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元化的金融市場主體格局初步形成
“十一五”時期,資陽大力推進轄區金融市場主體建設,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到轄內設立分支機構,大力支持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功能健全、競爭有序的現代金融業組織體係,較好地滿足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需求。截至2010年末,全市已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2家,保險業金融機構20家,證券營業部4家,小額貸款公司1家。全市金融機構營業網點578個,從業人員10384人。
(一)銀行業迅速發展壯大
形成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並存的銀行業金融體係,成功引進成都銀行入駐資陽,新成立資陽民生村鎮銀行。全市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快速增長。2010年末,全市銀行業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74.99億元,比2005年末增加434.2億元,增長1.8倍;本外幣貸款餘額322.74億元(含異地投放),比2005年末增加221.29億元,增長2.2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二)保險證券業蓬勃發展
“十一五”期間,保險、證券業從無到有。全市保險業以“完善社會保障體係、構建和諧資陽”為工作主線,五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 85.46億元,2010年實現業務總收入28.77億元,較2005年末增長21.51億元,增長296.42%,總量升至全省第8位。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由2005年末的2.85%、146元分別增長至2010年末的4.37%、575元。截至2010年末,全市保險機構和保險代理機構由2006年的13家增至22家,其中保險公司20家(產險、壽險各10家),保險代理公司2家,基本形成一個市場多元、結構合理的保險市場新格局,有效發揮出保險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服務的作用。全市保險從業人員 6111人,較2005年新增1811人。五年間,全市保險業各項賠款和給付支出累計達 21.58億元,共600592件。繳納稅金1.45億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6100多個。目前已有華西、安信、天風和中信建投證券等4家公司資陽營業部。一個透明高效、主體多元、機製建全、功能突出、運行安全,滿足資陽投融資需求的證券市場己初形成。2010年末,4家證券營業部擁有居民股票賬戶開戶數3.57萬戶,實現證券交易額368.14億元。
(三)融資擔保體係逐步建強
專門出台了《關於構建多層次擔保體係的意見》,為全市多層次擔保體係建設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做大做強現有擔保機構。做大做強政策性擔保機構,擴充市中擔公司和市農擔公司注冊實力,兩公司注冊資本金已達3.26億元,全年累計擔保19.27億元。做強互助會員製擔保機構,擴大會員製擔保公司的擔保範圍,廣聯、普州、天耘等3家會員性擔保公司已爭取到開辦會員企業外的融資性擔保業務。擔保倍數不斷放大,廣聯擔保公司的擔保比例由過去的3倍擴大到6倍。二是擔保合作邁出堅實步伐。邀請13家省級和成都市資本金2億元以上的擔保公司組織召開了全市區域融資擔保合作會議,四川現代農業擔保、省經濟擔保中心、成都小企業擔保公司、成都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成都金控信用擔保公司與該市中擔、農擔、部分平台公司以及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建立了長期合作機製,目前已成功引進駐蓉擔保公司在該市設立了3個分公司和2個辦事處。三是規範發展商業性擔保公司。對全市融資性擔保機構進行規範清理,目前全市共有融資性擔保機構13家,其中政策性擔保機構2家,商業性擔保機構6家,轄外融資性擔保公司派出機構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