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地方篇(27)(2 / 3)

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十五”期間,全州共有經營主體6家。財險4家,壽險2家。在“十一五”期間,全州保險業經營主體增加到12家,保險代理公司4家,行業從業人員近5000人。

(二)著力提高服務保障能力,保險業務發展又好又快

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發展勢頭良好。中國人壽涼山分公司充分發揮網點眾多、服務麵廣的優勢,積極推廣各類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在德昌、會理、寧南、冕寧等縣的多個鄉鎮村建立了“國壽保險村”、“保險先進村”,開辦了涵蓋意外傷害、意外死亡和醫療費用的農村小額保險產品。全州各縣公司與當地農信社簽訂了小額貸款保險產品代理合作協議,使“國壽小額貸款借款人定期壽險和意外傷害險”兩款產品得到全麵推廣,提高了老百姓的風險保障能力。

政策性農險健康發展。2007年政策性農險開辦,人保財險按照“支農惠農、量力而行、風行可控、規範經營”的經營指導原則,在鹽源縣建立了5鄉鎮農業保險服務站,在昭覺、木裏、等6個縣分別建立2個農業保險服務站,在喜德、甘洛、會理等縣各建成一個農業保險服務站,加快完成農業保險服務網點建設。四年累計承保玉米25.9萬畝、水稻10.3萬畝、馬鈴薯2.6萬畝、生豬(含能繁母豬)233萬頭次,支付賠款6205萬元。商險開發、銷售能力大步提升。一是壽險狠抓個險、團險、銀保三支渠道核心指標的推動和發展,發揮個人代理、團險、銀郵等不同渠道的優勢,多方推進快速發展,2010年增速全省第一。二是財產險緊緊抓住家庭自用車迅猛發展的大好時機,積極構建以電銷為代表的新型銷售渠道,有效整合傳統渠道,帶動財險市場較快發展。同時抓住“十一五”期間大量國家、省大型重點項目在該州落戶的曆史機遇,著力發展風險極高的責任險和工程險,打破了大型重點項目綜合保障由州外公司承保的局麵。

(三)全力打造服務運行平台,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專業化運行平台初見雛形。各公司根據自身係統管理模式、服務理念和企業文化,著力打造信息技術支撐專業化運行平台,提高了對服務和保障能力關鍵節點的掌握能力。

專業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一是堅持持證上崗規範行業準入製度,積極組織保險代理人培訓和資格考試,持證人員近4000人。二是各財、壽公司積極推動“三師九員”製,通過係統內、外培訓考評體係,不斷完善壯大核保、核賠等專業化隊伍建設。

標準化服務能力持續推進。一通過職場、櫃麵和服務禮儀標準化建設,為客戶溫馨舒適的服務環境,客戶滿意度有所增加。二在展業、理賠服務過程中,積極推行標準化流程和規範化禮儀,使行業的服務品質和效率得到保障。服務能力的提升,大大降低了客戶的時間和經濟成本,2010年全行業案均理賠周期較上年平均縮短9天,立案率同比提高19%。

(四)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市場秩序不斷優化改善

一是認真學習、落實新《保險法》、保監會70號文件等相關合規性文件精神,通過堅決執行費用跟單等相關規定,手續費支付得到全麵規範,使行業競爭從無序混亂狀態,逐步走上合規理性競爭之路,實現了整個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二是州保險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協調和自律作用,堅定不移地推進自律工作,通過自查自糾、交叉檢查,加大違規處罰力度。

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得到全麵提高。

三、證券業改革與發展

“十一五”期間,涼山證券市場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市場規模得到快速擴大,證券交易各項經營指標增長明顯。

(一)主要經營指標

“十一五”期間,涼山共有兩家證券營業部截至2010年末,兩個營業部累計開立資金賬戶51423戶,實現交易額1275.4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3796萬元,實現利潤25498萬元。

(二)加強服務,不斷提高競爭力

精簡機構,強化服務,要求所有員工全部取得證券執業資格,以高素質的員工和規範化的管理為投資者提供專業化服務。增設合規專員、設立市場部,規範運營,有效化解經營風險,將營業部經營的重點落實到市場營銷,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