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媽媽產後健美操
分娩使腹部肌肉被拉到極限,骨盆底部肌肉也被拉開。產褥操就是為使這些部位恢複到原來的狀態而編排的。適當地活動身體肌肉,加速血液循環,使產後新媽媽身體早日複原。
另外,還使身體變苗條,起著美容作用。產後24小時以後,得到醫師以及護士的允許可以開始做產褥操。最初從極輕微的動作做起,以後可逐漸加大運動量。
各種運動每日做2-3次,要有毅力堅持做下去,要恢複到分娩前的身體狀態,最少需要1個月。
第1天
從產褥操最基本的“深呼吸”開始,相當於預備動作。在做操前後,做胸式或腹式深呼吸。“踝部操”可以加速腳部血液循環,加強腹肌有助子宮早日康複。
胸式呼吸:麵朝上平躺,雙手放在胸前,雙膝上屈,慢慢吸氣,呼氣,每次10遍,每日2-3次。
腹式呼吸:麵朝上平躺,雙手放在腹部,雙膝上屈,吸氣至下腹部,使下腹部凸起;然後呼氣,做深呼吸。每次10遍,每日2-3次。
踝部操:麵朝上平躺,雙腿雙臂自然伸直,左右雙腳相互交錯前後運動;腳趾相互交錯前後伸曲運動;肢腕左
右交替轉動。以上每次各做10遍,每日2-3次。
第2天
雙臂操:促進血液循環,解除肩膀
疲勞。
做法:麵朝上平躺,雙臂平展開,兩肩成一線,雙手向上。然後,雙臂向上抬,在胸前稍用力,兩手掌合起,不能曲肘。每日3次,每次10遍。
抬頭操:使頭腦清醒。
做法:麵朝上平躺,吸氣慢慢抬頭,抬頭靜止一會兒,呼氣慢慢放下。膝蓋彎曲,每次10遍,每日3次。
第3天
骨盆和肛門操:促進陰道和會陰的恢複。
做法:麵向上平躺,雙腿屈起,雙手放在腹部。仿照大便時的要領。提肛然後放鬆,每次20遍,每日3次。
下肢操:分娩後下肢疲勞,為促進下肢血液循環而編排。
做法:新媽媽麵朝上平躺,腿、胳膊自然伸直;然後兩腿交替向上慢慢抬起,放下。每次做5遍,每日3次,以不勉強為限。
第4-5天
腹肌操:收縮腹部肌肉。
做法:麵向上平躺,雙腿曲起,雙手放在背下,使後背拱起。輕輕用力收縮腹部肌肉,不要憋氣,用力使身體恢複平直。每次5遍,每日數次。
骨盆傾斜操:使腰部變得苗條。
做法:麵向上平躺,脊背貼緊床麵,雙手放在腰上。然後,右側腰向上抬起,扭向左側,停2秒鍾再恢複原來狀態;然後抬起左側腰,扭向右側,左右交替進行。每次5遍,每日3次。注意不能屈膝。
第6-7天
抬腰操:幫助收腹。
做法:麵向上平躺,雙手放在腦後,雙膝上屈彎成直角。用雙手肘雙足支住身體,邊吸氣邊抬腰,然後停住,
隨後邊呼氣邊放下腰部,回到原來狀態。每次5遍,每日3次。
下肢操:收縮腿部肌肉,加強腹肌力量。
做法:麵向上平躺,雙膝屈起,足底貼床。單腿抬起,大腿與床成直角,
呼吸一次。然後,大腿屈向腹部,接著腿與床成直角返回,同時繃直膝蓋,呼吸,放下腳,左右腿交替進行。每次5遍,每日2次。
為使產褥期早日康複,在產後1周內采用下麵講到的加快恢複姿勢。
早晚各做幾十分鍾。可以防止子宮後位,促進子宮回到正常的位置上。
做法:麵朝下趴下,枕頭放在腹部,臉側向一邊,保持自然呼吸。即使這樣睡著也沒關係。
此後,隨著身體的康複,可與其他體操一起做。2周後,可做美容體操。
注意
1.要與體力恢複同步,不要過於
疲勞。
2.不要飯後馬上做操。
3.做剖宮產的人,拆線後要做準備運動,數月後再做美容操。
4.用腹帶束住腹部做操,因腹直肌(在腹壁中央上下走向)還左右分開,中央分縫外沒有合攏。
5.會陰切開以及有裂傷時,有的動作則不能做,要聽從醫師或助產士的指導。
6.發現哪兒有疼痛時,應立即停下來,與醫師或護士商量。
產後10天的運動
1.起床活動:經陰道分娩的新媽媽,產後6-12小時內起床稍事活動,產後第二日可在室內隨意走動,行會陰側切或剖宮產的婦女,可推遲到產後第三日起稍事活動。
2.產後第一日,在床上做抬頭運動:仰臥,兩手置腹部,頭從枕頭上抬起。可連做兩個8拍。
3.產後2-4日,在床上做上肢運動:仰臥,兩臂水平外展,然後內收,做兩個8拍。將上臂舉過頭部,再慢慢收回。做兩個8拍。
4.產後5-10日,可在上述動作後加做下肢曲伸動作及縮肛運動:仰臥,兩手平放於軀幹兩側,將右下肢向腹部屈曲,然後放平伸直。左下肢做同樣動作,共兩個8拍。另外,有節奏地做肛門收縮、放鬆動作,也做兩個8拍。
產後10天做保健操的訣竅
深吸氣運動
仰臥,兩臂直放於身旁,先深吸氣,腹壁下陷,然後呼氣,做4個8拍。縮肛運動
仰臥,兩臂直放於身旁,交替做肛門的收縮與放鬆運動。做4個8拍。
伸腿動作
仰臥,兩臂直放於身旁,雙腿輪流上舉和雙腿並舉,與身體保持直角。做4個8拍。
腰背運動
仰臥,髖和腿略放鬆,分開稍屈,盡力抬高臀部及背部,使之離開床麵。做4個8拍。
仰臥起坐
仰臥,兩手叉腰坐起,兩腿伸直。做4個8拍。
腰部
跪姿,兩膝分開,肩肘成垂直。雙手平放床麵,腰部做左右旋轉動作,做4個8拍。
全身運動
跪姿,雙臂支撐床麵,左右腿交換向背後高舉。做4個8拍。
產後保健操的伸腿和仰臥起坐動作可以增強腹肌張力;縮肛動作能鍛煉盆
底肌和筋膜,改善陰道鬆弛狀況;胸膝臥位可以預防或糾正子宮後傾。上述動作一般每日3次,每次15分鍾左右,運動量應逐漸加大。
產後30天瘦身的五大關鍵
分娩之後,大多數新媽媽都擔心自己的身體不能複原,實際上隻要月子坐的得體,就會很快恢複到懷孕前的體重,下麵我們列出了月子瘦身的幾大關鍵所在。
在月子期間新媽媽要盡量少吃太鹹的食品
因為新媽媽懷孕時所增加的體重,其中有60%以上是水分。這些水分必須在分娩後慢慢地排出。因此,若是在坐月子期間,吃的食物太鹹或含有醬油、醋、番茄醬等調味品,或是食用醃漬食品、罐頭食品等,都會使身體內的水分滯留,不易排出,體重自然無法下降了。這就是為什麼新媽媽在產後第一周最好盡量少喝水的原因。如果在關鍵性的第一周不能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反而沒有顧忌地喝水,就會對新陳代謝產生負麵影響,那麼,接下來的3周想瘦就很難了。
實施階段性食補
產後食補的正確觀念是:先排惡露、後補氣血。惡露越多,越不能補,還要掌握階段性食補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前2周由於惡露未淨,不宜大
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如,第一周以麻油豬肝為主要食品,幫助子宮排出惡露與其他廢物;第二周則以麻油腰子活化血液循環,預防腰酸背痛;等到第三、四周,惡露將淨,才可以吃麻油雞,補血理氣。有些新媽媽不忍心拒絕家人的愛心表示,分娩一結束就吃麻油雞,從第一天到月子的最後一天,結果一胖再胖,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