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孕期生活安排五(2 / 3)

流產後至少半年,最好是一年後再懷孕為好。其一,無論是機體還是生殖器官經過充分的休息、調養,對受孕懷胎、母子健康以及優孕、優生都大有益處。

其二,若第一次流產是因孕卵異常或患病所致,那麼,兩次妊娠期相隔的時間越長,再次發生異常情況的機會也就越少。如果想要一個健康的寶寶,女性流產後應堅持科學的避孕,待一年半載後再懷孕。

鼻出血怎麼辦

孕期流鼻血是懷孕期間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在懷孕的早期、中期、晚期都會出現,尤其是在懷孕的中晚期會更嚴重,所以請準媽媽不用著急。

準媽媽懷孕後,卵巢和胎盤會產生大量雌激素,尤其是妊娠7個月後,經卵巢進入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可能超過懷孕前20倍以上,血液中大量的雌激素可促使鼻黏膜發生腫脹、軟化、充血,如果血管壁的脆性增加,就容易發生破裂而引起鼻出血。尤其是當準媽媽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起床後,體位發生變化或擤鼻涕,更容易引起流鼻血。

此外,鼻息肉、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礙、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也會經常產生流鼻血的現象。

如何預防

1.注意飲食結構,在懷孕中期,可多吃些富含維生素E類食物,比如白菜、青菜、黃瓜、西紅柿、蘋果、紅棗、豆類、瘦肉、乳類、蛋類等,這樣可以增強血管彈性。不吃或少食油煎、辛辣等燥性的食品。氣候幹燥時,要適當多飲些水。

2.少做比如擤鼻涕、挖鼻孔等動作,避免因損傷鼻黏膜血管而出血。

3.每天最好用手輕輕按摩鼻部、顏麵肌膚1~2次,這樣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營養供應,還能增加抗寒、抗刺激能力。

4.鼻部按摩。比如,每天用手輕輕地按摩鼻部和臉部的皮膚1~2次,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與營養的供應,尤其是在冬天。

5.室內要保持一定濕度。在冬季時,如果準媽媽平時就有較嚴重的鼻腔疾病或鼻出血多而頻繁時,最好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斷。

給準媽媽的建議

建議經常流鼻血的準媽媽隨身攜帶一些紙巾備用。若發生流鼻血,請不要緊張,可走到陰涼處坐下或躺下,抬頭,用手指捏住鼻子,然後將蘸冷水的藥棉或紙巾塞入鼻孔內。

如何處理

準媽媽一旦出現鼻出血時,應該迅速仰臥,用拇指和食指壓鼻翼根部,持續5~10分鍾,然後再用冷濕毛巾敷額或鼻部,一般出血可止住。如果出血較多,可以請別人對著準媽媽的雙耳連吹3~5口長氣,也能起止血作用。其次,重視飲食保健可防止鼻出血。

消除妊娠反應的竅門

許多女性在妊娠期間發生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妊娠反應,並出現諸多病理性或生理性的常見症狀。其中大部分屬於正常現象,適當休息、調節飲食或少量用藥、分娩過後便可症狀減輕乃至消失,但有些異常的反應,如不及時診治,可能會危及母嬰健康。

麵對痛苦的妊娠反應,如何消除或者緩解呢?

反應一:惡心嘔吐吃不下

日常飲食可采用少食多餐的辦法,吃了吐,吐了還要吃。注意多吃一些對胎兒發育特別是大腦發育有益的食物,如蛋、魚、肉、牛奶、動物肝髒、豆製品、海帶、牡蠣以及蔬菜、水果等,以確保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等各種營養素的充分攝入。食物清淡,盡量不吃太鹹、油膩或有特殊氣味的食物;餅幹、麵包以及蘇打餅等食物可降低孕吐的不適。吃完幹點心後,應該過1小時再喝水。有些準媽媽對特定食物的氣味相當敏感,一聞到便想吐。所以,對那些食物最好敬而遠之,不要有所接觸,例如:油煙味、油漆味、汽油味、魚腥味等。

反應二:胸口灼燒

妊娠早期的準媽媽出現胃灼熱感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約半數準媽媽可發生,一般至妊娠20周後症狀逐漸消失,個別準媽媽可在妊娠晚期才出現,一直持續到臨產前。在妊娠早期出現胃灼熱感,一般不需治療,飲食上注意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高維生素食物,少吃甜食及高脂肪食物,並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保持精神上的輕鬆愉快,症狀明顯時喝杯牛奶或吃點食物則多可使胃灼熱感減輕或消失。

反應三:四肢無力易疲倦

疲倦感的產生,主要由於體內黃體酮水平增高,而黃體酮恰恰有鎮靜的作用。另外,妊娠早期新陳代謝速度加快,這樣就可能感到非常疲憊,有時甚至控製不住自己,想要馬上睡覺。這就要少吃或不吃冰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適當減少運動量和工作量,懷孕初期應該充分休息。多補充電解質可減輕頭暈及四肢無力的症狀。

反應四:失眠

增大的子宮使準媽媽翻身困難,睡覺容易疲勞。另外,害怕分娩帶來的痛苦而過於緊張和恐懼等都是其常見原因,造成準媽媽的徹夜不寐。準媽媽可以白天進行適當的鍛煉,睡前散散步、聽聽音樂,用溫熱水洗腳,睡前喝杯牛奶,學會調整好睡眠,切記不要濫用鎮靜劑和其他藥物,以免影響胎兒智力、體力發育。

反應五:睡覺時有時會抽筋

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3個月以後,許多準媽媽會發生小腿抽筋的情況,這實際上是由於小腿後麵排腸肌痙攣性收縮而產生的疼痛,是由體內缺鈣引起的。發生小腿抽筋後,可將足趾搬向頭側或用力將足跟下蹬,使踝關節過度屈曲,腓腸肌拉長,而迅速緩解症狀。準媽媽為預防上述症狀發生,要多食含鈣豐富的食品,必要時可口服鈣劑。平時多接受日光照射,以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反應六:便秘

由於其特殊的生理狀況,常常出現便秘,甚至出現較嚴重的便秘。妊娠後期,隨著胎兒長大,子宮體逐漸增大,宮底抬高。為防便秘和痔瘡,凡經常排便不暢的準媽媽應該改變習慣,調整飲食。多喝水,最好每天清晨再加1杯精鹽開水;多吃含渣食物,像穀類粗糧、蔬菜和水果,最好再加點蜂蜜;多散步,最好做些輕便體操。此外,每天定時如廁以形成條件反射。糞便過於幹燥的,可服些潤滑性瀉劑,像液狀石蠟30毫升;或刺激性瀉劑,像果導或一輕鬆2粒,暫時通便。但是,絕對不可亂吃強烈的瀉劑,如中藥番瀉葉、大黃等,否則腸蠕動劇增,有可能引起子宮收縮,而導致流產或早產。

2~3個月胎教進行時

為了及早挖掘孩子的潛能,如今許多父母最為關心的就是胎教。在眾多的胎教方式中,音樂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胎兒共鳴、有益胎兒發育的必修課程。優美悅耳的音樂,可以刺激準媽媽分泌有益於健康的物質,幫助胎兒大腦的發育,讓將來的寶寶更健康更聰明。

寶寶可以感知音樂

懷胎十月,對望子心切的父母來說,時間是不短的。但是,做父母的在這期間應該怎樣和自己的孩子聯係,交流感情呢?在各種藝術中,音樂有其特殊的位置,它是準媽媽與胎兒之間不同語言間的橋梁,能被胎兒、嬰兒所感受。音樂是準媽媽和胎兒建立最初聯係和感情的最佳通道。

胎兒生活在羊水的海洋裏,外麵的世界又有層層設防,除了羊水、羊膜外,還有絨毛膜、子宮、母親的腹壁等。雖然胎體居於深宮之中,但當長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清楚地聽到母親子宮內的血流聲、心髒的跳動聲、母親與父親的對話聲,以及來自於外界的各種聲音,並且能對聲音的強弱、音調的高低產生不同的反應。

胎教,實際上是對胎兒進行良性刺激,主要通過感覺的刺激來發展胎兒的視覺,培養胎兒未來的觀察力;發展胎兒聽覺,有利於將來培養對事物反應的敏感性;發展胎兒的動作,有利將來孩子動作協調、反應敏捷、心靈手巧。

由於胎兒生長在子宮這個特殊環境裏,胎教就必須通過準媽媽來施行,通過神經可以傳遞到胎兒未成熟的大腦,對其發育成熟起到良性的效應,一些刺激可以長久地保存在大腦的某個功能區,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驚人的才能就會發揮出來。

音樂對人的情緒有直接的影響,好的音樂會使人的精神振奮,情緒穩定。

音樂還能使精神狀態達到平衡,使胎兒不致過於興奮或過於抑製。胎兒興奮的明顯表示是胎動增加,此時給胎兒聽聽輕鬆優美的音樂,胎兒會變得安靜,使胎兒神經係統的抑製過程增強。胎兒在一夜睡眠之後,精神處於深度抑製狀態,此時給胎兒聽聽音樂,胎兒能過渡到興奮狀態,準媽媽和胎兒都能精神飽滿地迎接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準媽媽在睡前和胎兒共同聽聽搖籃曲或小夜曲,胎兒和媽媽會在溫馨的愛中共同入睡。

人的大腦半球有明確分工,左半球的功能是語言、計算、理解,重點是邏輯思維;右半球的功能主要是空間位置關係、藝術活動等,重點是形象思維,右半球是“情感半球”。人的大腦在出生後左腦比右腦更發達,而在出生前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時,用音樂開發右腦就更顯得重要,可以使左右腦的發展盡可能達到平衡。音樂可以刺激胎兒的大腦神經細胞,促進腦神經細胞的發育和腦功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