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文學常識(1)(2 / 3)

盧梭

盧梭(1712-1778),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一切權利屬於人民的“人民主權思想”。在哲學上,他堅持“自然神論”,強調人性本善;在社會觀上,他主張“社會契約論”,強調自由平等,反對壓迫;在教育上,他主張培養自然人,提高兒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他在很多著作中,都反應了自己的思想主張,有政治學名著《社會契約論》(又譯《民約論》),教育學論《愛彌兒》,自傳體小說《新愛洛綺絲》等。

萊辛

萊辛(1729—1781),德國啟蒙運動時期劇作家、文藝批評家。作為啟蒙主義思想家,他主張天才與藝術創造完美結合,反對以固有的模式來進行藝術創作。他的創作涉及抒情詩、文學評論、寓言等多種題材。在戲劇創作反麵主要以悲劇為主,題材多以普通市民的生活為主。代表作品有《漢堡劇評》《拉奧孔》《關於當代文學的通訊》《薩拉·薩姆遜小姐》等。霍夫曼

霍夫曼(1776—1822),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他一生不僅創作了50多篇中短篇小說和3部長篇小說,還寫了2部歌劇,1部彌撒曲和1部交響樂。他的作品以怪誕的藝術風格、離奇的故事情節來反映現實。其創作主題多以描寫藝術家的不幸遭遇為主,批判社會對藝術家的輕視。比如長篇小說《雄貓穆爾的生活觀》(未完成)、《謝拉皮翁兄弟》等。長篇小說《魔鬼的萬靈藥水》描寫的是修道院的一個僧侶因喝了萬靈藥水而受魔鬼的控製而危害人間,最後痛心懺悔的故事,表現了人的雙重天性。此外,他還出版有小說集《夜間故事》。

司湯達

司湯達(1783-1842),19世紀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自幼受母親和外祖父影響,主張自由民主,30多歲開始發表作品,創作出數部長篇,數十個短篇或故事,數百萬字的文論、隨筆、散文和遊記,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他的長篇代表作《紅與黑》,傳世100多年,魅力無窮,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短篇小說《瓦尼娜·瓦尼尼》《艾蕾》等,膾炙人口,堪稱世界短篇小說裏的奇葩。

拉馬丁

拉馬丁(1790—1896),法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出生於貴族家庭。他在1820年發發表了第一部詩集《沉思集》,詩中表現了對愛情、自然、死亡和上帝進行歌頌,認為失落和痛苦是人生的根源,把希望寄托在已經消逝的事物和幻想上,或者向大自然尋求慰藉。拉馬丁的詩歌感情自然流露,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而且著重於內心的感受,語言樸素。《沉思集》為浪漫主義詩歌開辟了新天地,重新打開了法國抒情詩的源泉。其他作品還有《新沉思集》《詩與宗教的和諧集》,長詩《約瑟蘭》和小說《葛萊齊拉》等。

巴爾紮克

巴爾紮克(1799-1850),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著力於“人物和他們思想的物質表現”,注重對地理環境和人物形體的確切描寫。他在20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出了90多部不朽之作,共塑造了2400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給後世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藝術珍品。他的作品的總名為《人間喜劇》,其中代表篇章是《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等。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大仲馬

亞曆山大·仲馬(1802-1870),稱大仲馬,19世紀法國積極浪漫主義作家。他自學成才,一生的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以真實的曆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結構清晰明朗,對話靈活機智。主要代表作有《三個火槍手》《瑪爾戈王後》和《基督山伯爵》(又名《基督山恩仇記》)。他的很多作品被翻譯成不同國家的文字,風靡世界。

雨果

維克多·雨果(l802-1885),19世紀法國偉大的作家、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雨果少年時就熱愛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上得獎,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

他的創作曆程超過60年,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笑麵人》;詩集《光與影》;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等。

福樓拜

斯達夫·福樓拜(1821-1880),19世紀中葉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客觀而無動於衷”的創作理論和精雕細刻的藝術風格,在法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非常重視描繪平庸的日常生活,作品情節趨勢日常化。這一創作手法給現代主義作家很大啟發,並最終導致了“淡化情節”這種現代主義創作手法的出現。1857年,他出版了代表作——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轟動文壇。劇本《競選人》和短篇小說集《三故事》等都是他的傑出之作。