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嚐一嚐(1 / 2)

入秋的京城滿城皆是金紅之色,當真是層林盡染,處處是如油畫兒一般的景致。八組的謠言傳得無聲無息,他們總是很擅長從最微小的地方開始,一環扣一環的達成最終目的。對於他們而言,京城就像是一圈兒多米諾骨牌,隻需要站在最前端輕輕吹點兒小風,那牌就一塊兒接一塊兒地倒下。

這日下了點小雨,空氣中漸漸起了一絲蕭瑟之意,但是京城卻似乎比往年還要熱鬧上一些,若是留心看便能發現街上多了些劍客。他們鮮衣怒馬行經而過,他們是這個朝代裏武力值最高,也最飄然於世外,受世人敬仰的一群人。

相傳在東朝立朝初年,就是一群劍客簇擁著太祖皇帝殺出重圍,才有了現在的東朝,所以劍客在東朝的地位非常高。而且往往來自於劍客世家,自古窮文富武,他們中間大部分人都過著光鮮而清貴的日子。

劍客們漫不經心地進城來,住著上好的客棧,並不打擾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京城的官員們卻得對這些人陪著小心,因為這些劍客們相當多一部分就是當年那群劍客的後人,東朝立朝後他們放棄了榮華富貴歸隱山林,醉心於研究劍術。很多劍客世家的兒郎都在軍中任職,多是劍術超群的猛將,所以東朝人對劍客的尊重還來源於他們守衛了東朝的安寧。

雖然最厲害的劍客不在東朝,但東朝劍客的整體水平遠在諸小國之上,有這群人在,東朝人可以安安樂樂地吃吃喝喝。

“怎麼一回事?”京城防禦司的官員們紛紛側目,他們很驚訝於這群劍客在京城集結,這讓防禦司的官員忍不住會往歪處想。

好在有人一琢磨說道:“這件事看來還是得去太平院問問,咱們的消息哪如太平院靈通。”

防禦司的官員們一聽太平院齊齊倒吸了一口涼氣,哪個衙門都不樂意和太平院打交道,那陰冷的衙門進去都讓人渾身冰涼。但這時候他們隻能去問,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誰去?”

“這倒沒關係,有關係的是去問誰,咱們總不能以為拿著公文就能得到喬致安的解釋。”喬致安大概會冷眼看著他們,道他們半點能力沒有,防禦司的人在太平院的光環下待久了,已經習慣於依賴太平院為耳目了。

“這個好辦,去問八組,秦八那小子倒好接觸,近來據說常去天然居一帶,去順道問一句就行了。”秦八算是太平院裏公認最好打交道的,所以一說問誰就自然而然想起了秦八。

於是秋風秋雨愁煞人的街巷是城,秦八笑容滿麵地透了一些東西,說得極其隱晦,但又能讓人領會到心知肚明。

防禦司的人回去把話一說,整個防禦司就沉默了,最後有人說:“這事兒……”

“不過問,一邊是春雨劍的器師,一邊是一群腦袋快抬頭天上去的劍客,他們隻要不有礙京城安危,咱們就隻當不知道有這麼回事。”防司的人在第一時間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而劍客們隻知道春雨劍的器師在天然居,但不知道是誰,劍客和器師的關係非常微妙,一把好的劍能讓劍客對劍術有全新的領悟。比如春雨劍,當初那位沉國劍師隻不過在慧思公主下嫁時,手執春雨劍試練過一套劍法,自此後劍法大大精進,隱隱有天下第一劍師之勢。

“什麼都查不出來?”劍客們倒不至於互相之間有什麼爭執,無非是誰早一些,誰晚一些,大家一塊兒坐下來商量就行了。他們都是世家子弟,有世家子弟應有的儀範,他們是劍客,有劍客的傲骨。

“看來這位器師不大願意表露身份,似乎是個喜歡大隱隱於市的,這行跡深藏倒真是高人風範。”坐在右側的劍客一拂衣裳,眉眼挑了挑,看起來倒也非常養眼。

其實姚海棠這會兒就坐在樓上雅間裏,外邊的聲音她聽得一清二楚,這些人也真能成,天天來天然居裏用飯用茶,愣是還沒打聽出來:“我說秦大哥啊,你到底要怎麼做,這時候你不是該趕緊透消息給他們嗎?”

站在門廊邊看了幾眼,秦八折回來笑道:“越是找不著越好,等大家夥兒都開始找,並且找得滿城風雨的時候,才可以透一點消息給他們,還不能太明顯。要知道越隱晦的東西,越容易讓人探究,說得越秘密的事情,往往越容易被口口相傳。”

對於秦八,姚海棠是徹底沒話說了:“別太過了,我可不想以後上個街都得蒙頭蓋臉。”

“哪用,姑娘貼麵的手藝和院長差不多,貼了麵一上街,誰能瞧得出來。”秦八說完又示意姚海棠噤聲,兩人側耳聽著下邊兒在說什麼。

劍客們這時在談論的還是劍:“聽聞迷塵劍有解了,據說劍名秋水,在四公子府上,不知道何時可以借來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