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怕機會渺茫,也不能放棄回家的希望。
她最後隻為那男子退了燒,換了傷藥。隨他自生自滅。
而三天後,那男子竟奇跡般地轉醒,向吳微顏道了謝,他說明自己是與舉家逃難的小戶仆人,在流民隊伍中被衝散。誤食毒果後,他腳步虛浮,不小心摔下了山隘。
他疏遠而恭謙地簡要介紹自己叫南月,再一番告謝後,便回了後麵的馬車養傷。
不知為何,見他處變不驚的模樣,言行中自然透露著一股子淡然。總覺他身份,並非小戶仆人而已。至少,也是教養極好的世家子弟才對。
——
二十幾日前,吳微顏坐在馬車內,拆著身前從四麵八方傳來的,雪片般,多的漫天飛的信折子。她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梳理,才理清了這兩個月來,各地的局勢。
兩月前,大燕素貞皇後生辰。大燕朝臣與各個皇子來賀,宴席還請來了部分官宦子弟。兩藩王雖都默契地同時告假,但西梁還是實誠地派出了自家世子、郡主,以及留在大燕的西梁質子一同赴宴。
暖鶯笙歌,曲水芙蓉,調絲理弦,暗香浮動。
正當大燕皇帝舉著酒尊,在觥籌交錯的金鑾大殿上,朗笑著宣告舉國歡慶之時,大燕南部卻戰事突起。
大理霍世子那時,正帶著憑空出現在大燕境內的二十萬軍隊,一路殺向東南沿海。燕朝高層,雖已在開戰前一個月,便已知大理異動,理藩海岸蒙衝大量趕工製造,急速組建了一隻龐大的海上船隊。大燕為應其殺個不備,便調離了東南部沿線駐軍,建立臨時水師,在東南鹽城附近靜候,做好了伏擊大理船隊的準備。
誰知這霍世子竟出了聲東擊西、出奇製勝這一招,趁大燕東南沿線空虛,提早滲透進了二十萬己軍。
臨時水師將領收到消息後大叫不好,命士兵揚帆,加速回程。就在上岸之際,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大理軍隊從岩石後舉箭而出,對著沙灘就是一陣箭雨。水師將領立即命令回蒙衝。可當眾士兵剛上了船,手上弓還未握穩,大氣沒喘一口的時候,大理的水師竟已追上了他們,在後背對大燕水師狠狠捅了一刀。戰事發展到最後,船上的大燕士兵與大理士兵紛紛跳上對方甲板,展開了人對人的肉搏戰。跳海的燕兵,在爬上沙灘的那刻,就被大理士兵悉數削掉了首級。
東南二十萬邊防燕軍,就這樣被大理霍世子兩軍夾擊之下,一舉消滅。
鎬京的壽宴也並不平靜。
臨近尾聲,眾座宴憨,半數高官賓客留在殿內吟賞歌舞,另一半則隨著皇後一道遊園。誰知偏殿裏竟冒出了一百死士,見人便殺。眾人大驚,趕來的皇宮禦衛拚死相搏,才勉強保住大部分賓客性命。而這群刺客卻也奇怪,除了禦花園的刺殺外,並未追著大燕皇帝喊打喊殺,而是直接一把火,點燃了溶溶絲竹聲滿溢的大殿。待殿內眾臣反應過來時,前後殿門已被人鎖住。群臣慌忙跳窗,人群擠攘,所幸大多人都從火海逃出。待大火撲滅,找見的,卻是西梁質子一具焦屍,西梁世子和郡主,卻已不見蹤影。西梁、大理,從此交惡。
壽宴過後,大燕南部與大理交攘的邊境,本應據地而息的霍世子,竟又在撤退之際殺了個回馬槍。入城屠城,燒殺搶掠,無所不作。大笑之聲、哭喊之聲不絕於耳。雕樓連雕樓,茅屋連茅屋,連城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霍世子縱容手下將士的殘忍行徑,讓大燕民眾給他冠以“殺神”的稱號。
一時間,本從南理流亡北上的人,隨著南燕的民眾,一同向北,湧入鎬京,致使鎬京各糧鋪數日內告罄。而難民帶來的,不僅有糧食的爭奪,還有的便是從燕南而來的疫疾。
鎬京震動!大燕震動!
燕皇立即下撥十萬禁軍與二十萬鐵軍,隨三王南下,衝向東南霍止大軍。
連城城外,兩軍對峙。霍止一身紫金戰袍立於城闕之上。他下令士兵向著燕軍放聲大笑,笑聲震耳,直逼九天。三王以為是戰前挑釁,叫人準備擊缶,準備布陣。那霍世子卻令大軍分成左右兩部,在城外貼著牆撤了軍。
三王在這沒人守的城外待了數日,確認無埋伏後,才帶著三十萬大軍入城。而三王命人推開城門那刻,整個大軍卻駐足不前。
因為連城,已是一座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