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5月,豐田英二調入總公司的“監察改良部”,專門負責“逐一解決用戶投訴的汽車質量問題”。同年8月,豐田汽車工業株式會社正式成立,“豐田神話”由此拉開了帷幕。
1945年,32歲的豐田英二成為公司最年輕的董事,晉升為常務董事。他繼承了豐田喜一郎所倡導的“JustinTime”的想法,建立了豐田生產方式的基礎。但當時豐田的情況是極其艱難的,公司許多技術骨幹,在戰時被征召入伍,死的死,殘的殘,各種原因造成公司瀕臨破產邊緣。公司為了生存,甚至在占領日本的美軍軍營旁,開設食品店和洗衣店,以養活員工,維持生計。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戰爭使豐田汽車公司“起死回生”。公司的裁員計劃還沒來得及執行,就收到了大量的美軍訂單。美軍向日本訂購卡車。戰爭給豐田汽車帶來了機遇。
1955年1月1日,豐田推出了第一種小轎車的車型,定名為“皇冠”。英二直接參與了開發研製,並親自把第一輛“皇冠”車開下了生產線,接著又造出了豪華“皇冠”車。
1974年,豐田財團成立,豐田英二擔任理事長。豐田財團資產達數百億日元,以汽車工業為主體,進行各個經濟領域的投資。豐田英二為了培養企業人才,創辦了豐田工業大學、豐田中央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所等一係列的教育、科研機構。
1982年,豐田英二不再擔任董事長,而是退居二線,當了會長,豐田的新一任繼承人不是他自己的子孫,而是前任董事長豐田喜一郎的兒子。
豐田英二為日本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句話在中國已經是家喻戶曉了。由此可以看出“豐田”的野心,不僅僅是止於中國,而是全世界所有有路的地方。不過,事實上“豐田”離這個目標已經不遠了,今天的“豐田”是日本汽車業的巨子,也是世界著名的品牌之一,絲毫不遜於“寶馬”、“奔馳”等國外品牌,它已經和通用、大眾並列為汽車三大巨頭。電子業的先驅——西門子
西門子是德國工程學家、企業家,電動機、發電機、有軌電車和指南針式電報機的發明人,改進過海底電纜,提出平爐煉鋼法,革新了煉鋼工藝,西門子公司創始人。
西門子的曆史,其實就是他自身的精神發展史,他的一生對德國的工業革命作出了很大貢獻。他的一生奮鬥為了德國和歐洲乃至世界上,建立理想的、新興的工業社會。
1816年,西門子生於漢諾威一個農民家庭,在家中14個孩子裏排行第4。因為家境貧困,西門子沒有念完中學。
西門子5歲的時候,在父親的房間玩,這時比西門子大3歲的姐姐哭泣著由母親帶進屋子。她本來要去牧師家上編織課的,但是她哭著說:“牧師家的庭院門口有一隻凶猛的雄鵝,它總是攔著不讓我進院,我已經被啄過好多次了。”盡管母親勸了她半天,但她還是不同意在沒有別人陪同時去上課。
於是,父親遞給西門子他的手杖,這手杖比西門子本人還要高。父親說:“讓西門子陪你去,我希望他的勇氣要大過你”。
西門子起初的時候感到有點遲疑,當打開牧師家的庭院大門時,那隻大雄鵝高高地抬起它的長脖子,發出令人害怕的叫聲,迎麵朝西門子跑過來。西門子的姐姐一邊叫喊著,一邊往回跑。西門子緊閉著雙眼,走向這個龐然大物,勇敢地揮起手杖向身前砸過去。這時,大雄鵝害怕了,叫著跑到鵝群中。
1835年,西門子加入了普魯士軍隊,在柏林炮兵工程學校接受了專門培訓,係統地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和彈道學等方麵知識。在受訓之後,西門子被晉升為中尉,並埋頭於科研工作和技術發明。
1847年,西門子和機械工程師哈爾斯克依靠自己堂兄的投資,建立了西門子一哈爾斯克電報機製造公司,主要生產西門子發明的指南針式電報機,這個公司也就是後來西門子公司的前身。1848年,西門子公司贏得了法蘭克福至柏林的電報線路合同,從此開始了大發展。
1853年,西門子—哈爾斯克開始在俄國建造電報網絡,並於兩年後結束了工程。網絡全長1萬公裏。公司與俄國政府簽訂了“長期遠程”特別維修合同,並被官方指定為“沙皇俄國電報係統建造與維修承包商”。
1866年,西門子發明了發電機的工作原理,並由西門子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完成了人類第一台發電機。同年,西門子還發明了第一台直流電動機。西門子研發的這些技術往往馬上被產品化投入市場,或者將其應用到新的產品中。例如有軌電車(1881)、無軌電車(1882)、電梯(1880)、電氣火車(1879)等都是西門子公司利用其創始人的發明最先投入市場的。
1890年,西門子退休。此前德皇弗裏德裏希三世授予其貴族稱號。西門子的名字也被用來命名電導率的單位。
1892年,西門子在他自傳變成鉛字的時候離開了人世。
今天的西門子公司在西門子後輩的妥善管理與經營下,仍然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之一。西門子擁有900000多名股東,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超過55%的股本募集於德國境外。從2001年3月開始,西門子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掛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