖和饑飽,惦念著心上人的行止和需要,是一種深深的牽掛。

愛,就是心疼。

張愛玲說,“執子之手”是最悲哀不過的詩句。因為“牽手”之後便是“放手”。“放手”是一個恐懼的詞,看似瀟灑,實際上是淚幹心枯之後的絕望。放手之後,已然無愛,即使當年的愛溢滿萬水千山,傾國傾城。帆起舟行,此岸彼岸,“放”即成永訣。放手之後,“微雨燕雙飛,落花人獨立”,下意識地伸出手去,才發現物是人非,空蕩蕩的隻有兩袖清風。

想伸出手去,牽住那隻有緣的手,但又害怕出現放手的那一斷腸時刻。愛,也會永遠存在於尷尬不安之中。

餘傑在《冰與火》中寫道:熱戀中的小兒女常常發下海枯石爛不變心的盟誓,仿佛真的能夠天荒地老。電閃雷鳴,僅僅是愛的初始階段,隻有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愛才可能向永恒靠近。因此,小徑上互相攙扶著散步的白發蒼蒼的老夫妻,他們的體貼和溫柔常常讓人感動。

給愛一個容器,這個容器其實就是時間。對有的人來說,時間是溫柔的刀,割去了三千煩惱絲,也劈開了一雙相牽的手;對另一些人而言,時間則是愛的容器,兩鬢青青變星星,隻是為了一顆癡心。毀滅愛的是時間,證明愛的也是時間,這些道理,為什麼年輕的時候總是不明白?

讓我們伸出手去,牽住一段不了的情緣,牽住一份永恒的真愛。

5歲時,她在貧民區的巷子裏被幾個孩子攔住,搶走了快餐盒和水晶發卡。驚恐中大哭時,一個男孩跑過來,趕走了那些人,然後牽著她的手,陪她回家。她忘了問他的名字,隻記得他手心裏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