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傾訴
A從小生活在不太富裕的家庭裏,父親是一名普通工人,母親由於身體不太好一直都沒有工作,但他們依然供他上好學校。在學校裏不時有同學嘲笑他的家庭和貧窮,A隻是默不作聲,心裏卻暗暗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給父母爭口氣,給自己爭口氣。
考上大學後,A在業餘時間出去打工,為自己賺生活費,積累工作經驗。畢業後,進了一個私營企業工作,他開始往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一步一步做起。
工作一直都很辛苦,家裏父母雖然不催他賺錢養家什麼的,他自己卻感到壓力很大。下班回家的路上總是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做,怎樣才能升職,才能走向成功。每當那個年紀比自己還小的經理開著跑車從他麵前經過時,他都覺得憤憤不平,心裏更加憋屈。
功夫不負有心人,逐漸積攢了一定積蓄之後,A便開始獨立創業,事業發展漸入佳境。隨著公司越做越大,如今的他已經有了很好的物質生活享受,父母也安定下來。然而,他仍不滿足,想要得到更多。
在某次偶然與國外一家公司的老板交談中,A萌發了要讓公司跨國化的想法。那一晚,他徹夜未眠。第二天就開始著手籌備,批文件、開會、簽合同,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經常整夜不回家,吃飯也經常用盒飯湊合。父母擔心他,總是勸他別這麼拚命,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身體健康更重要,可他卻從不放在心上。
生活上,A也不甘落後,換了別墅,買了豪車,各種設施全都換成最新、最高檔的,生活越來越奢侈。當看到身邊的朋友流露出羨慕的眼神時,他的虛榮心和成就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享受這種感覺,想要得到更多。他拚命賺錢,因為隻有更多的金錢才能維持他不斷升級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每當公司遇到問題時,他的腦海裏都是被人嘲笑和諷刺的畫麵,使他更加焦慮。
終於有一天,他在公司暈倒了。當他看到檢查結果上寫著胃癌晚期時,才第一次在心裏問自己:這外表光鮮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
冷靜思索
人性的弱點之一是我們想要的太多太多。
這是一個到處充滿誘惑的世界。
這也是一個比拚“擁有”的時代。
於是,俗人們(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俗人,的確有清高者,但“清高者”中的大多數是因自身的不成功而故作清高)便湧現出無休無止、無邊無際的欲念。於是,人性的弱點就顯示出來了,那就是想要的太多太多。
人們想要名譽,人們也想要地位;人們想要金錢,人們也想要尊嚴。官階剛上一級,沒來得及高興幾天,眼睛又盯著更高的位置了;沒賺到什麼錢的時候,還覺得自己蠻富裕的,有了錢了,倒認為自己怎麼是窮人了。高學曆者感到囊中羞澀;小老板們怨恨自己雖有倆錢,但社會地位怎麼也上不去,社會上有些人花了咱的錢,卻還是瞧不起咱。因之,大家都在抱怨,大家都認為自己過得不怎麼樣。因之,人人都罵世道不公,人人都歎人心不古。
其實,社會資源雖然很豐富,但“弱水三千”,你“隻能取一瓢飲”。你想占盡世間的所有好事嗎?你可以這麼想,沒人能阻止你,但事實是你不可能得到。如果說能得到什麼的話,那隻能是沉重的壓力感與心力交瘁。
我來支招
麵對“想要的太多太多”,有兩種應對方案:
一是我們能不能放棄點什麼?也就是說,我隻要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其他的能得到就得到,得不到也不必難受。
確實,讓人們放棄什麼是困難,輪到誰頭上都難。但生活的法則卻是:隻有獲取沒有放棄是不可能的。
常言道:“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可惜的是,知道這話的人很多,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卻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