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楚莊王葬馬——知錯即改
楚莊王酷愛養馬,為那些心愛的馬披上五顏六色的綢緞。一天,有一匹馬病死了。楚莊王下令全體大臣致衰,並配備棺材裝殮,按大夫的葬禮舉行儀式。左右大臣都勸諫他不要這樣做,楚莊王不僅不聽,反而下了一道命令:“誰敢對葬馬的事提出異議,就是犯了死罪。”優孟聽後,決定冒死一試。他匆匆趕赴王宮,一進宮就嚎啕(háotáo)大哭,楚莊王驚訝地問他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優孟機智回答說:“這匹馬,大王非常心愛。楚國這麼大,有什麼做不到的?僅僅按葬大夫的禮節去葬這匹馬,實在太菲薄了!應該使用國王的葬禮屠對啊!”隨即,優孟又提出了葬馬的儀式排場,並說:“這樣諸侯聽見了才知道大王是輕視人而重視馬啊!”楚莊王聽後,醒悟過來,知道自己錯了,改變了原來的決定。隨後,他叫人屠宰死馬,把馬肉割送廚房。
“楚莊王葬馬——知錯即改”,形容人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小廟裏的神仙——擔不得大香火
【釋義】比喻人地位低或能力差,難當大任。
【例句】我還當車間主任吧,要我當經理去獨當一麵,那可不行,我是小廟裏的神仙,擔不得大香火!
灶王爺上天——實話實說
【釋義】灶王爺:即灶王,舊時供奉在灶頭,傳說中掌管一家禍福的神,每年農曆年末,都要上天向玉帝彙報所管人家當年的情況。指人說話直爽,不藏著掖(yē)著。
【例句】這本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你何必吞吞吐吐呢?我勸你趁早來一個灶王爺上天,實話實說。
舍下灶王拜山神——舍近求遠
【釋義】山神:神話傳說中掌管山的神仙。形容人費力追求不合乎情理的東西。
【例句】你家附近那所學校教學質量就很好,何必舍下灶王拜山神,舍近求遠,讓孩子到外地去上學呢?
財神廟的土地——愛財
【釋義】財神:民間信奉的管財的神。土地:即土地爺。指人追求榮華富貴。
【例句】說起老趙,跟他叔叔一個樣,娶兒媳婦一個錢都不想花,嫁閨(ɡuī)女卻向男方家要很多財禮,大家都說他是財神廟的土地,愛財。
趙公明的兒子——認錢不認人
【釋義】趙公明:即財神。諷刺人勢利,隻在乎金錢,不重視情誼。
【例句】他可是趙公明的兒子,認錢不認人,一看到錢,兩眼就眯成一條縫(fènɡ)了。
反貼門神——不對臉
【釋義】門神:民俗中貼在兩扇大門上驅鬼避邪的神像。本指反貼的門神臉不相向;轉指雙方想法、意見不統一或性格合不來。
【例句】我走的是勤勞致富的路,你說的那個道兒是歪門邪道兒,跟我是反貼門神,不對臉。
太歲頭上動土——沒人敢動
【釋義】太歲:傳說中的凶神,即木星,在木星的方位興建工程就會有災。比喻某件事沒有人敢做。
【例句】電老虎可不好惹,你這樣帶電操作簡直是太歲頭上動土,膽大包天!
龍王爺做法——呼風喚雨
【釋義】比喻人掀起種種風潮,也指能夠掌控某種局麵。
【例句】他想讓人們看看他有龍王爺做法,呼風喚雨的本事,想抓誰就抓誰!
隔門縫兒看呂洞賓——小看大仙
【釋義】比喻小瞧了有本領、有權位的人。
【例句】人家找的對象是遠近聞名的技術能手,你可別隔門縫兒看呂洞賓,小看大仙,把人家說得一無是處。
呂洞賓買藥——難住老的,難不住小的
【釋義】指一輩更比一輩強。
【例句】他原以為這個問題肯定能難住他們父子倆,沒有想到父親答不出來,兒子卻對答如流,這可真是呂洞賓買藥,難住老的,難不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