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開新窯(1 / 2)

眼看著請假的日子就快結束了,姚海棠正準備著哪天啟程回四言堂,卻忽然又接到了新的活兒,來的單子還是跟那位黎中郎接頭的。這回則是為軍營製的鼓,隻是不知道這事兒為什麼也歸了承設司,這位黎中郎管得未免太寬了點兒。

不過既然接了單子,那就得多半個月時間待在京城,後來再一看那可不是一麵二麵鼓啊,除了鼓還有弓箭以及一些兵器。箭和兵器之類都是可以批量啟靈的,但是鼓不行,鼓必需一個一個來。

後來再一細看,單子上規定的時間是一個月,可視情況延期。

末了姚海棠也隻能在京城先待著了,不過這回要去京郊的軍備司啟靈,這時才知道那黎中郎隻是個接應她的,並不負責相關事宜。黎中郎把她領了往軍備司一扔,來回就另有人接送了。

軍備司占著忠字營一大半營房,雖然和忠字營沒有從屬關係,姚海棠一進軍備司就看到了士兵們在那兒演武,那齊聲喝的場麵讓姚海棠都能熱血沸騰。軍營中的男兒,果然是熱血的呀!

“姚姑娘這邊請,那邊是忠字營的,姑娘可別亂走,兵營裏可不能有姑娘家。姚姑娘要是有什麼事兒,隻管跟我們說,要是走岔了路,可是要出亂子的。”軍備司接應的人這麼跟她說道。

這事兒姚海棠當然懂,要不然花木蘭從軍也不會女扮男裝還不敢讓人發現了,全是男人的軍營裏最忌諱出現個女的:“是,我省得,若沒什麼事兒,我不會出軍備署大院兒的。”

軍備司的人見她這麼好說話,也就放下心來,把她領到軍備署的院子裏說:“這是要啟靈的物件,那就麻煩姚姑娘了。下官李青岩,隨時在外邊兒守候,有什麼事兒喚一聲就得。”

說著李青岩就出去了,留下滿院子的兵器和鼓給姚海棠,看著這滿院子的刀光劍影姚海棠咽了口唾沫。她有些不太明白,東朝已經算是四夷來朝的強盛之世了,為什麼還要鑄這麼多刀兵,而且還要全部啟靈?

這仗坐龍椅上那位究竟打算跟誰打!

“算了算了,這也不是我該操心的事兒。”姚海棠念叨完開始布置,當然先從能一塊兒啟靈的開始,那些都堆成了堆,搬都不需要她搬,她也搬不動。

因為啟靈最好是早晨之時,所以中午飯都不用她就回城裏去了,天然居裏用過了飯菜,青苗就忽然不知道從哪裏蹦了出來:“姑娘,窯裏的第一爐瓷器燒得了,要不一塊兒去看看,這會兒還沒出爐呢。”

瓷器,這回燒的似乎是天青瓷和素白瓷,姚海棠最喜歡汝窯的青瓷和景德鎮的素白瓷,一水兒的雨過天青色是非常誘人的,而白色則曆久彌新地讓人鍾愛:“成啊,去看看吧!對了,我讓請的畫師找著了沒有?”

青苗點頭應了說:“姑娘吩咐的事兒當然辦妥當了,幾個畫師可都是京城裏小有名氣的,不過這念頭窮文富武,畫畫兒的除了那幾個有大名的不好請外,其餘的畫師都好請動。”

素白瓷繪大山水或花鳥一直是景德鎮用得比較多的裝飾手法,除此外還有浮雕、鏤雕等等。姚海棠當然對繪製比較有心得一些,畢竟她可沒少仿製古畫兒。

到窯場時,窯場正在蓋另一邊,按姚海棠的意思先建好的窯先開窯燒製。頭前燒出來的全是粗瓦罐之類的物件,一是試爐,二是新爐不穩,直接用來燒瓷器容易出問題。

“東家來了,來來來,趕緊準備好。”幾個大掌櫃居然早就在那兒了,看來這幾位對瓷器也很期待,尤其是在青苗經常指責市麵上的瓷器劣質,遠不如姚海棠在雲涇河所製之後,就更加期待了。

看著這幾個大掌櫃,姚海棠滿臉是笑,這幾位居然也不嫌爐邊太陽曬得很,居然是一身汗的站在那兒:“幾位站過來一些吧,那兒太熱了,仔細別中暑了。”

掌櫃們聽了自然紛紛站到姚海棠附近來,這時窯工開始開窯,幾個畫師並著窯裏的人和掌櫃們都齊齊看著窯口。從裏邊兒把瓷器捧出來時,眾人不竟是眼也不眨的……

先出來的是素白瓷,在窯工有些髒亂的手套和衣著襯著,那白瓷就仿如一個個安靜嬌貴的小姑娘,剛剛從裏邊兒出來稚嫩而幹淨。那是一排素白小盞,既可用來飲酒,也可用來飲茶,繪圖也好不繪也好,都很漂亮。

按姚海棠的意思,當然是要繪了,素白瓷盞裏添上一朵小花,一尾小魚兒,或隻是簡單的幾筆水草或雲彩,那就正是錦上添花了。

但是幾個畫師看了紛紛歎道:“這樣的物件幹幹淨淨的多好,姚姑娘真要在上邊兒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