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鄉下也出好醫生,多是祖傳秘方專治什麼病,比如惡瘡、燒傷、小兒百日咳、婦科雜病……還真管用,一兩副藥就能拿下。藥錢也不貴,隻是城裏醫院的零頭。城裏醫院還得檢查化驗,一個感冒就得五六樣項目樓上樓下兔子一樣不停地竄,最後結果出來,屁事沒有,幾片APC和氟派酸就能搞定。很多病號嫌城裏醫院麻煩,結果鄉村醫院的大夫便忙起來。城裏人的光顧和信任,也讓這些鄉醫一下子莊重起來。
王村的小同,自幼隨祖父學醫,專修兒科,治拉治熱治瘋兒,盡得真傳。後來祖父年事已高,不再行醫,每日下棋呷茶,全不管藥鋪之事。小同獨立行醫,愈加謹慎,從未失手,名氣一日日大起來。
這天,城裏一局長開車來請小同,去給他的小孩看病。這位局長曾在鄉裏任職,自然曉得小同的醫技。他的小孩體弱,進城之後學習任務又重,於是傷風感冒不斷。城裏醫生每每如臨大敵,小小感冒又是驗血又是驗尿,開一堆藥就是不治病,小孩的身體反而越來越弱了。有時一病就是十天半月,不能上學,急死人了。這一次小孩又患感冒,頭疼、發熱,他猛地想起了小同。在鄉裏時,小孩有個頭疼腦熱,找到小同,哪一次不是藥到病除?
小同被請到城裏看病還是第一次,自然十分盡心。他仔細檢查了小孩的病情,確認是發燒引起的扁桃體發炎。先給小孩紮了幾針,把眉心、耳朵、手窩的毒瀉了瀉。然後開了一個處方,多是消炎去火藥交於局長。誰知幾天後,局長來找小同,說小孩吃了藥一點也不見效。小同不信,隨局長進城,看了看小孩吃的藥,又看了看小孩的症狀,炎症果真不見減輕。小同心裏說:“怪了,以往這樣的病號紮過針隻吃一天藥就能見效,莫非城裏藥店的藥有假?”他讓局長跟他回去,開一處方,親自抓藥,交給局長:“上消炎,下去火,不出三天,小孩就能上學了。”局長滿懷希望地拿著藥走了。三天後,局長打來電話把小同臭罵了一頓,說吃了小同的藥屁用都沒有,小孩高燒不退,喉嚨都見膿了,現在已經住院,險些誤了大事。最後局長說:“沒想到才兩年不見,你的醫術就退步成了這個樣子,還吹什麼牛,三天就能讓小孩上學?”
小同又氣又羞,心裏說,怎麼區區一個小病自己都醫不了呢?他翻看醫書,對照舊病例,反複思考,也想不出失敗的原因,難道自己的醫術也是“水土不服”,到城裏就不靈了?最後他隻好去請教祖父。祖父聽後,哈哈大笑,不緊不慢地將一小壺香茶呷完,如此這般一說,小同茅塞頓開。
又有城裏小孩來就醫,小同依祖父吩咐,藥方不變,隻是藥量比平常大了半倍。還真管用!小同大喜:鄉裏孩子有個頭疼腦熱一般不看,能抗就抗過去了;城裏孩子嬌慣,傷風感冒馬上去醫院,吃藥把身體都吃虛了。鄉裏孩子抗病,城裏孩子抗藥,祖父所言極是。
醫術有時就是一層薄薄的窗戶紙,一捅即破。經祖父這麼一捅,小同的名氣又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