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於“變短為長、化優成強”,實現寧波優化發展。隻有補長“短板”、做強“長板”,才能增大城市這隻“木桶”的“蓄水量”,實現城市轉型發展。在推進“六個加快”的過程中,要補長投資,利用好發達國家新一輪的產業轉移機遇,積極吸引FDI(海外直接投資),積極爭取央企、國有及民營大企業來甬投資。要補長產業結構,加快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試點的開展,提升現代服務業的比重,優化產業結構;以信息技術與產業的融合、一二三產業的融通、先進製造業的集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為手段,推進產業結構高度化。要補長社會建設與管理,啟民智、興民力、凝民心,以加快建設智慧城市來推進信息化與城市化的融合,以減量化和精細化等手段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做強民營經濟,通過降低準入門檻、擴大準入領域、提高技術性要求和完善金融支持等手段,推進寧波民營企業轉型發展。要做強開放性經濟,繼續營造有利於要素、商品與服務流動的寬鬆市場環境;進一步推進企業“引進來”與“走出去”;堅持做好出口的同時,更加注重進口。要做強港口,進一步提升港口服務效率,發展航運交易功能,拓展優化港口腹地,加強港城、產業互動,進而打造國際強港。
三、必須把構築現代都市作為“六個加快”的核心載體來抓
加快構築現代都市,就是要在推進農村人口向城市空間轉移的同時,走區域經濟社會結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新型城市化路子。構築布局合理,人口、資金、技術、信息、文化等資源要素高度集聚的現代都市,總體涵蓋了其他五個“加快”的內容,必須將其作為“六個加快”的核心載體來抓。
要在現代都市的框架下布局和發展寧波的港口、產業、生態、生活等。國際化綜合服務功能是支撐寧波現代都市的核心。其中的關鍵是控製和支配要素的功能、集聚和輻射的功能、優質高效的生產生活服務功能。我們不僅要著力構建“一核兩翼多節點”的都市框架,同時要努力將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消費水平、拓展城市文明等有機融入構築現代都市的過程。在規劃引導方麵,必須堅持城鄉區域統籌,實現大都市框架下的協調發展;在項目安排方麵,必須從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出發,強化港口、城市與產業的互動;在資源統籌方麵,必須優先保障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的提升,推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要充分利用現代都市對投資、消費的拉動作用。從人口空間轉移的初級形態過渡到結構轉換的高級形態的過程中,城市化始終是拉動投資增長、擴大消費需求的重要驅動力。必須發揮構築現代都市在寧波經濟發展中的“火車頭”作用。在穩固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要充分利用好城市化對消費的“累積效應”,著力推動農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著力推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為城市經濟發展創造新的需求市場。要充分利用好城市化對產業升級以及住房、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帶來的投資機會,切實緩解“十一五”以來寧波固定資產增幅疲軟所帶來的問題,為創造新的就業崗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入新的動力。
構築現代都市必須注重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新型城市化不是簡單的城市形態美化,它是以“富民”為根本目的、實現城市生產生活功能最優化的一個過程。在推進“六個加快”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把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放在最突出的地位,樹立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維度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強化城市的公共服務功能。必須重點推進若幹個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項目建設,加快提升居民的舒適感和認同感;必須強化人性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並構建廣大民眾有組織的自律和參與機製,實現城市運行高效有序。
四、必須把開放、創新和人才作為“六個加快”內含的動力來抓
作為寧波爭創科學發展新優勢的總抓手和主攻方向,“六個加快”戰略部署不是一個自我封閉、自我循環的體係,而是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的動態體係。作為內含在這個動態體係的動力要素,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開放、創新和人才不放鬆,通過對全市資源的整合,來全麵推進“六個加快”。
提升開放優勢,推進“六個加快”。開放型經濟是寧波的優勢。利用和提升這種優勢,是寧波基於自身資源稟賦的必然選擇,也是全力推進“六個加快”的題中之意。必須進一步突出城市口岸功能,在繼續穩固與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重點培育重要能源、原材料、關鍵設備以及中高檔消費品等進口專業市場;必須進一步融入以服務業轉移為特征的新一輪國際產業分工,通過服務貿易的發展來推動產業升級;必須進一步加大與沿海港口城市、長三角區域城市、中西部城市的合作,努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必須進一步構築有氣派、有格局、有涵量的城市文化,樹立開放式的城市管理理念,著力打造品質化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