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仙山仙音(1)(2 / 3)

林楓月身不由己,被蕭聲所感,勾起了她內心的哀愁,不禁淚流滿麵!忽然琴聲錚錚大作,歡快的樂調立刻將蕭聲壓了下去,看來彈琴之人的音樂造詣在吹簫者之上。

但林楓月卻承受不住兩人的樂聲鬥法,心力憔悴下居然暈了過去,本來以她的功力也並非如此沒有抵抗力,無奈遇到情字,才會如此軟弱,不以內力相抗,反與魔音起了共鳴。

在飄渺峰上,白雲繚繞的近巔處,凹進去一個山坳,裏麵有數畝之大。入口處一片湖泊,水色碧綠,岸邊長滿翠葉朱花,極是好看。一條溪流在場中蜒蜿曲折,假山疊翠,老樹聳碧。其中風亭月榭,不知其數。真個好一處高雅清幽的地方。

山坳入口最初是兩道峭直的石壁,夾峙如雙臂微曲合攏。走過這條石壁夾道,方始進入山坳。故此隻須一個人守住通道,便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坳內碧綠叢中,一座古樸的石屋,倒也相當高大,石壁以至屋頂都爬滿了古藤。綠色的葉子蓋布住整座石屋,遠遠乍眼看見,若不誤為綠蔭,便浮起清涼之感。

林楓月悠悠醒來,日影滿窗,舉目瀏覽四周。隻見此房甚是寬大,陳設簡樸而饒有古趣。近窗處的楠木方桌上,燃著一爐好香,白煙嫋嫋,幻化作龍蛇鳥獸,千變百態。她定睛看了好一會兒,忽地想起昏迷前的經過,心中卻不知身在何處。

窗外不遠忽然傳來琴韻,曲調安詳柔和,一如流水般平滑地經過山穀,流到平原。然後彙合在大江中,滾滾歸趕茫茫大海。

她勉力支起身體,遙望過去,卻因受傷未愈,加之數日滴水未進,一陣頭昏目眩,複又倒在床上,琴聲噶然而住,一個人影飄了進來,柔聲道:“小妹妹,你醒了?”

林楓月抬目望去,頓時驚得說不出話來,因為眼前之人太美麗了!她甚至不知該用什麼語言來形容眼前仙子的美貌。她現在終於相信,世上終於有仙人一說了,因為眼前之人絕不可能是人間所有的。

林楓月猜得沒錯,她的確是仙人,名叫仙音,蓋因為她有一手冠絕天下的琴藝。

林楓月暫時住了下來,她對仙音的崇拜簡直無以複加,短短幾天就對她形影不離。一日,仙音出去救那個發燒的男孩子,林楓月無聊之餘,來到仙音往日彈琴的地方。

她坐在石幾前,頭上恰被一株突兀而生的老鬆覆往。腳下那塊大石,更加驚險,乃是在峰頂一大片石崖斜伸出去的一塊,因此腳下雲霧彌漫飄浮。偶爾勁風過處,吹穿一條雲巷,便可以十分清楚地把峰下景物完全收入眼底。

她隨手彈奏起來,琴聲錚錚回蕩在山坳間。忽然間,從對麵山峰傳來一處蕭聲,將她的琴聲壓了下去,林楓月心裏有氣,當時要不是這蕭聲擾亂她的心境,自己也不會受傷,當下不顧傷未痊愈,全力彈奏起來,一心要把蕭聲壓倒。

此時身後傳來仙音的聲音:“不可!”飄身上來壓住琴弦。

林楓月自知犯錯,低頭不語,仙音淡淡一笑道:“我們下去吧!”

林楓月見她沒有生氣,欣喜不已,忍不住問道:“對麵吹簫的那人也是仙人麼?”

仙音頓了一下道:“其實我也不知道他是誰,我沒見過他。”

林楓月驚訝地啊了一聲,沒有繼續問下去。

仙音凝眸尋思,道:“大概在一個多月前,對麵山上來了一個人,在我彈奏的時候喜歡吹簫附和,不過嗬,剛開始他吹的聲音好難聽,完全是個外行人,於是我在琴聲中有意無意點撥他幾番,此人悟性了得,短短數十天就能和我琴蕭相合。但是他的蕭聲中有種失望悲傷的調子,而且飽含辛酸滄桑,我想,他定是個上了年紀的人吧!所以後來我故意彈一些積極向上的曲子,但他卻仍然堅持憂傷灰暗的風格,不免相衝。”

林楓月此時對那人起了同情之心,道:“仙音姐姐,那你不想知道他是誰嗎?”

仙音淡淡一笑:“知道了如何?如此甚好。”

林楓月卻沒有仙音那種淡泊一切的性情,心中對那吹簫的人越加好奇,終於有一日,她趁仙音外出之時下了飄渺峰,向對麵的山峰走去。

此山景色和飄渺峰大致相差無幾,她順著一條山穀轉過小坳,前行是一片峻峭的山嶺陡坡。坡上滿生著參天的古鬆,一麵是深山峻嶺,另一麵卻是陡峭的峭壁深淵。

她有些遲疑了,原因是山勢過於險惡,冒險再進,即有失足墜澗,粉身碎骨之慮,猶豫不決之際,忽聽幾聲猴叫聲,幾條影子在她的驚視下向嶺上攀去。

林楓月把心一橫,小心翼翼地隨後向嶺上攀去。這麼一來,可就看出兩者之間的差異來了,她自小在高山顛的雪梅宮長大,輕功造詣極為高深,然而究竟不比野生野長的通性靈猴。

幾隻野猴上行不遠,她已被拉後了老長的一大段。此時天寒風冷,吹得人衣衫飛揚。一片白雲由眼前升起,近到拂身而過,更似泛起來無比的寒意。

林楓月足尖一滑,打了個跌,所幸她迅速地攀著了一根樹幹,未曾滑下,卻禁不住嚇了一身冷汗。抬頭一看,那幾隻猴子,由左側繞過,迅速地向後嶺翻越過去。

她忙趕上去,足步方自跨過這片山脊高地,頓時為眼前這番大異景象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